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醫院為人民
重慶市人民醫院
面向全社會
院徽與院訓
重慶市人民醫院(重慶大學附屬人民醫院、重慶市醫學科學院)是重慶市首批“國家三級甲等醫院”,由原重慶市第三人民醫院、原重慶市中山醫院合并組建,于2016年3月25日掛牌成立。醫院有兩江院本部、三院院區、中山院區(重慶市眼耳鼻咽喉科醫院),以及獨立區域的健康管理中心。2022年1月,重慶市醫學科學院成立。2023年9月,成為重慶大學附屬醫院。
為深入挖掘、凝練醫院辦院理念、辦院特色和精神內涵,樹立醫院對外交流和傳播的良好形象,凝聚人心并激發全院職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經醫院研究,決定面向全院職工和關心支持醫院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征集院徽、院訓。現將征集活動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生命至上
醫德至崇
服務至精
一
征集內容
醫院院徽、院訓
二
征集對象
全社會公開征集
三
征集時間
2023年12月11日-2024年1月21日
(以收到作品時間為準)
四
作品要求
(一)院徽征集要求
院徽反映醫院特色,展示醫院形象,激發全院職工的愛院熱情。具體要求如下:
1.設計新穎大氣,簡潔流暢,內涵豐富,體現醫院特點。
2.圖案和色彩搭配和諧美觀,莊重典雅,視覺效果突出,標志性強,容易識別,實用性強,便于制作使用。
3.圖案設計稿尺寸大小適宜,效果圖電腦制作和手工繪制(照片)均可。作品須附有設計理念、標志圖形、字體、色彩等詳細說明,并簡述其構思及象征意義。
(二)院訓征集要求
院訓是醫院辦院歷史與文化的積淀,是辦院理念與辦院風格的集中體現,也是醫院精神和價值取向的高度概括。具體要求如下:
1.立意高遠,充分體現醫院的醫療特色、功能定位,既傳承歷史文化,又反映新時代風貌和使命。
2.語言凝練,寓意明晰,彰顯特色,便于記誦,富有感染力和認同感。
3.可以是對稱文字組成的詞組,也可以是簡潔高雅的一句話,字數以8-16字為宜。并附相應說明,如有典籍出處請注明。
生命至上
醫德至崇
服務至精
五
投稿方式
1.紙質版可親自提交或郵寄。地址:重慶市兩江新區星光大道118號。信封注明:重慶市人民醫院院徽院訓征集。
2.電子版可發至郵箱:513274228@qq.com,郵件主題標注“重慶市人民醫院院徽院訓征集”。
3.提交作品請留下作者的姓名與聯系方式。
4.聯系人:胡警月、張勤;電話:023-63390012
六
評選及獎勵辦法
(一)評選步驟
1.醫院組織成立評審小組及專家組,對應征作品進行初審及復評,提出入圍作品。
2.醫院決策性會議進行審議后,公布獲獎名單。
(二)獎勵辦法
1.設院徽入圍獎5名,每人一次性獎勵3000元,并頒發證書。
2.設院訓入圍獎5名,每人一次性獎勵3000元,并頒發證書。
七
相關聲明
1.作者應保證作品為原創、無知識產權爭議,如涉及抄襲、侵權行為均由作者承擔責任。一經發現抄襲、剽竊他人作品,取消資格。
2.凡入圍作品,從發放獎金之日起,醫院即享有作品的版權,作者不得再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使用,不得再向我單位索取任何報酬。
3.凡征集作品無論是否采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凡在征集截止1個月內未接到采用通知的,作者可自行處理其作品。
4.以上未盡事宜,重慶市人民醫院擁有最終解釋權。
重慶市人民醫院
2023年12月11日
相關logo參考
世界衛生組織會徽
中華人民共和國
原衛生部徽
中國醫療衛生機構
統一衛生標志
中國急救
醫院簡介
重慶市人民醫院(重慶大學附屬人民醫院、重慶市醫學科學院)是重慶市首批“國家三級甲等醫院”。經重慶市政府批準,由原重慶市第三人民醫院、重慶市中山醫院合并組建,于2016年3月25日掛牌成立。醫院有兩江院本部、三院院區、中山院區(重慶市眼耳鼻咽喉科醫院),以及獨立區域的健康管理中心。2022年1月,重慶市醫學科學院成立。2023年9月,成為重慶大學附屬醫院。
專業保障
醫院開設臨床醫技科室53個,現有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重慶分中心、重慶市臨床檢驗中心、重慶市骨傷骨病醫療中心、重慶市甲狀腺結節與甲狀腺癌專病臨床診療中心、重慶市肺結節與早期肺癌專病區域臨床診療中心、重慶市腦膠質瘤精準醫學研究中心。
·國家臨床重點專科4個
過敏反應科、醫學檢驗科、普通外科、老年病科
·省級醫學重點學科6個
心血管外科學、骨科學、老年病學、耳鼻咽喉學、醫學檢驗學、呼吸病學
·省級臨床重點專科17個
重癥醫學科、醫學檢驗科、麻醉科、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骨科、老年病科、醫學影像科、神經外科、消化內科、神經內科、心血管內科、普通外科、心胸外科、腫瘤科、耳鼻咽喉科、婦產科、臨床護理
·省級醫療特色專科1個
康復醫學科
·省級首批公共衛生重點專科(學科)建設項目1個
眼科近視防治
·省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4個
心血管外科學、檢驗醫學、耳鼻咽喉疾病、老年疾病
·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
神經變性病重慶市重點實驗室、肝膽胰疾病智慧診療工程重慶市重點實驗室
·省級研究所3個
重慶市心肺血管疾病醫療研究所、重慶市老年病防治研究所、重慶市老年慢性疾病研究所
·省級研究室2個
重慶市腎臟病透析治療研究室、重慶市臨床檢驗質量控制研究室
歷史沿革
三院院區前身是1929年創立的國民政府中央醫院,1939年遷至重慶。時任院長“公衛之父”陳志潛與同事共同籌建了重慶大學醫學院。1945年在學田灣設立國民政府中央醫院城區門診部,1947年該門診部遷至現址(渝中區枇杷山正街104號),更名為國民政府中央醫院重慶城區分院,1950年后相繼整編為西南軍政委員會、西南行政委員會直屬醫院。1951年負責西南局機關干部醫療保健工作,1954年設置全市唯一一家地專級以上高級干部病房(直至20世紀80年代),1955年正式命名為重慶市第三人民醫院。1985年成為重慶市唯一的副廳級醫院,1991年增掛重慶市老年病防治研究所,1993年成為全市首批三級甲等醫院,1997年增掛重慶市臨床檢驗中心,2003年增掛重慶市眼耳鼻咽喉科醫院,2006年增掛重慶中俄友好醫院。
中山院區前身是1935年創立的重慶義林醫院,位于重慶市渝中區中山一路。1950年命名為重慶市第二人民醫院。1961年按中央衛生工作會議決定進行學科調整,組建成全國唯一的外科醫院即重慶市外科醫院,同期建成中國第一個肝膽外科臨床科室。1995年增掛重慶市心肺血管疾病醫療研究中心,1996年增掛重慶市骨傷骨病醫療研究中心,2001年更名為重慶市中山醫院。2012年與重慶市肺科醫院合并組建重慶市中山醫院。
江北院區前身是重慶市肺科醫院,創建于1956年,以呼吸疾病尤其是結核病防治為主,是西南地區較大的治療各種肺部疾病和重慶市指定治療結核病專科醫院。醫院曾用名為重慶市江北干部療養院,后更名為重慶市第二結核病醫院,1984年被市政府正式定名為重慶市肺科醫院。1996年經市政府批準,增掛重慶市第十二人民醫院。2012年與原重慶市中山醫院正式合并成立重慶市中山醫院。2019年12月27日,江北院區停診。
醫療團隊
醫院現有編制床位2000張,在崗職工2500余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2200余人,高級職稱421人,博士120人。擁有一批雙聘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華醫學會現任主任委員、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與發展計劃”帶頭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等高層次人才,以及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獲批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17個專業)、國家臨床藥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國家藥物及醫療器械臨床試驗機構、重慶市醫療技術臨床應用規范化培訓基地(普通外科、消化內科)、重慶市護士規范化培訓基地、重慶市專科護士培訓基地(耳鼻咽喉、老年、健康管理)。
https://mp.weixin.qq.com/s/ctZl84QwlP2U093Foqyyx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