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正月十五,數十萬人手持風車、生菜,浩浩蕩蕩地走過通濟橋,祈求新的一年“時來運轉”,風車成為佛山傳統民俗的重要元素。今年除了傳統手持風車外,將有兩款原創風車加入風車的陣營,還有多款周邊文創產品與市民見面。
1月27日下午,2018佛山(禪城)首屆民俗風車·文創產品設計大賽頒獎儀式在嶺南天地龍塘詩社舉行,20多件作品脫穎而出獲得獎項,其中2款作品將落地量產兩萬個。即日起至正月十六,市民可在鉑頓城、印象城、百花廣場、順聯國際購物中心等文創集市買到這兩款佛山特色風車,以及醒獅、功夫主題手機殼等佛山特色文創產品。
2018佛山(禪城)首屆民俗風車·文創產品設計大賽(簡稱風車設計大賽)自去年11月16日啟動,活動以佛山行通濟民俗文化為核心元素,通過召集專業的設計力量,挖掘優秀的風車作品及其周邊文創作品,系統的開發風車產品,搭建作品落地批量生產和展銷的橋梁,促進佛山風車產業鏈的系統、健康發展,開創行通濟經濟新模式。
主辦方介紹,首屆風車設計大賽共收到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眾多設計高校、設計機構與獨立設計師的系列作品430套,作品類型多樣,有傳統手持風車、原創風車,也有與風車相關的生活用品、手飾等周邊產品,引發了一場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向結合的設計熱潮。
“以祖廟正門圖畫為背景,5只俏皮的獅頭各帶著一句新年祝福隨風轉動,這是入圍首屆風車設計大賽的作品之一,風車把手處醒目地印著‘風車轉,好運來’字樣,既有傳統風味,又加入了現代元素。風車可自由拼接,又方便拆卸。”大賽執行方有關負責人說,首屆風車設計大賽出現了不少兼具創新與實用的風車原創作品,他希望風車未來不再局限于行通濟這一民俗活動,而是成為一種常態化的文創產品,貼近生活,服務生活。
此外,為了幫助原創作品對接市場,本次活動鏈接設計師、高校、企業和商家資源,通過搭建風車文創集市、美陳等活動,促進文商旅深度融合,使得風車節的影響力得到不斷擴大,營造出帶有文化氣息的商業氛圍。
“民俗風車節以佛山行通濟民俗文化為主要元素,通過創新設計推動風車產業發展,促進文商旅相融合,探索傳統民俗活動的經濟新模式?!倍U城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副局長陳嫻表示,通過大賽設計出的特色風車,可以更好地宣傳佛山行通濟,擦亮這一城市名片,為傳統文化注入創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