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
作為中國共產黨早期在廣州的主要活動地
誕生了“中共黨史上的十個第一”
紅色文化資源豐富集中
全區擁有紅色史跡31處
占全市的27%
其中國家級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處
3A級以上紅色旅游景區5處
作為全市紅色教育主陣地的地位逐步凸顯
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
“把紅色資源利用好、
把紅色傳統發揚好、
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要求
共青團廣州市越秀區委員會主辦了
“英雄花·英雄城”
紅色文創產品設計大賽
咱越秀家門口也刮起了紅色文創風~
截止至12月20日中午12:00
我們收到了近百份作品
評委們艱難地從所有作品中
評選出了20份優秀作品
引領人心的紅色精神碰撞妙趣橫生的現代創意
一個個精致又有趣的紅色文創
一道道屬于我們的“越秀紅”
就這樣誕生啦!
20份優秀作品中
哪個會成為本次紅色文創大賽MVP?
“最佳人氣獎”將花落誰家?
這!將由大家來投票決定!
優秀作品展示
一號作品
團隊名稱:東川書畫社
主創人:古青珊
單位/學校:越秀區東川路小學
作品名稱:手繪通草畫鑰匙扣、水晶相框通草畫
設計含義:
1.作品主題:東川書畫社以“英雄花·英雄城”為主題制作通草畫鑰匙扣及水晶相框通草畫。非遺通草畫產品展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再一次展現了通草畫最早的廣州名片的美,讓我們感受到廣府非遺傳承與創新實踐的魅力。
2.創作思路:因通草紙紙張比較小、不適合張貼的特點,東川書畫社設計了精致小巧、造型多變的通草畫鑰匙扣,掛在鑰匙圈上既是一種裝飾物品,方便攜帶,又能起到很好的宣傳作用。水晶相框通草畫,適用于各類環境裝飾,起到一定的美觀作用,是人們喜聞樂見的裝飾品。
3.作品材質:通草紙。
二號作品
主創人:余卓燊
單位/學校:越秀區農林下路小學
作品名稱:“英雄花”LOGO及書簽作品
設計含義:
1.作品主題:帶著英雄的夢想讀書。
2.創作思路:閱讀使人明智,閱讀已成為我們學生每天的必修功課。賞心悅目的書簽除了記錄自己的讀書歷史,也增加了讀書的樂趣。我想以“英雄花”+紅色景點做成系列書簽,讓更多的學生朋友,以更能獲得和使用的方式去理解和感受我們廣州這座英雄城和越秀區的紅色傳統。書簽以“英雄花”為主體造型,花蕊帶出9個景點組成一套,美觀實用。上花瓣像初升的太陽,寓意紅色之路的發揚傳承。
3.作品材質:合金或亞克力。
三號作品
“英雄花-英雄城”筆記本.jpg
主創人:李春德
單位/學校:自由職業
作品名稱:“英雄花·英雄城”筆記本
設計含義:
1.作品主題:“英雄花·英雄城”。
2.創作思路:以木棉花和“1+9”紅色史跡為創作元素,用簡潔線條藝術表現手法將兩者的融合符號化;以筆記本為載體,通過簡潔的圖形和簡短文字引起人們對紅色往事的追思,從而傳達紅色文化和激活它們的時代價值。
3.作品材質:封面/封底(200g大紅香草紙裱500g白卡,燙銀);內文(157g道林紙,共74頁/144P,前10P彩色印刷,余下內頁均為空白書寫頁);裝訂方式(裸背鎖線膠裝);外包裝(熱收縮膜)。
四號作品
主創人:高薛茹
單位/學校:廣州麥優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作品名稱:鏡意
設計含義:
1.創作思路:從紅色文化、廣府文化、“1+9”紅色景點文化中提取代表元素,運用廣府嶺南窗的特色及結構組合成萬花筒形式的圓形圖案。圓形象征著0的開始,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萬物的起點,亦是希望的開始。萬花筒具有發散性的特點,將紅色景點圍繞著紅棉和星星的中心,表達紅色景點在廣府,亦是紅色文化的起源地之意。且萬花筒由鏡片組成,“鏡”的諧音與“敬”相同,猶如記憶中的碎片,借以表達對紅色景點的敬意及回憶,也是周邊產品定制選用鏡子的緣故。
2.作品材質:鐳射亞克力鏡子鑰匙扣材質:亞克力;鏡子暖手充電寶材質:ABS+鋁合金。
五號作品
主創人:吳永珊
單位/學校:廣州大學
作品名稱:紅之魂
設計含義:
1.作品主題:紅之魂粵廣系列。
2.創作思路:元素采用具有粵廣特色的醒獅、美食、粵劇、廣州府樓、木棉花。
3.作品材質:帆布。
六號作品
主創人:劉沭
單位/學校:廣州美術學院
作品名稱:紅色“1+9”景點文創系列
設計含義:
1.作品主題:結合“1+9”紅色景點元素(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春園、國民黨“一大”舊址、廣州起義紀念館、廣東省農民協會舊址、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團一大紀念廣場、廣東省立宣講員養成所遺址、中共廣東區委舊址紀念館、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
2.創作思路:根據這些景點的標志性建筑為主要創作靈感,結合現代的簡潔圖形,用單線構成矢量圖形,簡潔而具有標志性。
3.作品材質:明信片「紙」;鑰匙扣「塑料」;帆布包「帆布」。
七號作品
團隊名稱:銘藝(廣州)文化創意有限責任公司
主創人:鐘一鳴
單位/學校:銘藝(廣州)文化創意有限責任公司
作品名稱:Q版共產黨員系列書簽
設計含義:
1.創作思路:一直以來,革命先烈的形象都是嚴肅威武。本系列書簽以知名共產黨員的人物形象作為設計原形,再重新創作出親切、可愛的Q版化造形,貼近青少年、吸引青少年。也希望本系列作品能減少歷史人物與年輕一代特別是小學生的距離感,讓他們能以輕松愉快的心情去學習歷史,傳承精神。
2.作品材質:黃銅琺瑯。
八號作品
主創人:曾雅翊
單位/學校:越秀區東山培正小學
作品名稱:黨的光輝像太陽
設計含義:
1.作品主題:團一大紀念廣場參觀印象。
2.創作思路:團一大紀念廣場西廣場的大門雕塑非常宏偉,設計得像一本書,我在大門下卻感覺它像太陽一樣,當媽媽教我唱《唱支山歌給黨聽》感覺就更像了。
3.作品材質:丙烯、油畫布等。
九號作品
主創人:陳芷煒
單位/學校:越秀區大沙頭小學
作品名稱:1.越秀紅色文化卡通人物設計;2.英雄花·英雄城主題明信片
設計含義:
1.作品主題:1.越秀紅色文化卡通人物設計;2.英雄花·英雄城主題明信片。
2.創作思路:1.吉祥物:兩位由市花——英雄花演變而來的吉祥物“花花”和“城城”,“花花”是女孩,“城城”是男孩,身穿廣府傳統服飾,為大家推廣這座英雄城,宣揚紅色文化。2.主題明信片:紅色史跡的手繪建筑物在綻放的朵朵紅棉中冉冉升起,在這座擁有千年歷史文化脈搏的英雄城里紅色元素和廣府元素薈萃。“花花”和“城城”代表青少年們去發揚、傳承、銘記這紅色品格。
3.作品材質:紙質。
十號作品
團隊名稱:追夢者小隊
主創人:張芷媛
單位/學校:越秀區珠光路小學
作品名稱:我們都是追夢人
設計含義:
1.創作思路:追夢者小隊五位成員——張芷媛、湯昊謙、何樂瑤、丘偉毅和梁斯睿,積極響應區共青團委的號召,重走紅色線路、重溫紅色歷史。在紅色研學活動中,老一輩革命先烈們的英勇無畏,極大地激發了隊員們的愛國情懷。追夢者小隊選擇以手繪的形式,將活動經過記錄下來。并以純白色T恤衫、紅色帆布包、明黃色抱枕為載體,設計了名為“我們都是追夢人”的紅色文創系列產品。希望通過我們的原創作品,引領更多的少先隊員們,深化對紅色文化和理想信念的認識。
2.作品材質:T恤衫、帆布、抱枕。
十一號作品
團隊名稱:銘藝(廣州)文化創意有限責任公司
主創人:鐘一鳴
單位/學校:銘藝(廣州)文化創意有限責任公司
作品名稱:Q版工農革命軍系列學生尺
設計含義:
1.創作思路:本系列為紀念1927年由張太雷、葉挺、惲代英、葉劍英等領導的廣州起義(第一次公開打出“紅軍”的旗幟),以該時期軍隊的衣著外形作為原形,再以Q版化、可愛親切的造形進行設計處理,迎合青少年的審美需求。同時,在銅尺一側配以廣州市市花紅棉作點綴,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時候,也可以學習歷史。
2.作品材質:黃銅。
十二號作品
團隊名稱:小馬工作室
主創人:古小華
單位/學校:東莞市益彰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作品名稱:花.城.英雄插頁式小臺歷
設計含義:
1.創作思路:創作團隊在已有的“1+9”紅色景點及廣府文化元素上,嘗試設計一款集“意”、“用”、“美”的創意插頁式臺歷。整體臺歷以紅色的木棉花與相融合的建筑為主基調,在產品元素選擇上,我們提取了有鑄就廣州英雄城美譽,像無數共產黨員如同紅棉一般,在革命浪潮中勇立潮頭,拋頭顱、灑熱血的廣州市市花木棉花,還以在每個地點發生重要事件月份和建筑結合,代表臺歷12個月中的其中月份。
2.作品材質:1.5mm可書寫白卡紙。
十三號作品
主創人:何泳妍
單位/學校:越秀區秉正小學
作品名稱:團一大紀念廣場明信片
設計含義:
1.作品主題:英雄花開英雄城。
2.創作思路:把廣州市花木棉花和紅色景點之一的團一大廣場通過明信片的形式集中展現出來,“英雄花·英雄城”的印象在外地游客的心里能迅速留下烙印,同時明信片低廉的成本有助于快速復制和擴散。
3.作品材質:紙。
十四號作品
團隊名稱:Rocket
主創人:雒忠旭
單位/學校:廣東新年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作品名稱:英雄花·英雄城地圖雨傘
設計含義:
1.作品主題:紅色文化。
2.創作思路:本文創產品以弘揚紅色文化為主,實用為輔。廣州多雨,雨傘既可以遮陽也可以避雨,每個人都會有用處,所以以傘為文創主題,手繪木棉花,切合主題,放在傘面主題鮮明,顏色為淡黃色與紅色為主,黃色于中國歷史而提取,紅色于紅色之旅而提取,地圖之間加入紅色絲帶串連,讓其產生聯系。傘內為紅色之旅A線路,增加互動和應用,更多人可以清晰了解順序,并且看到標志性建筑更容易尋找。
3.作品材質:延展性布料、不銹鋼、纏線。
十五號作品
主創人:段語瞳單位/學校:越秀區東山培正小學
作品名稱: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新時代好少年
設計含義:
1.作品主題:實現老城市新活力與建設國家級紅色文化傳承弘揚示范區的緊密結合,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既注重傳承文明、積累優勢,又敢于求新求變、以新取勝,用繡花功夫推進歷史建筑活化提升,著力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讓孩子們記得住歷史、記得住鄉愁。2.創作思路:通過東山口這個廣府氣息濃厚的地點,中共三大會址這個紅色景點,孩子們的各種行為舉動,來表達紅色文化對她們的影響。3.作品材質:紙、筆記本、明信片等。
十六號作品
團隊名稱:一直拼
主創人:宋洋
單位/學校:徐州思倍斯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作品名稱:廣州起義烈士紀念碑微積木作品
設計含義:
1.創作思路:采用環保的微積木作為設計材料,以推廣廣州紅色景點為設計理念,設計了這套“起義烈士紀念碑微積木展品”。希望能通過這種益智潮流的載體,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這段刻骨銘心的歷史,講述廣州紅色故事,傳承紅色精神。
2.作品材質:環保微積木。
十七號作品
主創人:張杰
單位/學校:越秀區秉正小學
作品名稱:傳承,炫彩廣州
設計含義:
1.作品主題:傳承紅色基因,牢記初心使命。
2.創作思路:本作品希望在大家看到廣州國際化現代化大都市光環的同時,不要忘了廣州的革命歷史;在享受當下幸福生活的同時,傳承紅色基因,牢記初心使命,要學會感恩和珍惜。選擇制作音樂盒是希望唱響中國夢。音樂盒的底座采用了廣州非遺產文化走馬宮燈的設計,顏色選擇了綠色代表廣州綠化覆蓋率高,四周圍繞著廣州著名的紅色景點和木棉花裝飾。表示廣州今日的繁榮昌盛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同時也讓更多的人了解廣州的革命景點;音樂盒的上方是一面迎風飄揚的國旗和廣州標志性建筑小蠻腰。寓意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國富民強。廣州越來越美麗,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好!
3.作品材質:超輕粘土、塑料、鐵制品。
十八號作品
主創人:覃子謙
單位/學校:越秀區秉正小學
作品名稱:多彩廣州
設計含義:
1.作品主題:廣府文化和紅色文化。
2.創作思路:以廣府文化和紅色文化為主題,然后構思廣府文化的代表和紅色文化的歷史故事。廣州塔是現代廣州的代表,雙皮奶和早茶等小吃是廣府文化的代表。白云山是廣州的自然地標,團一大廣場是紅色文化地標。我把這些元素組合在一起,猶如一幅幸福的生活場景。畫面中,歷史和現代,人文和自然,混搭在一起,我用棕色進行過度非常自然。這是廣州包容性的體現,也是廣州作為國際大都市的氣質。
3.作品材質:衣服。
十九號作品
團隊名稱:年華間
主創人:唐文婷
單位/學校:華南師范大學
作品名稱:黃金時代
設計含義:
1.創作思路:作品《黃金時代》由“英雄花”與“英雄城“相結合,繪制了“英雄花”環繞“英雄城”中“1+9”紅色景點的系列圖共十張,主題“黃金時代”寓意為:①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最繁榮的當下為黃金時代;②紅色文化日漸受到更多人們的弘揚,散發出屬于“紅色”的明亮光芒,走向紅色文化的黃金時代。整體圖案以莊重大氣又內斂精致的紅色與金色為主色調,表現了紅色文化中包涵的“中國紅”“革命紅”,以及如今國家發展的璀璨的黃金時代相融合。每張設計圖的建筑即為“1+9”的紅色景點,設計師認為紅色文化建筑承載著該地區的紅色文化遺產、紅色文化資源等,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載體,所以選用建筑作為畫面的主體,再用寓意為“英勇積極向上的精神”的英雄花環繞主體建筑,所制成的產品可吸引并激發觀看者深入了解該紅色景點承載的內涵和廣州市花(英雄花)的文化寓意。
3.作品材質:金屬徽章采用烤漆工藝;明信片采用珠光紙印刷。
二十號作品
團隊名稱:銘藝(廣州)文化創意有限責任公司
主創人:鐘一鳴
單位/學校:銘藝(廣州)文化創意有限責任公司
作品名稱:紅船手機支架
設計含義:
1.創作思路:紅船是革命源頭的象征,由其衍生的紅船精神——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在今天仍有現實意義。本作品以中共一大召開地點作為設計原形,以手機支架作為作品類型進行創作,精神傳承和生活的實用性完美地結合。其次,作品的另一個特色設計為“DIY積木手機支架”,船身及船倉部分均為零部件,可自行組合及拆解,對小朋友具有益智作用。
2.作品材質:杉木。
看完這20幅優秀作品
你們是不是已經“心有所屬”了呢?
“最佳人氣獎”將由你們決定!!!
投票時間是即日起至12月27日12:00!
小伙伴要記好投票時間哦!
注意了!
每人只能投一次票!
每次投票僅可選一個作品!
趕快抓緊時間投票吧!!!
也可以在評論區說說
你們喜歡的作品和理由哦~
http://vr.sina.com.cn/news/hz/2019-12-11/doc-iihnzhfz517567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