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中的創意設計是什么?是不是只有專業設計師才能做設計?風很大的“創意設計”到底能帶來怎樣化腐朽為神奇的轉變?“學習強國”山東學習平臺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大賽面向所有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專業人士與業余愛好者,涵蓋文化歷史、風景名勝、民俗非遺、文博珍藏、民間曲藝、特色產業、地方美食等個方面,讓你真正走近來看,“創意設計”并不是空中樓閣,而是需要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
為增進社會大眾對“學習強國”山東學習平臺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大賽的了解,組委會特邀請大賽評委對賽事意義及優秀入圍作品進行精彩點評。
本期嘉賓:
山東省文化創意設計行業協會秘書長
鄭建鵬
在設計類賽事中設立非專業組,是一個很有益的嘗試和創新。當然這也與本次大賽的宗旨有很大的關系。學習強國作為一個受人歡迎的學習平臺,本身受眾就來自各行各業,激發各界人士的創意參與熱情,也是大賽的重要初衷。從非專業組征集到的作品和初評出的作品來看,水平也比較高,甚至有一些水平非常高,實際落地應用價值也很大,讓人很是欣喜。這些作品涉及到了非遺工藝、紅色文化、家居用品、學習文具、旅游文創、插畫衍生品等等,類別也很豐富,展現了創意設計與各個行業的密切與深度融合。
很榮幸參與到大賽的初評中來,也很感謝主辦單位給這些并非專業從事設計工作的人士實現自己理想的機會,祝愿大家在終評中取得好的成績!
非專業組
作品名稱:青州農民畫衍生品
評析:農民畫是重要的民間藝術樣式,蘊藏了豐富的民間文化內涵,并具有極強的形式感。這套文創產品直接來自于青州農民畫作品,色彩鮮艷,筆觸質樸,加上一些生活化的產品載體,如絲巾、茶壺、杯墊、布包等,有一股來自鄉村的質樸味道。
作品名稱:多彩中國文化創意設計
評析:來自插畫作品的文創衍生品設計,原創插畫作品色彩運用好,抽象化圖形的創意有美好的想象與豐富的內涵,形式美感好。美中不足的是插畫創作作品較少,關于產品開發方面的思考少一些,陷入文創產品開發的貼圖式窠臼里了。
作品名稱:原生態景觀加濕器
評析:很有意思的創意,將自然生產的植物通過廢舊罐材的重新利用,轉變為原生的加濕器。既有實用性,又有藝術性。不足的是藝術品痕跡重,比較難進行規模化復制和生產。
作品名稱:紅色記憶
評析:作品主題鮮明,圖形創意風格化特色明顯,有一定的創新性。不足之處也比較明顯,首先地標建筑選擇的闡釋不足,“五月的風”、“雷鋒紀念館”的選取不夠典型。其次產品應用過于簡單,仍然是貼圖式的產品開發思路。
作品名稱:青島文木制創尺子文件
評析:很有意義的一組作品,將地方特色建筑景觀與文具產品進行了融合,既有實用性,又有紀念性。文具與地標在形式上有較好的考慮,圓形的雕塑用于圓形的文具,有角的文具用于三角尺等。如果能在地標建筑的內涵意義上與產品有內在契合就更妙了。
作品名稱:“江雪”
評析:作品具有很好的意境,將詩句渲染的氣氛有意思地融合到茶杯上去,形式上的構思比較巧妙,作品的完成度較高,并充分考慮到了作品意境與產品功能的融合。如果要提升的話,希望創作者除考慮在形式上與使用場景的融合外,更多多考慮主題文本內涵與產品使用情境的關聯。
作品名稱:一枝獨梅
評析:梅花與燈的結合,比較有新意,兩個不相干事物能恰切融合,這就是創意的魅力,形式上造型比較新穎,但在內涵的闡釋,作者有些牽強附會,不夠有說服力,進而影響了作品本身的文化意義。
作品名稱:山遠天高煙水寒
評析:來自山水畫與服飾產品的結合,用名畫作為圖形元素,用現代材料作為表現載體,屬于典型的藝術衍生的文創產品,產品有一定的意義和價值。
作品名稱:濟南大明湖煙波畫舫
評析:屬于復制類的文創產品,在造型上縮微仿造于真實物體。產品的特色在于讓使用者自主拼裝。作品本身的創新性稍弱,但落地性較好,應該可以成為旅游景點的熱賣紀念產品。
作品名稱:齊魯文化創意產品
評析:抽象化的文字圖形化創意,形式采用自傳統青銅器紋樣,有一定的藝術性、文化性和創新性。美中不足的是圖形創意內容較少,圖形轉化后的產品形式比較單一。
作品名稱:嶗山小道哥形象IP設計
評析:IP形象創意新穎,人物風格化和趣味性較強,插畫創作有較高的水準,是一套不錯的文創作品。建議對人物形態做更深入的分析和創作,以豐富IP形象內涵。
作品名稱:青島嶗山石老人流韻香
評析:作品取材立意好,意蘊豐富,形象創意能很好地展現老人的孤然肅立。實物作品同效果相比,有一些差距,遙遠、空曠的感覺弱了些,老人與周圍石頭的大小比例、遠近距離應有所調整。
作品名稱:鄒魯孟府工坊(面塑)
評析:作為民間手工藝產品,作品以娃娃展現五常、六藝,形象而有趣。面塑的色彩艷麗,形象生動,栩栩如生。傳統文化與傳統工藝的結合,值得鼓勵和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