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4個多月的翹首等待,2019番禺全域旅游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大賽終于在春節來臨之時圓滿落幕。1月18日上午,大賽頒獎儀式在番禺區寶墨園舉行,一批具備創新性、代表性、市場性的文創作品從全區328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
圖片1.png
圖片2.png
據悉,番禺區委宣傳部聯合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于2019年9-12月份舉辦了“嶺南古邑粵韻番禺”2019番禺全域旅游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大賽。大賽設置了文創手信設計、文創生活用品設計、文創工藝擺件設計、文創創意設計四個組別,通過挖掘番禺區歷史古跡、建筑、民間藝術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方面的豐富資源,打造優質文創IP,實現優秀文化創意作品的市場價值,促進旅游與文化創意的多邊融合與創新發展。
本次大賽征集到的300多件參賽作品,涵蓋了旅游紀念、裝飾工藝、包裝設計、家居設計、生活學習用品等多個領域。經過評審和公示,評選出一等獎4名、二等獎8名、三等獎20名,優秀獎40名。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尹濤,中共廣州市番禺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明辦主任張青,廣州市番禺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二級調研員陳惠民蒞臨現場,為獲獎者頒獎。
一等獎
二等獎
三等獎
圖片7.png
圖片8.png
尹濤表示,此次文創賽收集到的作品整體水平超前。番禺在歷史古跡、建筑、民間藝術和非遺等方面還有很多深厚的文化底蘊可以挖掘,希望有更多的設計者將創意融入嶺南文化,創作出更優秀的文創產品,助推番禺全域旅游的發展。
活動中,張青多次提到,“要將創作者的作品做成產品、變成商品,打通這條路。希望以后在番禺的各景區里能夠出現我們自己設計的旅游文創產品。”
獲得本次大賽一等獎的作品是由廣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創新班的學生設計的《番禺民俗卷》。據指導老師袁老師介紹,該作品由六名學生共同參與,通過查閱資料、實地調研等方式,最終提取出6組番禺區特色民俗,分別是十鄉會、乞巧節、番禺水色、鰲魚舞、沙灣飄色、堆番塔,并結合金木水火土等元素,繪制了一幅長條插畫卷。“同學們在創作的過程中發現,番禺有這么多豐富的民俗文化可以挖掘,感受到了番禺深厚的歷史底蘊。”
現場備受矚目的作品是來自曾海亮及其團隊創作的《番禺長卷》,該作品長13米,從設計到完成用時一年半。記者看到,長卷中呈現出沙灣古鎮、余蔭山房、番禺賓館、番禺區政務中心、長隆歡樂世界、蓮花山等番禺地標性建筑,可謂是“一卷看盡番禺”。此外,長卷還可拆分制作成畫冊、明信片、書簽等文創產品。
圖片9.png
圖片10.png
“我住在番禺,我希望以這樣的形式傳播番禺文化。通過設計作品,也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番禺文化的精髓,也是一種收獲。”陳家怡是廣州大學大二的在讀學生,此次她設計了一組以番禺傳統工藝:彩瓷、雕刻、紅木、古琴、提琴、龍舟為元素的6個古韻番禺圖標及系列作品。她認為,以傳統文化為載體,融入現代的形式更易被年輕人所接受。
作為老番禺人的江笑此次送選的兩件作品《山輪笑口屏》和《當言好瓦當》均獲三等獎。《山輪笑口屏》的設計十分巧妙,其本身是用紅木制作的屏風式茶杯架,中間的鏤空部分是一張張笑口,寓意笑口常開。屏風的頂部輪廓似綿延的山巒,而笑口的形狀如朵朵云彩,既有實用性,又有藝術性。
據了解,在新春佳節期間,部分優秀作品將在寶墨園文創館展出,供游客參觀欣賞。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www.xxsb.com/content/2020-01/18/content_82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