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奮力實施漢中市委、市政府“綠色循環、漢風古韻”戰略,進一步推動漢中文化旅游事業發展,講好漢中故事,提升漢中在全國的影響力,打造漢中文化品牌,由漢中市委宣傳部、漢中市文旅局、漢中市文聯*、《大家》文學,華語詩歌春晚組委會、《西藏文學》雜志、《時代報告》雜志社、《奔流》雜志社、《延河》詩歌專刊雜志、《詩歌月刊》雜志社、《西部散文選刊》雜志等主辦,由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當代新詩研究中心、中詩網、《詩潮》雜志社為指導單位,由漢中市文化運營中心承辦赤土嶺文協協辦的首屆“‘天漢杯’大家文學獎”評比活動圓滿結束。
這次活動自2022年4月開始啟動,9月底截稿。時間雖短,但在中國文壇引起了巨大轟動,閱讀量數億人次,100余萬人關注,共有4618位國內外作家詩人參賽,收到作品5068篇(首)。組委會組織國內著名詩人詩評家對所有作品進行了編號初評評出300篇入圍獎,評委對入圍的300件作品再進行復評和終評。最終評出特等獎(空缺)、一等獎(3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10名)、佳作獎、優秀獎。另設中國雙年度大家文學獎、天漢獎7名、漢風獎(5名)、漢頌獎(5名)、漢桂獎(5名)、漢韻獎(5名)、旱蓮獎(5名)也將公布獲獎名單。
獲獎名單
特等獎(空缺)
一等獎:3名(排名不分先后)
1、《漢中古往今來的詩意都被漢字注冊(組詩)》胡云昌
2、《漢風新韻,動人的(組詩)》孫鳳山
3、《天漢長街,詩詞里不滅的人間煙火》陳秀珍
二等獎:5名(排名不分先后)
1、《漢中風物韻(組詩)》魯緒剛
2、《在漢中,沿著漢字的脈息歸隱》孫大順
3、《秦巴漢水間》文川河
4、《天漢兮,山河風韻放眼量》張勝利
5、《天漢長歌》孟甲龍
三等獎:10名(排名不分先后)
1、《天漢長街,流動的詩篇與矗立的風骨(組詩)》程東斌
2、《漢中冊頁上,時光的點綴、抑或我鐘情的事物》方向
3、《漢中,非遺里的故國(組詩)》于力
4、《漢水之源(組詩)》張澤雄
5、《天漢長街,一闕寬衣闊袖的大風歌(組詩)》梅一梵
6、《漢中十二帖:讀漢家史記,讀一座城的秦巴山水(組詩)》田勇
7、《漢中簡章(組詩)》黃清水
8、《天漢之水,在華夏流淌(組詩)》長安肆少
9、《漢中十品,嵌入翡翠歲月里的漢風古韻(組詩)》蒙田
10、《漢江,是一支歲月的神筆》何藝偉
“天漢杯”雙年度大家文學獎獲獎名單公示
“天漢杯”雙年度大家文學獎詩歌獎獲得者:田禾大衛王愛民
“天漢杯”雙年度大家文學獎小說獎獲得者:王衛民
“天漢杯”雙年度大家文學獎評論獎獲得者:譚五昌莊偉杰楊四平
“天漢杯”雙年度大家文學獎散文獎獲得者:劉成章嚴維佳
“天漢杯”雙年度大家文學獎實力獎獲得者:大槍姚中華散皮田斌
高寶軍李景舒成坤
漢風獎獲得者:金指尖高作苦鄧太忠王琪柴寶俠
漢頌獎獲得者:謝鳳芹伍宏賢應滿云廉鋼生漠子
漢韻獎獲得者:阿若馮三四芷蘭胡慶軍馮興龍
漢桂獎獲得者:梅亭雪瑞彬左右胡鳳茹咚妮拉姆
旱蓮獎獲得者:劉福申張瑞芳王會林孫芬玲許之格
天漢獎獲得者:迎客松周長文塔雙江楊風帆安娟英蒲忠漢紫簫
組織獎獲得者:熊建華伍三權
貢獻獎獲得者:王猛仁羅楓李艷
佳作獎:40名(排名不分先后)
王文海姜華蒲楚蒙志鴻北城王喜蘇美晴陳思俠楊冬勝
祝寶玉黃玉俊何軍雄曹三娃丁濟民胡有琪那朵趙文家江成云
陳朗林國鵬孫捷孫海李明春王伍平唐宜鐘孫瑞芝黃治文
丁瑩朱東升姜利曉李傳英方應平青絮路志清邢海珍馮金彥
劉紫劍徐捷黑馬李恩維
憂秀獎:40名(排名不分先后)
瘦石別園江好謝耘許小良王士勛燕光詩王蔚梁朵孟萌
蜀乾爾耿曉麗楊萬寧嚴志明嚴平主吳成沙建國喝馬滿群山陳頡
何定明日月明楊從彪李恒民王建新丁小平張玉婷周冬梅朱水興
陳樹林白笑杰代鵬飛羅偉羅其富張凌云張銳強周鐵株余顯斌
余光之瞳張立中(墨爾本)
https://mp.weixin.qq.com/s/EoooDOIUgi6WZF0FsUd4-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