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湖“火星營地”是國內首個火星模擬基地,是備受年輕人喜愛的科普教育基地。它坐落于中國四大盆地之一的柴達木盆地邊緣,因酷似火星地貌特征被譽為“地球上最不像地球的地方”“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著名作家劉慈欣曾在幾年前來到此地采風,深受震撼的他,稱贊此地“自帶科幻感”。事實上冷湖的確給很多年輕人創作科幻的靈感,創作出卓越的作品。
“火星營地”
深夜的“火星營地”
劉慈欣曾來到冷湖
7月28日晚,第六屆冷湖科幻征文頒獎典禮在青海省茫崖市冷湖“火星營地”隆重舉辦。本屆冷湖科幻征文專家評委代表、獲獎作者、冷湖科技創新產業園區管委會相關領導、各界媒體記者等共三十余人出席了本次頒獎典禮。由于頒獎地路途遙遠,頒獎典禮28日晚上十點才開始,持續到午夜12點結束。頒獎結束后,獲獎作家和到現場頒獎的評委們,還欣賞了一場由往屆冷湖科幻征文的獲獎作品改編的沉浸式話劇。
評委會主席姚海軍上臺介紹評獎情況
八光分CEO楊楓上臺致辭
韓松在臺上
第六屆冷湖科幻征文由科幻世界雜志社副總編姚海軍,知名作家龍仁青,知名評論家、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科幻作家何夕,博納影業副總曲吉小江,《三體》電視劇導演楊磊,八光分文化CEO楊楓,科幻作家寶樹,行之探索集團副總裁金豆豆擔任終審評。頒獎典禮上,五位冷湖科幻征文專家評委代表宣讀了頒獎詞、揭曉獲獎結果,冷湖科技創新產業園區管委會相關領導向獲獎作者們頒發了獎杯,并向所有獲獎作者表示祝賀。
第六屆冷湖科幻征文共有來自9位作者的9部作品獲獎,分為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兩大類。其中短篇小說的一、二、三等獎,中篇小說分一、二等獎。
靚靈(中間)上臺領獎
靚靈是一位來自武漢的90后科幻作家。她擅長在宏大神奇的設定中表現人類的溫情,曾獲華語科幻星云獎短篇小說金獎。此次她憑借《鹽橋》獲得中篇小說二等獎。中國作家協會科幻文學委員會副主任、著名科幻作家韓松,為她頒獎。頒獎詞中評價這部作品:“深度契合冷湖歷史,書寫神秘的小鎮往事。人類眼中一馬平川的俄博梁荒原,在作者奇詭的想象中,早已布滿高維世界的破碎縫隙。野史、逸事、變遷的資源小鎮、狂放的時空猜想……作者將諸多元素揉雜搓磨,再配以冷靜老練的筆觸,奉獻了一曲蕩氣回腸、跨越幾代冷湖人的時代頌歌。”
獲獎作家及評委合影
據評審評委會主席姚海軍介紹,第六屆冷湖科幻征文活動共計收到1042篇稿件,總字數超2300萬字,與第五屆的760篇相比,本屆在收稿數量上創造了新的高峰,社會影響力有了進一步提高。他還說,“本次比賽的獲獎作品,延續了往屆百花齊放,兼容并包的風格。在文學性和科幻創意上都展現出了良好的水平。”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第五屆冷湖科幻征文頒獎典禮以線上形式舉辦。為彌補遺憾,本屆頒獎典禮特邀第五屆獲獎作者代表一同前往冷湖,羅亦凡、胡深、暗號三位作者代表分享了他們創作的故事靈感和對冷湖的獨特感受。
往屆的獲獎作品均被集結出版成書。比如《不做夢的群星》《賽什騰之眼》等科幻作品集。本屆也不例外。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社長程佳月在頒獎儀式結束后上臺發言表示,將以最高效的速度將本屆的獲獎作品集編輯出版,爭取在今年年底之前跟大家見面。
創辦于2018年的冷湖科幻征文活動,由冷湖火星小鎮聯手北京行知探索集團和成都八光分文化共同打造。在推動冷湖科幻IP建設的同時,為國內原創科幻作者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創作平臺,為科幻與文旅結合的產業化開辟了全新模式。
經過六屆的努力,該活動在權威性、專業性和受歡迎度的方面快速成長為國內科幻獎項的佼佼者。據主辦方介紹,截至第六屆,冷湖科幻征文已收獲超9000萬字來稿,集結出版的五部獲獎作品合集。同時,多篇獲獎作品已完成或正進入IP開發流程,為影視、有聲電影、劇本殺等科幻+產業注入新的冷湖活力。
附:第六屆冷湖科幻征文活動獲獎名單
【中篇小說】
一等獎
《點亮火星》蘇伐
二等獎
《河魚天雁》劉艷增
《鹽橋》靚靈
【短篇小說】
一等獎
《為什么是企鵝》墨熊
二等獎
《俄博梁紀元》陳小手
《冷湖:回溯曲》毛植平
三等獎
《火星湖邊不太冷》羅隆翔
《冷湖奇緣》張佳風
《冷湖所有的鳥》修新羽
https://mp.weixin.qq.com/s/rhaCqhW2cln_D80OpsGZ2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