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太人物介紹
冼太即冼夫人敬稱,是南北朝至隋朝初年的重要政治、軍事人物 。冼夫人一生歷經梁、陳、隋三朝,助梁平定叛亂;陳時親自率軍平叛,獲封中郎將等;隋建立后,她又率族人歸附。冼夫人憑借卓越的政治智慧與軍事才能,深受百姓愛戴,被尊為 “嶺南圣母”,其事跡千古流傳,影響深遠 。
冼夫人積極推動民族融合,大力推廣漢族先進生產技術與文化,畢生始終致力于維護國家統一與民族團結和社會進步。被周恩來總理譽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
一、大賽主題
傳承冼太文化精髓 助力世界和平發展
二、組織單位(排名不分先后)
學術指導
創意中國設計聯盟、全國文創設計產業聯盟、歐洲聯盟文化總署陶瓷專業委員會、歐盟中國國際文化藝術中心、澳大利亞華人總工會
聯合主辦單位
中國澳門戰略學會、海南省藝術家促進會、海南省藝術設計協會
特別支持:
海南國際藝術交流公益基金
執行單位:
海南省藝術家促進會、海南省藝術設計協會
學術支持
海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國際商業美術設計師協會、中國(香港)美術研究院、香港文創產業發展研究院、中國陶瓷書畫院、新青年設計師聯盟、遼寧省裝飾協會、吉林省藝術設計協會、深圳市商業美術設計促進會、廣州市創意產業協會、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中華商報、博鰲發布、廣東省創意設計產業研究會
協辦單位
西安奇一幻美育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楊柳青古鎮董家大院、世界冼太(海南)交流研學基地、中視新影影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海南世界冼太文化聯誼大會組委會、廣州市觀其心文化有限公司、致心禮書院、原島文化(海南)有限公司、海南湘寧實業有限公司
三、參賽對象
面向全球專業創作者、高校師生、社會文化愛好者及創新創業團隊,不限年齡、國籍,鼓勵跨領域合作。
四、大賽分組設置
1.專業創作者組:從事文化藝術創作、設計、研究等相關工作的專業人士或機構。
2.高校學生組:全國普通高等院校學生(含應屆畢業生),可組隊參賽(團隊成員不超過 5 人,需注明院校、專業及分工),需提交學生證掃描件。
3.社會愛好者組:非專業背景的文化愛好者、手工藝從業者等。
五、賽道分類
(一)冼太文化標志設計賽道
(二)冼太文化主題吉祥物設計專項賽道
(三)冼太文化主題海報設計專項賽道
(四)冼太文化主題動漫與IP形象設計賽道
(五)冼太文化主題文創產品設計賽道
(六)冼太主題傳統繪畫賽道
(七)冼太主題AI及數碼繪畫賽道
(八)冼太文化主題吉祥圖案設計賽道
(九)冼太主題短視頻創作賽道
(十)冼太文化主題詩歌賽道
(十一)冼太文化主題散文賽道
(十二)冼太文化主題微小說賽道
(十三)冼太文化主題圖片素材收集賽道
(十四)冼太文化主題實物與影像資料收集賽道
所有賽道作品創作核心要求
以“傳承冼太文化精髓,助力世界和平發展”為核心,立足冼太文化遺產,弘揚 “家國大義、民族團結、務實擔當”精神內核,挖掘“唯用一好心” 傳統智慧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共鳴。
六、大賽通用說明
大賽時間節點計劃
1.報名與提交作品:2025年9月16日-10月16日;
2.作品評審:2025年10月下旬(線上評審);
3.獲獎公示:2025年10月下旬;
4.頒獎儀式與論壇:2025年10月底;
5.成果展銷啟動:2025年10月底(天津楊柳青古鎮董家大院等全國聯合景點代售點同步上線);
6.成果展銷:2026年4月(2026年消博會)。
各個賽道獎項設置
(一)一等獎(冼耀之星獎)2名,獎金5000元+獎杯+證書;
(二)二等獎(海韻匠心獎)6名,獎金2000元+獎杯+證書;
(三)三等獎(靈犀創意獎)10名,獎金1000元+獎杯+證書;
(四)優秀獎若干名,頒發獲獎證書;
(五)最佳人氣獎頒發獲獎證書;
(六)佳作獎若干頒發獲獎證書;
(七)最佳收藏成果獎(僅針對十四賽道)頒發獲獎證書及精美獎品;
(八)優秀指導教師獎頒發獲獎證書;
(九)最佳組織獎(學校參賽作品 50 件以上)頒發獲獎證書;
注:以上獎項數量為每個賽道計劃最高數目,實際獲獎數量根據大賽投稿數量由大賽評審委員會專家確定。最佳人氣獎必須由參賽者提供自己制造人氣的證據截圖,并由組委會核對,但不參與決賽成績加權。
爭議與公示
1.評審專家由國內外著名專家領銜,及文化學者、文創設計師、文旅企業家、高校導師、非遺傳承人團隊組成;
2.各賽道獨立評審,比例按最終有效參賽作品數計算,四舍五入取整;
3.獲獎名單公示5個工作日,接受實名質詢(需附證據);
4.抄襲/代筆作品經核實后取消資格,名額遞補;
5.獎金發放前需簽署原創承諾書;
6.同一作品/作者最多獲1個等級獎(可兼得單項獎);
7.評委不得評審本人所在單位/直系學生作品;
8.異議處理:公示期內收到的異議,由組委會在3個工作日內組織復核并反饋結果;
9.未達評獎質量標準的獎項可空缺。
本次大賽報名、初審不收取任何費用,入圍獲獎作品:人民幣80元/件(評審費、證書制作費、展覽制作費等用途 );
大賽統一投稿郵箱:383710678@qq.com
提交作品時請將參賽表格與全部投稿文件放在一個文件夾,修改文件夾名為 “賽道+作者+聯系手機”,如“第10賽道王小明13888888868”。
大賽作品郵寄地址:
海南省??谑泄鹆盅蟾咝^海南經貿學院K4-503室冼太文化國際創意大賽王麒霽老師收
聯系電話:18689808686
郵政編碼:571127
責任聲明
1、責任說明:作品及實物在郵寄過程中若發生損壞、丟失等情況,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請妥善包裝并選擇保價快遞;
2、作品處理:所有提交的作品及實物均不退還,海南省藝術家促進會和海南省藝術設計協會統一收藏,為作者頒發《收藏證書》;
3、請在作品背面貼上作品展覽標簽(附件1),作品展覽標簽按附件中格式打印,以便快速登記處理;
4、拒收到付快遞;
5、投稿即視為同意本啟事全部規則,大賽組委會擁有對本啟事及大賽相關事宜的最終解釋權。
七、大賽評審
專家評委團:(以年庚為序)
柳冠中、張震甫、陳汗青、范毓周(美國)、許平、張夫也、劉興貴、李中揚、高馳、樊鴻賓(香港)、于燕飛(澳門)、劉克力、陳宇龍、葉友煥(澳門)、陳建軍、張雁楓(法國)、支林、曹雪、王繪、侯立斌、鄭學華、方孝坤、邱裕、Tan Tse Guan(馬來西亞)、章建春、Nik Zulkarnaen(馬來西亞)、徐伯源、 蔡恭亦、劉強、孟昭杰、鄭陳曼芝(香港)、陳青松(澳大利亞)、田流沙、徐志偉、江國松、顧簡、王麒霽、詹琳英、江飛鴻、安琪(香港)、潘鵬、王艷、何章強、程評、張曉彤、李博陶、張君、鄭躍、馮建軍、閃麗慧、黃玉強、馮藝、金珊婧、張凡、梁浩若、王志征
八、成果與轉化
1、產權保護與運營
基礎保護
1.標志設計賽道、吉祥物形象設計賽道的金獎作品由組委會免費辦理商標注冊或版權登記;
2.金獎與部分銀獎作品同步進行區塊鏈存證或版權登記,完整記錄設計全過程(含草圖、修改稿、最終稿),保障原創權益可追溯。
版權服務
1.協助所有獲獎作者完成作品版權登記,提供版權確權、維權咨詢服務;
2.建立版權運營平臺,通過授權合作(如影視、游戲、衍生品開發)實現商業價值,作者享有優先簽約權。
2、商業開發與銷售
官方渠道應用
1.標志設計、吉祥物、吉祥圖案設計等賽道的優秀作品,可作為 “嶺南手信” 官方標識使用,授權期限2年;
2.文創產品設計等賽道的成果,納入 “嶺南手信” 產品體系,通過官方線上商城銷售,作者享銷售額30%提成。
多場景轉化
1.傳統繪畫、AI 及數碼繪畫賽道的優秀作品,應用于新農村文化墻繪制、公益明信片制作(明信片銷售款捐助鄉村美育);
2.短視頻賽道的獲獎作品,授權文旅平臺(如景區官網、短視頻賬號)傳播,按播放量給予創作者激勵。
線下展銷網絡
所有參賽作品的設計成品,可以寄到組委會,組委會將選擇在海南省及其他區域文旅景區設立代售點,包括天津市楊柳青古鎮董家大院旅游紀念品店,展銷文創產品、手工藝品等實物成果。
3、產業對接與孵化
重點項目直通
1.金獎、部分銀獎作品直接納入 “嶺南品牌振興計劃”,由主辦單位推薦進入實體轉化流程,簽訂分成協議,按量產產品銷售額3%提成;
2.動漫與IP形象、文創產品設計等賽道的優秀項目,對接嶺南企業(如陶瓷廠、紡織廠),優先實現量產。
大學生創業支持
1.針對大學生團隊的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文旅融合體驗、新媒體傳播等項目,推薦創業導師一對一指導及投融資對接;
2.優秀大學生項目可入駐??谑兄嘘P村信息中心文創孵化基地,享受供應鏈資源對接(如生產廠家、物流渠道);
3.天津市楊柳青古鎮董家大院作為大學生雙創孵化基地和著名景點可為獲獎作品提供線下展覽機會;
4.中視新影影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為大賽優秀作品提供數字資產轉化并發行數字藏品,數字資產轉化。
4、學術榮譽與展示
成果收錄與出版
1.優秀作品(含各賽道核心成果)入選《2025嶺南文創數字藝術檔案》,進行紙質與數字雙版本出版;
2.傳統繪畫、詩歌、散文等賽道的獲獎作品,推薦參加“2025 嶺南文創藝術聯展”,并優先入選省市級藝術展覽。
學術交流機會
邀請部分獲獎作者參加頒獎典禮、展覽開幕式及 “2025嶺南文創藝術研討會”。
5、創作者成長支持
人才培育計劃
1.推薦獲獎作者加入“大師工作坊”(含本大賽部分評委),可與導師簽訂3-10年或終身制師徒協議,獲得專業創作指導。參賽者可以在評委團中選擇某專家作為自己的導師(需雙方有意向,并簽訂協議與另付培養費);
2.優秀創作者推薦加入“嶺南青年藝術家成長計劃”,通過階段性培育后,可參加2次省級展覽,享受加入省美術家協會、省攝影家協會、省廣告協會的綠色通道。
資質與研學
1.獲優秀獎以上作者,可累積入會積分(2次參賽合格可申請加入海南省藝術設計協會、海南省藝術家促進會);
2.推薦參加“嶺南文化藝術探秘”、“海南環島民俗文化”等研學營,結營頒發國家級培訓證書;
3.推薦參加協會培訓中心的培訓及研究活動,協助獲取設計師職業資質認證;
4.凡參加本次大賽培訓的參賽者,均可有機會參與國家級或是省級科研項目,頒發科研項目證書,可以作為年度科研考核憑證;
5.免費推薦參賽學生,通過綠色通道推薦到馬來西亞、韓國、泰國各高校攻讀本科、碩士、博士留學。
6、作品收藏與公益轉化
永久收藏
1.所有參賽作品(含實物、數字作品)不予退還,由組委會或海南省藝術設計協會統一收藏(重點收藏書法、國畫、油畫、版畫等傳統藝術作品),并頒發含作品信息及大賽組委會公章的《收藏證書》(頒獎后30個工作日內郵寄);
2.收藏作品的著作權歸作者所有,組委會擁有永久收藏權及公益展示權(如成果展、官網宣傳);
3.所有收藏作品將制作成紙質名信片銷售,作者享銷售額30%提成。
公益應用
1.優秀繪畫作品將制作成公益明信片、日歷等衍生品,銷售收益用于鄉村美育項目;
2.冼太主題實物與影像資料收集賽道的成果,世界冼太(海南)交流研學基地,用于公益展覽與文化研究。
7、科研項目轉化
1.凡指導學生參加本次大賽人數達到50名,即可邀請指導教師參加以冼太文化研究為主題的科研項目,結題頒發省級科研證書,結題證書將作為個人資質與年度考核憑證(需提供本次大賽指導參賽學生報名表與名單,科研課題均為自籌課題,每個課題組總人數不超過六人);
2.指導教老師或參賽者單位可以校企合作方式,與大賽組委會共同發起科研項目合作科研,但科研項目必須以冼太文化主題相關的課題。
九、組委會聯系方式
辦公地址:
海南省??凇ぶ嘘P村信息谷創新中心A區108室
(??谑旋埲A區南海大道49號)
王老師:18689808686(微信同號)
顧老師:13518820563(微信同號)
咨詢時間:
每周一至周五 工作時間
上午9:00-11:30
大賽詳情請關注海南省藝術設計協會、海南省藝術家促進會公眾號瀏覽詳細版,并以詳細版為標準。
大賽微信交流群:
請掃描大賽組委會負責老師微信二維碼邀請加入群索取附件與參賽表格
執行單位公眾號
2025冼太文化國際創意大賽組委會
2025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