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廣東省魯迅文學藝術獎章程》和《第十一屆廣東省魯迅文學藝術獎(藝術類)評選表彰辦法》規定,經初評、終評兩個階段的評選,評出藝術類獲獎作品66個,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現將評獎結果予以公示。凡對公示作品有異議的,可在公示期內,通過來信、來電等方式署真實姓名向評獎辦公室反映。反映情況和問題要堅持實事求是,不得借機誹謗和誣告。
本公示自2023年12月1日至2023年12月7日,時間7天。
受理單位:第十一屆廣東省魯迅文學藝術獎(藝術類)評獎辦公室,電話:020-38909757;
通信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龍口西路550號1203室,郵政編碼:510635。
第十一屆廣東省魯迅文學藝術獎
(藝術類)評獎辦公室
2023年11月30日
第十一屆廣東省魯迅文學藝術獎
(藝術類)獲獎作品名單
(共66個,排名不分先后)
一
戲劇類(6個)
1.粵劇《文成公主》(廣州粵劇院有限公司)
2.客家山歌劇《白鷺村》(梅州市客家山歌傳承保護中心)
3.劇本《臺灣知縣陳瑸》(作者:陳乃明)
4.劇本《大道無疆》(作者:尹繼紅)
5.木偶劇《一天零一夜》(廣東省木偶藝術劇院有限公司)
6.話劇《花好月圓》(廣東省話劇院有限公司)
二
電影類(5個)
1.故事片《何以飛翔》(廣州三希堂影視傳媒有限公司)
2.故事片《老師,別哭》(珠江電影集團有限公司)
3.紀錄片《我們正年輕》(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
4.動畫片《豬豬俠大電影·海洋日記》(廣東詠聲動漫股份有限公司)
5.故事片《這個冬天不太冷》[華派影業(深圳)有限公司]
三
電視類(5個)
1.紀錄片《濕地的力量》(廣州市廣播電視臺)
2.紀錄片《尋味順德》(佛山電視臺順德分臺)
3.電視短劇《新疆人在廣東》(故事1至故事5)(廣東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
4.電視文藝晚會《春響·2021廣州新春交響音樂會》(廣州影視產業服務中心有限公司)
5.動畫片《西行紀》第四季(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
四
音樂類(6個)
1.音樂劇《一縷陽光》(惠州市惠城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
2.交響組歌《偉大力量》(廣東省音樂家協會)
3.混聲無伴奏合唱《廣州映像》(作詞/作曲:梁軍)
4.歌曲《莫驚》(作詞/作曲:薛永嘉)
5.歌曲《甜蜜的高帽》(作詞:梁天山;作曲:黃智騫)
6.音樂劇《使命必達》(廣東歌舞劇院)
五
舞蹈類(6個)
1.芭蕾舞劇《白蛇傳》(廣州芭蕾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2.舞蹈《歸》(廣州歌舞劇院有限公司)
3.舞蹈《映·巷》(廣州市藝術學校)
4.舞蹈《化羽》(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
5.舞蹈《英歌魂》(廣州市街舞藝術創作基地、海珠區文化館街舞分館)
6.舞蹈《東江縱隊》(東莞市長安鎮宣傳教育文體旅游辦公室)
六
美術類(6個)
1.中國畫《長江之歌》(作者:李勁堃、林楊杰、莫菲、黃濤)
2.設計《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作者:曹雪、劉平云團隊)
3.油畫《改革開放第一炮》(作者:范勃、郭祖昌、林鋒)
4.中國畫《云涌珠江》(作者:許欽松、黃唯理、陳映欣、張東)
5.雕塑《亮麗的風景線》(作者:呂學晶)
6.版畫《深圳速度日新月異》(作者:黃啟明)
七
書法類(5個)
1.篆刻《靖賢堂古璽印選》(作者:林偉勁)
2.草書《東坡題跋一則》(作者:朱盛新)
3.楷書《錄楊守敬學書邇言數則》(作者:仇琪)
4.行書《白沙先生詩抄》(作者:吳柱擎)
5.行書《留侯論》(作者:李佳駿)
八
攝影類(6個)
1.紀實攝影《扶貧搬遷住新家》組照(作者:鄭琳東)
2.紀實攝影《巡診路上》(作者:王國辰)
3.藝術攝影《潮汕風俗圖》(作者:陳翊雄)
4.商業攝影《情尋粵韻》組照(作者:盧毅剛)
5.紀實攝影《“互聯網+”時代的“稻客”》(作者:朱健興)
6.紀實攝影《港珠澳大橋》組照(作者:朱瑞盛)
九
曲藝類(5個)
1.粵曲《人民就是江山》(廣東音樂曲藝團有限公司報送,作詞:張況;作曲:何克寧、梁玉嶸;編曲:李復斌;演唱:梁玉嶸)
2.群口快板《有口皆碑》(廣州市文化館制作,作者:楊子春;導演:史琳;表演:逗笑、逗樂、楊婷、楊蔓、楊苗、楊倩)
3.粵曲《聽見一束光》(佛山市曲藝家協會報送,撰曲:蘇雋;音樂/唱腔設計:陳玲玉、趙毅生;主唱:陳玲玉;伴唱:陳妙莉、蕭詩琳、周麗珊、劉淑賢)
4.粵曲《盛世春光》(廣州市曲藝家協會制作,作者:陳錦榮;音樂/唱腔設計:何克寧;唱腔設計/演唱:何萍)
5.粵曲《百年之約》(東莞市道滘鎮文化服務中心報送,作者:馮敏儀、葉建波;演唱:梁柏生、黃彩燕、歐宏亮、謝敏如)
十
雜技類(5個)
1.雜技劇《天鵝》(廣州市雜技藝術劇院有限責任公司)
2.雜技節目《傳·承》(汕頭市雜技團有限公司)
3.雜技節目《肩上芭蕾-霸王別姬》(廣州市雜技藝術劇院有限責任公司)
4.雜技節目《華彩疏影》(深圳市寶安區福永雜技藝術團)
5.魔術《午夜狂想》(作者:張俊喆)
十一
民間文藝類(6個)
1.剪紙《漢唐遺韻·大美潮汕》(作者:謝燕珊)
2.著作《番禺民俗》(作者:劉曉春)
3.廣彩《普天同慶》(作者:翟惠玲)
4.半島民間舞蹈《雷鼓》(湛江市民間文藝家協會)
5.瑤族民歌《分廟分民彈指歌》(清遠市民間文藝家協會)
6.著作《近代廣東僑鄉民居文化比較》(作者:郭煥宇)
十二
文藝理論與評論類(5個)
1.著作《敘事學本土化研究(1979-2015)》(作者:王瑛)
2.著作《第二現實——廣東文學掃描》(作者:申霞艷)
3.著作《網絡文藝的本土實踐:基于文化創意與價值觀視野的觀察》(作者:鄭煥釗)
4.著作《唐前嶺南文明的進程》(作者:陳橋生)
5.著作《華文文學的跨語境傳播研究》(作者:顏敏)
https://mp.weixin.qq.com/s/Vg87cXdoGH31v8LU-A4b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