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茶屋》摘得“最佳城市展品”
12月,“錦城公園國際建筑設計競賽”終于迎來競爭的最高潮。7位國際大咖導師、來自6個國家18座城市的建筑師齊聚成都。
7日,經過激烈的角逐,“7個最佳建筑展品”終于出爐,來自倫敦的Joseph、廣州的劉瀟、成都的方卓欣、昆明的孫立東、重慶的齊帆、成都的楊保新、武漢的馮金銘,他們所代表的機構或團隊分別成為7個地塊最佳方案的勝出者。
8日,7個最佳方案再次PK,被譽為“黑馬”的馮金銘拔得頭籌,他的《觀茶屋》榮獲“最佳城市展品”。
●決賽在成都“五月畫廊”舉行。馮金銘憑借《觀茶屋》摘走“最佳城市展品”獎杯。
●其他6個地塊獲獎選手。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決賽現場的7大導師們。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依次決賽除了7位導師,還吸引了50位來自成都不同領域的大眾評審。他們作為這座城市發展的見證者,作為在這個城市生活的成都人,給出了具有公眾視野和行業思考的投票。ICY©ICYWORKS
這是一場又燃又爆的創意思維大作戰,堪稱成都建筑設計競賽歷史上國際化程度最高、競爭最激烈的比賽。
賽事行程緊張密集,非常具有挑戰。5-6日,選手在導師的指導下完成踏勘和深化方案;7日,21位參與復賽的選手分別競演,歷時近10個小時,不僅考驗腦力,也考驗體力;8日,緊接著終極決戰。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12月7日,復賽在成都夢想加辦公空間舉行。依次為:7號地塊006號作品建筑師姚曜、3號地塊159號作品建筑師祝沈含、1號地塊129號作品建筑師劉婧謐、4號地塊060作品建筑師潘暉、5號地塊082作品建筑師靳洪鐸等人正在講演方案。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復賽投票討論現場,依次為:KPF建筑事務所高級總監Stefan Al、HCD建筑師聯合事務所芝加哥/北京辦公室董事Christopher Groesbeck、國際風景園林師聯合會(IFLA)亞太區前任主席鄧國輝、AA全球訪問學院成都校區負責人Stewart Dodd、賓夕法尼亞大學設計學院建筑學教授Ali Rahim、亞洲建筑評論會會長國廣喬治、耶魯大學教授Inaqui Carnicero。
●復賽評審現場。雨婷©一筑一事
兩天的競演,是一次國際建筑思想的大交鋒,也是一次多元文化、思想觀點的大碰撞。新銳建筑師們用嚴密的邏輯、新穎的角度,以及具有深度的思考,集中地展現了豐富多彩的設計理念??梢哉f,這場導師和選手密切交流的賽事,已經超越了建筑學領域的探討,完成了一次對城市歷史文化、城市綠色空間的深度闡釋。
對茶葉的細致觀察,
讓馮金銘一路通關,坐上最后寶座
“他的作品是本次競賽的一個‘意外’?!?2月7日復賽現場,最后一組7號地塊3位參賽選手競演過后,成都知名設計師王亥作為評審之一,這樣評價馮金銘的《觀茶屋》。此時,21位選手演講完畢,而距離復賽開始時間已經過去了9個多小時。
這個“意外”之作,不出意外地讓新銳建筑師脫穎而出,成為位于成都東門“青龍湖”的7號地塊的勝出者。他不僅打入決賽,還摘走了“最佳城市展品”的獎杯。
他說,“整個過程非常刺激,參賽選手實力都很強,沒想到自己會最后勝出,非常開心?!碑吘乖诒敬胃傎?0月28日招募開啟后,經過41天的打怪升級,馮金銘才坐上了最后的寶座。
●《觀茶屋》,參賽編號GW127,圖片由建筑師本人提供。
茶館作為成都愜意、閑暇生活的標志,成為馮金銘設計的起點。這個武漢人被茶館深深吸引,在緊張忙碌的備賽期間,為了更好地深化方案,還特意去茶館體驗了一遍。但他的設計不是簡單地對茶館進行復刻,而是通過新穎的手法創作出一個既有成都特色,但又超出傳統的現代建筑。
●《觀茶屋》,圖片由建筑師本人提供。
對茶葉的細致觀察,最終形成了他的設計概念。他說,“泡的茶不僅可以用來喝和聞,也可以用來觀看?!辈枞~在水中有不同形態,葉面的扭曲、轉折、舒展、漂浮,在他眼中都具有獨特的美,他將這些不同的形態抽象成簡潔的幾何立體形狀,轉化成建筑的空間構件,在視覺上給人柔和的美感。而《觀茶屋》由此得名。
通過巧妙的折疊方式,整個建筑由10個轉角連接而成,構造出不同的獨立空間,而且形成一個類似迷宮般建筑體。Ali Rahim也評價到,“這是一個很當代的設計方法,探討的是形狀和形式的問題。形狀是平面的,但是形式包含了一切。”
●《觀茶屋》設計圖和局部,圖片由建筑師本人提供。
馮金銘選用鋼材料來構架《觀茶屋》,并利用成都本地的竹材料作為外立飾面,使其自然融入青龍湖的自然環境。不僅融入自然,他特意設計的觀景平臺,也將自然引入空間,方便游人從不同的角度眺望風景的同時,讓建筑具有通透的呼吸感。
流暢自然的線條,多變豐富的空間構造,多個角度的風景視點,打破了常規的空間組合,也超出了人們對茶館的單一想象。在白天,它是個純粹的建筑,在夜晚,從建筑內部漫反射出來的燈光,則使其成為湖面上的“燈塔”。
●《觀茶屋》,圖片由建筑師本人提供。
7號地塊導師Inaqui Carnicero說,“這個設計有很強的靈活性可以適應不同的要求,因為它設計的是一個系統。在空間上主要是對豎向空間的探索?!?br />
《觀茶屋》除了豐富人們對“茶”的“觀看”和“體驗”,作為一個具有藝術美感的作品,也將點綴著青龍湖,用獨特的方式展現了新的成都生活。
這次設計,
不止是對綠道的理解,
也是對成都文化的詮釋
決定一個作品勝出的因素有很多。是否符合標底硬性要求,是否滿足合適的造價,設計思維誰更出色,都會左右比賽的結果。當然,除開以上條件,能否因地制宜地融入綠道,以及恰當地詮釋成都文化,毫無疑問也是關鍵所在。
1號地塊的獲勝作品《古樂樓美術館》、2號地塊的獲勝作品《耍園》、3號地塊的獲勝作品《竹騰》,選手們從多個維度思考設計,不僅從營建綠色空間的角度構思作品,還從成都的歷史、生活的特色、川西文明汲取靈感。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1號地塊勝出作品,《古樂樓美術館》,編號GW130。圖片由建筑師本人提供。
1號地塊毗鄰一個古老的佛教寺廟金華寺,通過設計如何讓新建筑與金華寺形成呼應、恰當地回應寺廟所代表的佛教文明,是設計的要點。勝出的《古樂樓美術館》雖是由外國團隊設計,但不妨礙他們對中國這一傳統文化做出恰當的理解。他們沒有過于簡單地設置一個景觀建筑,也沒有用非常復雜的構造去闡釋深奧的“禪宗文化”,而是用簡潔方式,從結構上、空間序列的排布上“動腦筋”。
它是一個創意展覽空間,將畫廊和表演空間與餐飲和零售的可能性結合起來。其平面布局自由松散地映射出金華寺的空間序列,并在此結構中創造了多用途的展示空間,從而營造出清晰而優雅的結構邏輯。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2號地塊勝出作品《耍園》,作品編號GW101。圖片均由建筑師本人提供。
“它的設計很自然,就像是綠道本身的一部分,以至于似乎原本就存在在那里?!癈hristopher Groesbeck這樣評價2號地塊的勝出作品《耍園》。劉瀟所代表的全體建筑工作室認為,成都生活的核心,總結起來就是一個“耍”字,好玩、休閑、輕松就是設計要突出的主題。
●《耍園》設計圖。圖片由建筑師本人提供。
這個建筑用一條“小徑”,將不同的活動空間串聯起來。因為高低起伏的設計,它看起來像由三個不同的山丘組成。而屋頂鋪滿綠植,使它也像從綠道地塊上被掀起來的一塊花毯,自然地成為環境的一部分。
除了專業劇場、實驗劇場、社區劇場等各式各樣的演出,“山頂”的三個小丘可以作為觀眾席,建筑圍合的“壩壩”轉成舞臺,整個綠道就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天然劇場。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3號地塊的勝出作品,《竹騰》,編號GW070。圖片由建筑師本人提供。
自古以來,四川豐富的竹資源成為川西一帶生活的重要材料,從食物、建房,到造船、工藝等方面,川西人民用智慧將竹的創作發揮到極致,產生了竹編等各種生活用品和藝術品。
3號地塊的勝出者取法川西竹文化的智慧,巧用竹材料設計出竹文化展示中心《竹騰》。“在中國文化歷史上,竹子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文字的載體?!眳⒓拥难葜v選手說。因而,這個建筑不僅將竹子作為空間材料,通過不同立面的設計,還將竹子作為承載豐富竹文化的載體,使建筑成為一個具有詩意的場所。
決出一個設計,
并不那么容易
進入復賽的設計師都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因而決出每個地塊的絕佳作品并不容易。經常有幾輪決選,都要經過非常激烈的討論,往往1票就能左右作品的命運。比如,4號地塊018號作品《成都朵朵靈魂》的勝出,就經過了激烈的討論。
●4號地塊勝出作品《成都朵朵靈魂》,編號為GW081。圖片由建筑師本人提供。
它是一個鮮花餐廳,其特點在于不只是構建一個綠色的活動空間,還非常有情感地通過對“花”的布景將建筑賦予價值和意義,從而成為一個具有儀式感的作品。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冻啥级涠潇`魂》設計稿。圖片由設計師本人提供
傳統鮮花餐廳用餐和鮮花8:1,而這個的餐廳用餐和鮮花3:7,屋頂是鮮花廣場,室內是鮮花餐廳。入口一個水池如圣潔的寶石懸空、漂浮,它下方-1層的左側是花園和一個獨立的教堂,人們可以敬慕地傾聽和賞花,成為這個設計的靈魂。當天設計者孫立東和他妻子Anna——一位俄羅斯姑娘——來到競賽現場,Anna用情地說,“希望來到這里的人們,把鮮花像獻給神一樣獻給自己”。
●屋頂的靈感來源于川南地區傳統的“石板頂”的演變,與輕鋼材形成輕與重的對比、傳統與現代的融合。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5號地塊勝出作品《錦帶》,編號為GW091。圖片由建筑師本人提供。
討論更為激烈的是5號地塊建筑的決選。這個以“兒童和家庭游樂場基地”為主題的建筑,誰更能表達兒童的感受和立場,評審們的爭論已經超出建筑本身,上升到兒童心理學的討論。最終,VARY幾里建筑設計事務所的《錦帶》以多出1票勝出。
方案引入“The bond”的設計理念,用同一屋頂對三個地塊進行串聯。三個地塊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個性,被分別設計為“Greed Land”、“Wood Park”、“Blue Planet”的主題空間,獨特的內部空間把植物、木與水等自然元素引入建筑內部,為兒童提供豐富多樣體驗的同時,激發兒童的潛能和探索的欲望。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6號地塊勝出作品《云林尋趣》,編號GW063。圖片由建筑師本人提供。
“063的建筑師非常認真。在探勘和workshop的過程中,不斷和我反復溝通交流,在盡可能地情況下將每一處細節做到完美。這令我非常感動?!?號地塊的導師國廣喬治說。
這個地塊同樣涉及兒童空間。《云林尋趣》為了釋放孩童的玩樂天性,在設計中,平緩的場地經過適度的改造,隆起起伏的“綠丘”,結合其空間設置創造兒童活動場所,孩子們可進行穿梭、攀爬、滑滑梯、戲水等多種活動。于家庭而言,這里還是歡聚一堂、幸福安放的地方,滿足親子交流、美食享用、品茶、閱讀和睡眠等功能。整個建筑群取法“川西林盤”,尺度布局都較為合理,貫通不同空間的同時形成一個集中的整體。
后記
這場匯聚了國際建筑大師和新銳建筑設計力量的賽事堪稱成都建筑設計競賽歷史上,國際化程度最高、競爭最激烈的比賽,可謂盛況空前。這是一次建筑思想的交流,也是設計技藝的“華山論劍”。
的確,21份優秀設計展現了建筑師的設計激情,他們在限定的條件下,緊張的時間中,并不墨守成規,敢于跳出固有的思維迎接挑戰,設計出具有前瞻性和實用性的作品。在這次基礎上,他們還從更廣闊的維度上對未來的理想城市展開了大膽的想象。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1號地塊參賽作品,GW129號方案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1號地塊參賽作品,GW002號方案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2號地塊參賽作品,GW052號方案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2號地塊參賽作品,GW080號方案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3號地塊參賽作品,GW116號方案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3號地塊參賽作品,GW159號方案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4號地塊參賽作品,GW060號方案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4號地塊參賽作品,GW085號方案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5號地塊參賽作品,GW082號方案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5號地塊參賽作品,GW011號方案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6號地塊參賽作品,GW222號方案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6號地塊參賽作品,GW075號方案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7號地塊參賽作品,GW006號方案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7號地塊參賽作品,GW007方案
正如導師Ali所言,這次競賽不僅是關于建筑設計思維方式的探索,也是對新銳設計師的一次歷練,更“重要的是,它不僅僅在探討何為‘公園’、‘綠道’,也在探討‘成都’城市的未來。我希望這次競賽的意義,不止是局限于這個都市?!?br />
“這些建筑不僅展現了設計師們的才華,它們融入自然環境的設計方式,將賦予錦城公園新的意義,為天府綠道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背啥继旄G道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胡佳說,“在接下來的兩年時間內,這7個獲獎方案將逐一落地生根。我們盡可能讓這些建筑理念被原汁原味地呈現出來?!?br />
.
.
.
「錦城公園國際建筑設計競賽」
獲獎名單完整公布
7*號地塊
「最佳城市展品」
《觀茶屋》
編號GW127
馮金銘
「代表機構:武漢市物象設計有限公司」
*1號地塊
《古樂樓美術館》
編號GW130
Joseph Dejardin
「代表機構:Dejardin Design Office」
*2號地塊
《耍園》
編號GW101
劉瀟
「代表機構:全體建筑工作室」
*3號地塊
《竹騰》
編號GW070
方卓欣
「團隊成員:徐倩倩」
*4號地塊
《成都朵朵靈魂》
編號GW018
孫立東
「團隊成員:Anna Andronova、于魁、羅家濤、彭理、林洛逸、倪國越」
*5號地塊
《錦帶》
編號GW091
齊帆
「代表機構:VARY幾里建筑設計事務所」
*6號地塊
《云林尋趣》
編號GW063
楊保新
「團隊成員:吳紹清、潘華、費凱、田茂」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2366850613922507&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