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許多公司會選擇通過對外公開征集公司的形象標識、宣傳語等方式,實現對公司的品牌推廣。如果征集的方案夠有創意,用于獎勵獲獎者的獎金足夠誘人,往往能吸引到很多人的關注及參與,從而引起人們對這家公司的關注。筆識征集的普遍性。筆者瀏覽了一些征集類網站,發現LOGO的征集廣告比比皆是,可以看出企業標識征集的普遍性。
1980年5月,美的公司公開征集注冊商標圖案,并表示入選者將獲得一臺電風扇,在當時一臺電風扇相當于普通員工幾個月的工資,屬于一筆很大的報酬。公開征集廣告貼出后,最終邵某創作的"美的"圖案入選,美的公司按照征集廣告的約定給付了邵某一臺電風扇。1981年,美的公司以自己的名義將"美的"圖案向國家商標局申請注冊商標而獲得批準,后該商標運用于美的公司電扇、空調等多款產品中。在事隔16年后,邵某于1997年以美的公司未經其許可擅自使用"美的"商標圖案,侵其著作權為由向法院起訴。
美的公司當時的征集行為受到很多人的關注。雖然實際交付了一臺電風扇給邵某,但是美的公司在征集廣告中未明確知識產權歸屬問題,事后也未與邵某簽訂任何形式的書面文件,導致在十幾年之后遭到邵某的起訴,最終邵某的訴求沒能得到法院的支持。此類糾紛至今仍常有發生,這些案例值得那些想要通過公開征集LOGO進行營銷推廣的企業管理者思考與注意。
公司公開征集LOGO,征集者和入選者是一種什么樣的法律關系?是著作權轉讓關系還是委托創作關系?
關于委托創作作品的權利歸屬,《著作權法》第17條規定:受委托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過合同約定。合同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著作權屬于受托人。
但從委托創作的特征來分析,委托創作關系中的雙方是特定的,雙方的約定是明確的,委托人與受托人之間通常存在某種信任關系,而公開征集LOGO W的行為,面對的是未知的不確定入選者,完全通過提交作品的水平確定最終的人選者或者獲獎者,入選者在獲取獎金或者獎品之后,不再享有該作品的著作權。因此,筆者認為征集者與入選者之間不屬于委托創作關系,而屬于著作權轉讓關系。
依照《著作權法》第25條的規定,轉讓著作權,應當訂立書面合同。故企業在公開征集LOGO標識成功選取入選者的作品后,應當與入選者簽訂正式的書面合同,對權屬關系進行明確約定。
02
以案說法
LOGO征集廣告,知識產權條款必不可少
2014年3月13日,289藝術項目通過報紙、雜志、微博、微信等渠道,以獎金10萬元公開向全球征集LOGO。以下是公司發布的征集文案:
設計內容:LOGO主體﹣-289;廣告語﹣藝術就是生活;至少包括運用于雜志名稱﹣-ART289藝術風尚。
設計要求:1.新穎獨創,別具匠心,簡約大氣,吉祥生動,過目難忘。2.方式一:提供不小于A4紙大小的三維設計圖和彩色效果圖,并配文字說明。3.方式二:提供分辨率不小于1024x768的jpg設計圖,建議LOGO文件不小于100kb并附設計說明文檔。
兩個獎項:征集工作截稿后,將對所有應征作品進行評選,選出頭等獎和優秀獎,結果另行通知。頭等獎:1位。作品一經采用,獎金稅前人民幣10萬元。優秀獎:5位。獎金每位稅前人民幣8000元。
知識產權說明:1.設計方應保證所設計的作品為原創,未在國家商標局注冊過,未侵犯他人著作權,否則由設計方承擔所有責任。2.若獲得獎項,設計方必須提供其獲獎設計作品的完整方案,包括各種矢量圖形源文件和所用到的字體及軟件。3.南方289藝術傳播有限公司享有獲得獎項的設計作品的所有知識產權,有權對設計作品進行修改、組合和應用。設計者不得再在其他任何地方使用該作品,否則構成侵權。南方289藝術傳播有限公司保留依法追究侵權方法律責任的權利。4.所有來稿恕不退回,請設計者自留底稿。5.本公告最終解釋權歸南方289藝術傳播有限公司。
03
律師評析
從征集廣告的結構來看,這是一份相對完整全面的征集廣告,除了包含常規的設計內容、設計要求、獎項設置之外,還有特別的知識產權說明部分。
通過知識產權說明,一是明確征集人享有獲得獎項設計作品的所有知識產
權;二是要求設計者提交的必須為原創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權,未經過商標登記注冊。此約定也是征集者盡量確保其最終采用的作品為合法作品的一種
保障方式,要求設計者在提交設計作品時進行自我約束。
本案征集者對獲獎作品來源的合法性要求及知識產權歸屬進行了明確約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日后產生知識產權糾紛。
https://mp.weixin.qq.com/s/u4oVDjoUUqLuyat6jPRR5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