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首屆國潮創新生活服飾設計大賽獲獎作品展(七)
發布時間:2021-01-06
閱讀量:12479次
縱觀近現代我國工業文化發展,不難發現隨著中國國力的逐步增強,國人對于民族文化愈加自信。曾經引以為時髦的“洋”文化,也在被本土品牌逐步替代。
成熟的供應鏈體系,完整的制造流程,國人的愛國情懷,無一不為國貨品牌的崛起提供著必要條件。制造業的日益發達,讓品牌方有了更多精力投入原創設計、工藝改進、日趨完善的閉環產業鏈,變得更加打動人心。
2020年9月-12月,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主辦,中國工藝美術產業創新發展聯盟、石獅市服飾產業設計孵化基地等多家單位承辦,國家工藝美術產業公共服務平臺、藝逐(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支持的“國潮創新生活服飾設計大賽”已經落下帷幕,數百位原創設計師為我們提供了大量優秀作品。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當代年輕人眼中的“國潮風”。
國潮創新生活服飾設計大賽
創新組&網絡人氣獎——部分作品
參賽選手:繩然
作品名稱:琉璃
作品簡介:國潮讓我第一個反應就是中國傳統的技藝與元素。整體服裝以中國傳統工藝品琉璃為設計基礎,根據著名工藝品的廓形色彩進行男裝設計,整體服裝的面料采用中國傳統工藝扎染技術進行扎染。
參賽選手:李杉
作品名稱:蘭草
作品簡介:自古蘭草是一種珍貴、神奇的草本植物,“長綠斗嚴寒,含笑度盛夏”,品德高潔,枝葉典雅,花朵幽香清新。是一種精神、一種藝術、一種情懷與境界,是植根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的一種文化。更是自古有文人雅士鐘愛與此,本款設計利用女式西裝進行創意設計,采用蘭草的紋樣來凸顯其主題,淡雅的顏色來凸顯知識女性的典雅氣質。
參賽選手:張曦月
作品名稱:云中
作品簡介:運用中國傳統紋樣——云紋作為設計元素,并與中式傳統服裝結構,剪裁方式,新型面料和現代審美相結合,使服裝不但突出了傳統的中國風更是符合現代生活,使實穿性更強。
參賽選手:劉歆怡
作品名稱:大足印夏
作品簡介:本項目通過對大足石刻文化景區的石刻和博物館進行實地考察和資料整合,與物質文化遺產傳統夏布相結合,推出系列文創服飾產品。產品融合大足元素于現代服飾,衍生出衛衣、圍巾等特色產品,另有數字油畫帆布包等特色體驗。以夏布為布料載體,結合鄉村振興戰略提高區域經濟效益。項目以宣傳大足文化、推廣夏布藝品為目的,采用線上與線下銷售的方式帶動相關村鎮經濟發展,打造重慶特色大足旅游文化。通過文化周邊與藝術體驗的推廣方式帶動全民藝術興趣的提升與藝術品牌的打造。
參賽選手:陳詩蕊
作品名稱:時空的維度
作品簡介:創新改變生活,國工創造價值。設計主題Design Concept.(時空的維度)世間最美的事情之一就是遙遠的相似性,它的魅力其實體現在不同時空維度下的一種“呼應”------霍金。當下我們正處在一個被懸置的時間維度之中。我們的固有習慣被徹底推翻,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普遍性認知已經變得不再有效。許多被顛覆的信念不斷浮出水面。我們需要重新感知周遭世界的變化,脫離現實的束縛。設計文化依據,從中華優秀文化出發,提取清代氅衣元素,用各種新藝術方式與服裝結合,塑造新與舊的碰撞,用服裝表現時空的緯度,并形成呼應。
參賽選手:徐亦晗
作品名稱:青·韻
作品簡介:《青·韻》我的設計以“青花瓷”為靈感切入點,以民國20年代旗袍的服飾特點為參考,通過青花瓷的色彩、圖案,旗袍的形制,和現代的極簡主義相結合。現代與傳統的碰撞,讓系列服裝成為其精神的載體,賦予每一套服飾不一樣的故事,向世人們訴說著其深刻的文化底蘊。作為一名高二的學生,我的設計風格是比較偏實用、簡約,不太喜歡運用繁瑣的花紋來體現“國潮”。設計前期我搜集了各種各樣的青花瓷以及旗袍的圖片,最終定下了這個樣子。袖子袖口以及裙子的廓形都采用了青花瓷瓶身的輪廓。
參賽選手:李嘉悅
作品名稱:錦衣
作品簡介:本系列名字為錦衣,我選用風衣,靈感來源為海南黎族傳統黎錦,方式為紋樣應用,體現民族與現代,民族與時尚的結合,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國潮設計。整體采用非對稱設計,應用二次設計后的紋樣在服裝中,并加入領型的變化與長短的變化;同色系深淺相配合豐富顏色變化;加入另一種面料:紗來豐富面料的變化,并且裝飾帶設計貫穿整個系列,增強系列性與統一性,且全部為子母扣固定,都為可拆卸裝飾帶。
參賽選手:劉璐
作品名稱:壞小孩
作品簡介:以愛麗絲夢游仙境為靈感創作,體現當代青年勇敢,探險的精神。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8032185441835309&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