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比賽的舉辦是為了回應世界每年產生超過10億噸的垃圾,其中大部分被焚燒、掩埋,并被挖掘到垃圾填埋場。隨著人口和大城市的擴大,我們也必須“有能力扭轉浪費的趨勢,開始更有效和可持續地生活。”
自1992年以來,尼日利亞拉各斯的超級大都市一直在向占地100英畝的奧魯松垃圾填埋場出口垃圾。隨著城市從700萬發展到2100萬,這個曾經遙遠的垃圾填埋場現在被城市包圍,導致它在2018年關閉。隨著將該區域重新開發為城市綠地和公共公園的計劃,arch out loud向設計師提出了挑戰,要求他們提交一個方案的愿景,該方案融合了對浪費的新態度,并重新定義了體育場如何為周圍社區服務。
First Place:Bamboo Stadium
Iulia Doroban?u and Lucas Monnereau/ENSA Paris Belleville
體育場是社區的自然聚會場所:一個可進化的、靈活的、可轉換的無限竹基單元結構。種植在場地上的竹子成為當地的建筑材料。一個混合的社會空間,致力于在比賽日享受體育,住宅和當地的公共項目,這個項目將混合在一個小規模的系統中被當地社區全年使用。結構可以在每個方向上增長,以滿足各種情況下的所有需求,并在社區或城市的規模上實現潛在的倍增。
Runner-Up:Yoruba Waste Compound
Ernesto Urquizar Quesada&Maria Cervantes Lardon/School of Architecture of Granada
拉各斯的城市悖論是我們討論的出發點。項目基于約魯巴復合城市模型;由外圍循環保護的中心空間。在拉各斯,沒有類型學。新的非體育場下沉到以前的垃圾填埋場,增強了景觀的美觀性,促進了上層環上的活動。在這個挖掘出來的空間里,一個坡道穿過這些層,打開包覆,創造了一個新的活動場所。一個非正式市場可以發生的地方,因為它位于四岔公路旁邊。
Runner-Up:The Platform
Shengran Zheng,Yuxin Jiang,Yong Kiat Tan&Biqin Li/University of Melbourne
奧魯索新堆填區的長遠設計包括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在垃圾填埋場上建造“平臺”和廢物轉化能源系統(WtE系統)的巨型結構,使體育場的建設和廢物轉化能源的過程能夠同時進行。廢物資源可以在拉各斯市發電和發電的“平臺”下獲得。第二階段,體育場作為國際足球場館,在“平臺”上采用可移動結構建造。體育場的設計理念是重量輕、經濟實惠,并允許陽光穿透。在第三階段,將Olusosun垃圾填埋場的垃圾全部消耗掉,并根據需要將WtE工廠改造成社區中心等空間。
Runner-Up:Recycle Cooperative Workshop
Vlad Kapustin,Stef Elitsa&Ivan Maximov
在拉各斯,人們住在垃圾場附近,這使城市陷入更深層次的生態和污染問題,而且拉各斯是最大的危險垃圾進口國。回收合作研討會-是一個會員制的協會,以實現共同的經濟和社會目標,滿足拉各斯的需要。項目的主要思想——垃圾是一種資源。它是一個生產可回收廢物的中心。該合作社是一個混合回收工廠,車間,市場,社會中心,體育場。人們可以在此聚會,設計和制造。產品在車間市場上銷售。合作社可以作為一個例子,形成一種新的態度。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www.sohu.com/a/313729765_556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