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獎1名
設計說明:
方案整體以園林造型為輪廓,內為江蘇省傳統村落“蘇”字和拼音首字母“S”以及古村落,突出了江蘇省傳統村落名稱與特征,易于記憶識別和傳播。圓潤的造型代表完美、圓滿、和諧。祥云流水、書法筆觸蘊含著江蘇省傳統村落歷史久遠、文化豐富。
評審專家點評:
楊杰
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
方案具有動靜相宜特征。設計中運用漏窗與村落形成遠近相映的靜謐之美,流淌的河水仿佛穿越時代的變遷,牽動著一縷鄉愁,具有流動之美。方案具有情感認同特征。江蘇省依水而生、因水而興、緣水而美,每一處村落流動的水,都是根植于人們內心的鄉村記憶,運用紅色進行視覺表達,跳脫于常見的青綠色彩,更顯現一份濃濃的鄉村情感。
優秀獎3名
設計說明:
方案以江蘇拼音首字母“JS”藝術化,巧妙融合了村居、流水元素;直觀表達了江蘇省特定的地域信息;通過書法筆刷形態塑造,字母“J”藝術化為村居,字母“S”藝術化為生態流水,整體猶如一幅水墨畫,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歷史文化傳承的江蘇省傳統村落文化內涵。
評審專家點評:
張京祥
江蘇省設計大師、南京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
方案通過拼音字母JS+書法筆刷形態,并融合中國水墨畫的表現手法,巧妙地演繹了江南水鄉民居的獨特意境,對“江蘇”“傳統村落”這兩個主題詞都進行了較好地回應與體現。方案整體構圖簡潔、清新,較好地平衡了抽象與具象的關系,色彩清朗,識別性強,富有韻味,易于宣傳推廣與多場景應用。
設計說明:
設計體現出了三個元素:其一為江南古代傳統園林式六邊窗,其二為蘇字繁體“蘇”字構造,其三為江南傳統房屋矢量造型。方案整體外輪廓呈高窄六邊造型,遠看呈豎橢圓構圖,顏色采用傳統赭石棕配色,以繁體“蘇”字進行深度形變,巧妙形變成江南村落房屋造型。以透過六邊窗看江蘇特有傳統元素村落房屋的獨特視角去呈現江蘇省傳統村落的內斂氣質、深沉歷史、傳統意境,也象征用窗外的獨特視角,去感知傳統村落所保留的鄉愁、鄉音、鄉景這一深層次內涵。
評審專家點評:
曹方
南京藝術學院設計學院教授
方案以立體空間展示的中國傳統江南村落窗格作為元素,將蘇字巧妙融入窗格,象征中國鄉土文化、豐富資源、科學、藝術、社會經濟發展的全方位展示的多元開放模式。立體空間的視覺表現代表了當前對傳統村落智慧化建設的振興如: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高科技的運用。該方案既有傳統漢字的建構又有現代立體空間時空交叉的視覺表現,既簡潔又充滿活力。
設計說明:
方案取意、取形于繁體漢字“蘇”,以五千年的古老漢字用傳統書法來演繹寓意“江蘇”“傳統”“村落”的主題,著意表達:山水林田,生態村落。將繁體漢字“蘇”字通過傳統書法筆法演繹,體現江蘇傳統村落的典型特征:臨水而聚、粉墻黛瓦、山水相映;同時體現村落的聚集形態:山水之間,農舍相連,屋面綿延。
評審專家點評:
冉達
南京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系主任
江蘇省傳統村落標志將用于傳統村落的一系列文化推廣活動,以推動村落的可持續性發展,因此標志的設計要滿足幾個基本要求:代表江蘇、有傳統村落的元素、具有權威性和較強的識別性、以及易應用易推廣的特點。
該方案設計基本符合以上的內容表達,方案中最有價值的部分是運用了簡單而特別的圖形語言來表達漢字,同時把漢字的筆劃象征化處理(筆畫組成了房子和水的意向),以達到對設計內容的表達,整體非常統一,運用的設計語言簡練,容易形成記憶識別,具有專業性。
恭喜獲獎者,也感謝所有參與者用獨具匠心的設計,展現出江蘇省傳統村落與自然、山水、田園高度融合的地域文化特質。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l-SPjh3kt7UJ0LqBiHGz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