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斗門兩大“頂流”發起征集令,
富山工業園、斗門生態農業園
2大園區道路的命名征集
反響強烈。
今天,
35組道路名稱經初選入圍。
快來為你心儀的名字打CALL,
斗門16條道路的命名,
你,有關鍵一票!
▲點擊圖片,開始投票!
*注:部分未授權用戶請點擊下方“使用完整服務“授權后進行投票。
【評選規則】
1、征名評選由線上投票與評委評選兩部分構成;
2、線上投票時間:即日起—7月23日;
3、每人每天可投3次,支持多選;
4、經綜合評分后,選出最優創意獎與入圍獎,獲獎名單將線上公布。
【評選獎勵】
富山工業園:
1名最優創意獎,將獲得2000元現金獎;
20名入圍獎,將獲得文創大禮包(含斗小兔盲盒+龍舟龍牌+文創帆布袋+農艇文創冰箱貼)。
斗門生態農業園:
1名最優創意獎,將獲得2000元現金獎;
10名入圍獎,將獲得文創大禮包(含斗小兔盲盒+龍舟龍牌+文創帆布袋+農艇文創冰箱貼)。
這16條道路的基本概況,
讓我們再次回顧,
或許有助于選出
最為“心水”的道路名稱!
富山工業園
一、主干道
1號馬山北路(暫用名):東西走向,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為60公里,設計長度1410米。
2號欣港路(暫用名):東西走向,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為60公里,設計長度1356米。
二、次干路:
3號合心路(暫用名):東西走向,雙向4車道,設計時速為40公里,設計長度905米。
4號興港路(暫用名):東西走向,雙向4車道,設計時速為40公里,設計長度1208米。
5號富港路(暫用名):東西走向,雙向4車道,設計時速為40公里,設計長度1034米。
6號臨港路(暫用名):南北走向,雙向4車道,設計時速為40公里,設計長度1876米。
7號中心西路(暫用名):南北走向,雙向4車道,設計時速為40公里,設計長度1904米。
▲征名道路示意圖(圖片與正文顏色對應)
斗門生態農業園
一、主干道
1號華智大道(暫用名):東西走向,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為60公里,設計長度1700米,寬50米。
2號華港大道(暫用名):東西走向,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為60公里,設計長度780米,寬60米。
3號基業大道(暫用名):東西走向,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為60公里,設計長度540米,寬45米。
二、次干道
4號沖口路(暫用名):東西走向,雙向4車道,設計時速為40公里,設計長度124米,寬30米。
5號福新東路(暫用名):南北走向,南段雙向四車道,北段雙向兩車道,設計時速為40公里,設計長度1100米,寬18~30米。
6號福新路(暫用名):東西走向,雙向4車道,設計時速為40公里,設計長度346米,寬30米。
7號彗海路(暫用名):東西走向,雙向4車道,設計時速為40公里,設計長度224米,寬24米。
8號南環路(暫用名):東西走向,雙向4車道,設計時速為40公里,設計長度224米,寬36米。
9號慧研路(暫用名):南北走向,雙向4車道,設計時速為40公里,設計長度670米,寬24米。
▲征名道路示意圖(圖片與正文顏色對應)
產業“航母”+智造“燈塔”,
眼下,
斗門兩大頂流園區——
富山工業園、斗門生態農業園,
知名度迅速提升,
高質量發展動能澎湃。
●富山工業園
東經113°18′、北緯22°12′,這片坐落于珠江三角洲西南端,地處珠海、中山、江門三市交匯處的富山工業園,撐起了珠海西部產業發展的骨骼。目前,富山已經形成起步區和一圍片區的“四橫四縱”“三橫七縱”的路網格局。
▲富山工業園整體道路圖
振興實體經濟,核心是抓制造業,關鍵要有空間載體。去年以來,珠海大規模啟動建設“低租金、高標準、規模化、配套全、運營優”的5.0產業新空間。一年來,一座座廠房漸次崛起,讓富山再次走到舞臺中心,成為關注焦點。
向前看、加速跑、接力干,已經成為這片熱土的一種“肌肉記憶”。在這里,“5天一層樓,38天一棟樓,95天完成整區封頂”的效率,刷新了“珠海速度”;全市連片規模最大、全省單一項目建設總量領先的5.0產業新空間,為“制造業當家”提供了空間載體;曜靈(廣東)新能源、緯景儲能、鴻鈞異質結等一批項目簽約落地,展示出斗門作為全市實體經濟發展主戰場的豐厚資本。
▲5.0產業新空間效果圖
眼下的富山工業城,63棟標準廠房拔地而起、令人矚目,一批新能源大項目補鏈強鏈,乘風而上,富山工業城正逐步蛻變成產業“航母”。
稍稍拉長時間鏡頭,打開2022年富山的“成績單”,更能看清這座園區勇挑大梁、勇闖新路、勇開新局的“產業第一”路線圖。數據顯示,2022年,富山工業園園區規上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400億元,完成403.6億元,同比增長9.2%,躍升為斗門區第一大工業園區;完成工業投資160.1億元,同比增長108.4%,約占珠海市工業投資的22.1%。
500家工業企業,130家規上企業,10家世界500強投資企業,富山初步形成了以方正科技、越亞半導體、中京電子為引領的新一代信息產業,以格力新元、格力電工為龍頭的智能裝備制造產業,以愛旭太陽能、東洋色材、住化復合材料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等三大主導產業集群。
●斗門生態農業園
沃野千里,水網縱橫,山清水秀。規劃面積312平方千米的斗門生態農業園,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廣闊。夏日漸濃,碧波蕩漾的西江磨刀門西側,斗門智能制造經濟開發區塔吊林立,樁機轟鳴,一派緊張火熱的建設景象。
斗門智能制造經濟開發區(以下簡稱“經開區”)是斗門生態農業園的園中園,在2021年2月由廣東省人民政府正式批準成立,是珠海市近15年來唯一新設立的省級經濟開發區,也是珠海做優做強制造業厚實家當的重要平臺。
國家一類口岸斗門港,臨近西部沿海高速、江珠高速出入口,半小時直達金灣機場,毗鄰珠海中心站(鶴洲)高鐵樞紐站……多元交通和區位優勢,讓這一新生園區具備發展“強磁場”。
百奧電氣、東升源、正川科技、精實測控……重點布局智能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三大產業集群,錨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專精特新企業、“小巨人”企業引進和培育,成為園區沉潛蓄勢、聚力崛起的強勁引擎。
未來,經開區將抓住珠海—江門大型產業集聚區和建設珠海中心站(鶴洲)樞紐的契機,建設珠海西千億級先進智造產業引擎,打造高鐵樞紐“第一園”,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提供更廣闊的產業腹地。
分揀、打包、壓實、裝箱……在斗門區預制菜產業園的生產線上,一條條鮮美的白蕉海鱸被烹飪成一道道鮮美的預制菜,保鮮冷凍后銷售到全國各地。
在斗門生態農業園,還有另一省級產業發展平臺——斗門區預制菜產業園。2022年6月2日,斗門區預制菜產業園獲批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規劃總用地面積1250畝,總投資近百億元,分三期建設。
引進預制菜產業龍頭企業、制定相關扶持政策、加快標準廠房和白蕉海鱸產業服務中心建設……一系列新舉措相繼鋪開,讓園區“搶跑”預制菜賽道,趁“熱”上菜,飄香四海。
▲白蕉海鱸產業中心
眼下,園區持續發力,推動預制菜在珠海“接二連三”,加快打造全國最大的海鱸交易平臺,發展數字農業、“年魚經濟”、休閑漁業等新業態,打造預制菜產業“燈塔園區”。
與此同時,園區加速推進城市基礎配套和生活配套,力爭全年整備熟地2000畝,實現新港大道通車,智能制造經濟開發區核心骨干路網和配套支線全面開工。
路名,見證城市崛起,
也將承載起獨特的
城市記憶與文化基因。
你手中的一票,
也許會為斗門留下
別樣的文化印記,
投票通道已開啟,
快快選出最滿意的一組名字吧!
https://mp.weixin.qq.com/s/ap9C7K5SRLJS9Ad2TaKhj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