“成都手作”高校創意設計聯盟成立和產品設計征集活動啟動暨校地合作協議簽署儀式成功舉行
發布時間:2023-03-22
閱讀量:11130次
3月20日,“成都手作”高校創意設計聯盟成立和產品設計征集活動啟動暨校地合作協議簽署儀式在成都理工大學成功舉行!
活動合影
本次活動由成都市文化廣電旅游局主辦,成都理工大學、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品牌促進會、四川省老伙計科技有限公司協辦。成都市文廣旅局非遺處,成都市非遺保護中心,四川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四川師范大學、四川音樂學院、西南民族大學、成都大學、西華大學、四川旅游學院、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四川商務職業學院、成都職業技術學院、成都藝術職業大學等16所高校,“成都手作”運營團隊,成都市非遺品牌促進會會員及非遺傳承人共計300余人參會。
活動會場
活動開始,成都市文廣旅局非遺處和成都理工大學領導上臺致辭。
成都市文廣旅局非遺處領導在致辭中表示,本次活動是推進“成都手作”非遺公共品牌打造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推進成都傳統工藝產業“建圈強鏈”的具體行動。成立“成都手作”創意設計高校聯盟,舉辦“成都手作”產品設計征集活動,簽訂校地戰略合作協議,共建非遺數字文創實踐教學基地,就是自覺承擔起為成都傳統工藝創新發展“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希望借助本次活動,參與各方能實現理念互享、資源互通、渠道互用、平臺互助,助力成都非遺的創新發展。
成都市文廣旅局非遺處領導致辭
隨后,成都理工大學與成都市非遺保護中心合作框架協議書簽署儀式、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文創實踐教學基地揭牌儀式順利進行。
成都市非遺中心和成都理工大學簽約
校地雙方代表為非遺數字文創實踐教學基地揭牌
成都高校研發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交流活動在成都理工大學、四川師范大學、成都大學等高校代表及非遺傳承人老師的精彩發言中被推向了高潮。
其中,彭州白瓷代表性傳承人李清泉老師在對話交流中表示,希望與高校創意設計聯盟達成合作,設計研發符合市場需求、契合時代審美的“非遺+”衍生產品,以市場化推進非遺活態傳承,實現非遺傳承與增加傳承人收入的“雙贏”局面。
彭州白瓷代表性傳承人李清泉
成都理工大學代表交流
隨后,主持人宣讀“成都手作”高校創意設計聯盟倡議書及此次征集活動的具體實施細則,“成都手作”高校創意設計征集活動啟動儀式也隨之開啟。接下來一段時間,各高校將根據活動細則進行非遺創新產品征集,活動將通過專業評審評選出最優秀的成都傳統工藝創新設計作品并推向市場。
成都手作高校創意設計征集活動啟動儀式
本次活動將高校代表和非遺傳承人聚集在一起探討傳統工藝創意思路、合作形式,這只是一個開始。今后,“成都手作”將與參會的所有高校進行廣泛而深入的合作,切實推進高校的創意設計、傳播推廣等優勢資源的社會化轉化,切實推進高校研究課題與傳統工藝振興的結合,切實推進高校學生實踐與傳統工藝創新發展的結合。充分發揮高校在藝術、設計、創新、學術及教育等領域的專業優勢,聚合創意設計、工藝研究和營銷推廣等方面的資源,構建“渠道+設計+傳承人”的合作共贏模式,完善傳統工藝產業鏈條,提高非遺產品創意設計水平,開發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非遺產品,拓展銷售渠道,幫助傳承人增收,推進傳統工藝振興,實現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增強成都非遺生命力和活力,助力成都文旅“建圈強鏈”和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設。
“成都手作”品牌作為全國首個非遺區域公共品牌,為全國非遺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探索了一條新的路徑,樹立了良好的帶頭示范效應。“成都手作”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擬全面推廣和復制“手作”模式,目前已經成功打造涼山非遺公共品牌“涼山手作”、甘孜非遺公共品牌“甘孜手作”,今年將打造四川非遺公共品牌“四川手作”、內江非遺公共品牌“內江手作”等,“手作模式”發揮了非遺在鄉村振興中的經濟帶動和就業促進作用,發揮了非遺在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獨特作用,發揮了非遺在促進文旅融合中的示范作用。“手作模式”將繼續賦能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為助力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發揮積極作用。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5rbXYvLNnpPbyzEW24xj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