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國第一屆綠色建筑設計競賽獲獎結果出爐

    發布時間:2020-11-04      閱讀量:30339次     

      由中國建筑學會綠色建筑學術委員會提供學術指導,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東南大學建筑學院、天津大學建筑學院主辦,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東南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未來城市設計高精尖創新中心和《建筑技藝》雜志社承辦的2020全國第一屆綠色建筑設計競賽順利完成。10月29日,《2020中國建筑學會學術年會》“隨遇而生,因時而變”暨綠色建筑設計論壇在深圳召開,參賽者與各位評委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
      頒獎儀式由東南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首席總建筑師韓冬青教授主持。韓冬青教授對本次競賽“隨遇而生、因時而變”的主旨進行了解析。本屆競賽主題突出強調建筑師主導的建筑形態設計的綠色內涵和設計創意。通過對自然環境(氣候、地形地貌、生態要素等)和城鄉建成環境的利用和調節,在創造適宜的行為活動場所的同時,控制耗能空間、縮短耗能時間,從而達成良好的建筑空間性能與低能耗代價的雙重目標。
      在頒獎儀式上,本屆大賽的主辦方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孫英總裁致辭,向支持本界競賽以及關心我國綠色建筑發展事業的同仁表示感謝,并對獲獎單位和個人表示了祝賀。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譽院長、總建筑師崔愷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倪陽大師,深圳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葉青女士,東南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首席總建筑師韓冬青教授,天津大學建筑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孔宇航教授,清華大學宋曄皓教授等為本次競賽的獲獎團隊頒發了榮譽證書。論壇現場交流熱烈,獲獎代表對自己的作品進行了講解,發表了獲獎感言。隨后,各位專家對獲獎作品進行了精彩的解析與點評。
      本次競賽共收集參賽作品404份,其中學生組299份,專業組105份(所有入圍作品已進行了為期15天的公示)。競賽評選會由評委會主任、中國工程院崔愷院士主持,評委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孟建民、王建國院士,以及韓冬青、孔宇航、雷振東、劉東衛、梅洪元、倪陽、錢方、沈迪、宋曄皓、葉青、張悅專家出席評審活動。評委們對全部作品進行了兩輪認真的評選和投票。第一輪分別篩選出專業組33件,學生組33件入圍作品。第二輪評委們采用無記名投票的方式從入圍作品中分別評出專業組和學生組的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9名)和優秀獎(20名)。
      頒獎儀式現場
      一等獎頒獎儀式
      二等獎頒獎儀式
      三等獎頒獎儀式
      孫英總裁致辭
      崔愷院士對獲獎作品點評
      葉青董事長發言
      倪陽大師對獲獎作品點評
      韓冬青教授對獲獎作品點評
      孔宇航教授對獲獎作品點評
      宋曄皓教授對獲獎作品點評
      獲獎名單
      專業組
      學生組
      部分獲獎作品展示
      專業組
      1一等獎:氣候適應,空間調節評語人:錢方
      鹽城市城南新區教師培訓中心項目,以復合功能的需求為引導,理性選擇多種主被動適宜技術,達成建筑與環境的和諧相處。
      設計的突出之處在于細微體察功能需求,分析對建筑不同使用工況的預判,在空間的建構中,合理配置建筑室內氣候梯度控制要求,采用被動式調節腔層,分布式熱虹吸自然通風系統,實現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目標。它傳遞了設計正確將建筑融入環境因素的邏輯方法,空間布局與舒適低碳結果不是非此即彼關系的基本訊息,其獨特的探索是善用應變策略可資借鑒的范例。
      2二等獎:高臺之上-新疆喀什市民游客文化中心評語人:王建國
      參賽項目市民游客文化中心選址喀什老城,設計立意取自當地的高臺民居的生態營建智慧,考慮了當地的寒冷氣候特點,通過夯土厚重的土墻結合太陽能光伏發電、屋頂天窗以及雨水收集等現代節能科技手法,進而實現“冬暖夏冷”的建筑節能和人居環境的熱舒適性能的設計初衷。同時,設計還具有傳統與現代結合的設計特點,具有漂浮感的圖書室和具有一定豐富度的院落組織,為喀什市探索了一種從傳統小尺度密實的高臺民居向較大尺度現代功能公共建筑開放性轉型的可能性。
      3二等獎:屋檐下的乳品站評語人:劉東衛
      在今天我國農村廣大地區宏觀環境巨大變革背景下,作者“以屋檐下的乳品站”為微觀縮影,創造性地思考與聚焦解決川西理縣地域文化資源振興、建造技藝傳承、公共設施建設與傳統產業發展等維度的具有平凡生活價值和社會意義的主要可持續課題。本設計方案既是一個競賽中“在地建構中應對復雜”的具有普適性小型建筑方案,也是體現了川西地域的傳統與未來社會生活創新發展的環境共生、產業推進、技藝傳承和資源善用的問題整合解決方案的、并對川西地域社會環境、場所文脈、經濟和文化等進行獨特設計與可持續建設導向的一個“大作品”。
      4二等獎:風之谷評語人:梅洪元
      該方案基于貴州某高校既定環境,面對對老校區教育資源擴張的現實需求,采用“場地再生”理念,在維持原有校園肌理,尊重原有歷史保護建筑的前提下,將操場大膽提升到與看臺同高,場地懸浮于建筑之上,將多項需要使用的場館有機整合置于操場下方,并結合地形高差構成半地下空間環境。綠色理念貫穿于設計全過程,通過雨水花園、雨水循環、蓄水調節、通風走廊、踩踏發電、幕墻發電等技術措施和綠色策略的應用,構建了一項具有突出的綠色意識和可操作、可示范的優秀綠建方案。構思新穎,特點鮮明,建筑美學表達充分。
      學生組
      1一等獎:生翠木參天觀氣象萬千評語人:宋曄皓
      “生翠木參天觀氣象萬千”設計最有特點的地方是將科學原理與建筑設計結合得非常妥帖。建筑體量的處理、建筑形式的深化、建筑細部的推敲,均巧妙依托自然條件,結合自身功能的需求以及遮陽、通風的考量,進而展示了建筑的創造是如何基于本體功能、氣候響應、自然環境等完成的。設計者采用了輔助模擬軟件對氣候響應做了初步預判,而這些模擬的結果顯然影響到了設計的形式生成。尤為突出的是設計者自身杰出的建筑學圖面表達能力,令本來已經相當出色的建筑創造又增新輝,完成的全套圖紙完美詮釋了設計者的意圖。
      2二等獎:風丨宅評語人:倪陽
      竹筒屋是廣州民居中利用冷巷和撥風智慧的范例。本方案因時而變,在老的型制中加入了三代人公共與私密空間上的考量,打破了該類型建筑平面上的傳統布局,創造和異化了新的生活空間。在一些細節上該方案也進行了深化處理,例如加大底層導風面、二層部分樓板鏤空增大氣流流動等。賦予了竹筒屋空間新的內涵。
      第一,應該用建筑空間去演繹綠色設計,而不是以建筑為載體附加很多的節能技術。第二,概念方案的切入點應有一定的啟發性,手法具現代性。
      3二等獎:THE FIFTH CHOICE評語人:韓冬青
      該作品利用高鐵速度所產生的巨大動能和高鐵車站空間的大尺度覆蓋所具備的收集大量太陽能的潛力,形成了“動能+太陽能—電能—動能”能量轉換系統,從而提出通過可移動倉體為出行者提供便捷服務體系的創新性構想。這一構想體現了設計者對高鐵動能及高鐵車站空間尺度特性的敏銳捕捉,并通過能量轉換支持下動態空間形態的體系化設計,對本次競賽的適變性主題做出了富有創新性的獨特回應。作品立意鮮明,技術構想邏輯清晰,突破了綠色建筑設計常見的思維習慣,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4二等獎:嵐居——陜北綠色集合式山地住宅設計評語人:沈迪
      設計者在追尋本土建筑的傳統形式所蘊含的“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東方哲學思想在當下意義的同時,努力發掘其形式背后的先人智慧在今天技術條件下的應用價值。方案在建筑的地域性與生態綠色理念兩者的統一上做了較好的嘗試,很好地應對了本競賽的主題“隨遇而生,因時而變”。
      本次學術活動得到了全行業的高度關注和熱烈響應,從收到的作品數量和質量看,都達到較高水平,實現了舉辦本次競賽的預期目標,可以說是成果豐碩、成效喜人。今后,我們還將繼續舉辦此類活動,與全行業同仁一起,為推動建筑師引領的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貢獻一份積極力量。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永久免费无码网站在线观看个 | 亚洲一日韩欧美中文字幕欧美日韩在线精品一区二 |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亚洲?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最近最新免费中文字幕高清| 99无码熟妇丰满人妻啪啪| 成人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中文字幕乱码亚洲影视| 日韩AV无码不卡网站| 精品无码无人网站免费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永久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成人在线| 中文亚洲欧美日韩无线码| 日韩精品无码永久免费网站 |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视频| 精品无码一级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18禁网站免费无遮挡无码中文| 4hu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电影首页| 亚洲动漫精品无码av天堂|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久久|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专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99无码熟妇丰满人妻啪啪|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成人无码视频97免费|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国产精品|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网站下载| 本道天堂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专区 | 日无码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免费版在线 | 中文字幕无码成人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