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和我的祖國·寧夏剪紙創意大賽”評獎結果揭曉
發布時間:2019-12-30
閱讀量:9510次
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促進我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打造寧夏剪紙藝術品牌,推動寧夏剪紙藝術發展,經過精心的籌備,“我和我的祖國·寧夏剪紙創意大賽”于2019年10月23日至25日在寧夏文化館舉辦。
此次大賽在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的指導下,由寧夏文化館、寧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具體承辦,全區共有5市21個縣(區)報名參賽,參賽人數70余人,400多幅作品參展,其中年齡最大77歲,最小10歲。本次創意大賽含剪紙比賽、剪紙培訓班、作品展示三部分,旨在搭建平臺、增強技能、共同提高,堅持傳統,勇于創新,用剪刀講好寧夏故事,傳播寧夏聲音,描繪美麗寧夏,祝福偉大祖國70華誕。
剪紙創作大賽圍繞“愛祖國、好生活、新風尚、祈吉祥”等主題展開,著力體現濃郁的地方特色。
剪紙理論培訓,邀請區內外專家、學者為傳承人及剪紙愛好者進行剪紙理論培訓,開拓產品創意及營銷思路。
剪紙主題展覽,在大賽的同時舉辦剪紙展覽,呈現剪紙傳承人和愛好者最精美的作品。大賽結束后將在寧夏數字文化館平臺展示“我和我的祖國·寧夏剪紙創意大賽”成果,并于年終在五市巡展。
10月24日下午,大賽評委會按照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嚴格按照剪紙創意大賽的評獎規則進行了現場打分、計分。最后經評委會確定,共評出金剪子獎11個、銀剪子獎15個、銅剪子獎20個、剪紙達人2名(名單附后)。
頒獎儀式后,趙明霞副廳長對本次全區剪紙創意大賽成功舉辦給予高度肯定。并提出幾點意見和建議:一、非遺保護是全社會的責任。非遺保護就是要保護文化的多樣性,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剪紙只是一種表現形式,通過剪紙藝術講好寧夏故事,傳遞正能量,傳遞寧夏聲音。二、努力打造具有寧夏特色的剪紙藝術品牌。傳承人要在堅持傳統的基礎上守正創新,不失根本,創作出更多更好的藝術精品,打造出具有寧夏特色的剪紙藝術品牌。三、加強非遺保護工作。保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全社會的責任,更是我們非遺工作者和傳承人的責任和義務,我們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能,培養接班人,貢獻自己的智慧。四、創新宣傳推廣方式。各級文化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各種媒體進行宣傳,提高全社會對非遺的知曉度;傳承人也要學會運用新媒體宣傳推廣自己,將非遺展示靜態和動態相結合,吸引年輕人感受非遺魅力。最后趙廳長說:希望寧夏剪紙的保護、傳承、發展、創新能對全區非遺保護起到示范作用,打造寧夏非遺品牌,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2019年“我和我的祖國·寧夏剪紙創意大賽”評獎結果
金剪子獎名單:伏兆娥、田彥蘭、張旺紅、井春霞、王平、張云仙、趙文花、魯衛東、伏兆苗、胡智麗、姚治富;
銀剪子獎名單:白仲會、朱淼、趙衛娣、伏兆鳳、劉惠芝、趙霞、拓樹容、張金霞、馬相英、王生貴、楊曉梅、劉萬花、于福琴、周亞如、王麗;
銅剪子獎名單:馬靈雁、李轉能、李靜、周健英、張穎珍、張淑芳、郭德霞、馮春香、馬文莉、侯志萍、汪孝芹、楊會蘭、李淑英、趙玉貴、魏克政、袁金梅、劉克斌、金紅桃、李彩霞、馬彥連;
剪紙達人:熊敦生、馬金花
來源: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