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征集信息 > 歌詞曲 歌詞 歌曲 曲譜 歌謠 音樂征集
    寧波外國語學校建校30周年歌曲譜曲征集公告
    信息發布:征集碼頭網    點擊次數:9850     更新時間:2021-05-12    截止日期:2021-05-20
      三十載春風化雨,潤人無聲,鑄就了立德樹人的寧外精神;三十載砥礪前行,篤學敏行,打磨成現今成熟的姿態;寧外,巍巍學府,高山仰止,孕育了桃李滿天下,叩響著新時代教育的最強音。在發布學校校歌征集令后,我校王新中老師(筆名祁連山)有感于寧外文化與精神,作《濯纓》一詞,與諸位共品妙詞雅句,同時望能覓得一知音譜曲,為作品注入另一縷“魂魄”,真誠期待您的“佳音”。

      《濯纓》

      作者:祁連山

      歌詞分起承轉合四部分,即旁白、上闕、下闕、合闕。在承轉部分中又有自己的起承轉合。

      引白:Clear water cleans my hat,

      and muddy water clears my feet.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

      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上闕:北斗望京惹寂寥,青林問渡雨瀟瀟。

      隱學嶺上誰踏雪,詩比遠方更迢迢。

      下闕:蘭舟翹翹鵝兒鬧,小荷尖尖寫昏曉。

      piano中我尋梅,蟾宮折桂正年少。

      合闕:明朝仗劍去,云帆滄海舒長嘯。

      何處錦衣歸,寸草丹心報春暉。

      濯纓任逍遙,春正好,人未老。

      Spring is where the heart is,

      and it remains glee and free.

      征集時間

      即日起截至5月20日

      參與方式

      在征集活動時間內,將作品發送至郵箱:ningwai1991@163.com,文件命名格式為:“曲譜征集+真實姓名+手機號碼”。

      歌詞創作說明

      此歌名及引白源于《孟子注疏》卷七上〈離婁章句上〉。濯纓,意思是洗濯冠纓,比喻超脫世俗,操守高潔,很契合寧外氣質。通過對"滄浪之水"的比興引領入承。上闕七言古絕說明寧外四遷校址的滄桑史,以及一脈相承于國家級高中效實中學自由大氣之校風與輝煌燦爛之底蘊混同造就的卓越感。下闕為轉,體現寧外現校園風貌,用遍布園中的蘭荷桂梅構成的意象來反映四季芬芳的校園和可愛好學的學子。合闕為合,是一首對聯及強調語,抒發母校與莘莘學子相互的真摯情懷。

      祁連山老師攝影作品

      整首歌詞多有一語雙關,需要字面與背景的雙重解讀,因此,了解寧外的歷史地理人文典故才能更好地把握其精神內涵,有必要創作介紹。“北斗望京惹寂寥,青林問渡雨瀟瀟。隱學嶺上誰踏雪,詩比遠方更迢迢。”1991年寧外創辦于效實中學,初址于北斗河畔望京路,1999年隨效實中學遷至白楊街,2005年獨立遷至育才路姚江青林灣,2009年三遷至東錢湖畔隱學嶺,至今歷三十年。現址隱學嶺依山傍水,座北朝南,前照后靠,風景優美。校內有兩湖鳴泉珠串,曰濯纓曰浩匯,湖中蘭舟漾翠鵝兒呼晴,汀邊芙蕖擎月蒹葭扶風。秀色自梅疏桂濃蘭幽竹雅,古意于亭榭追云廊橋臥波,甚是求學福地修心洞天。

      祁連山老師攝影作品

      “北斗望京惹寂寥”,寧外人不會忘記望京白楊時期的輝煌,像北斗般地被群星環拱,像武林高手寂寞于無敵而笑傲寂寥,或許另有深意。然而突走青林灣再走東錢湖永遠是寧外人心中的傷痛與迷惘。隔江相望的是寧波姚江青林古渡,京杭運河東延于斯,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青林問渡雨瀟瀟”就有了別樣的色彩。“隱學嶺上誰踏雪,詩比遠方更迢迢”是寧外再次外遷的艱難寫照,它是希望與失望的多重深層疊加,我們面對的是詩與遠方還是茍且?隱學嶺是很貼切的,它不光有詩情畫意的名字,更有詩情畫意的山水。我們也應該詩情畫意,朝雨憶“青林問渡”,暮雪踐“隱學尋蹤”,多么美好?尋找“詩更遠方”!整個上闕,用“北斗望京”、“青林問渡”、“隱學踏雪”、“詩更遠方”形成回環。

      祁連山老師攝影作品

      下闋用“蘭荷梅桂”展開環構。在中國傳統名花中,尤其是蘭荷菊(桂)梅最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孔子之蘭生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敦頤之蓮出污泥而不染,淵明之菊采之東籬下而悠然見南山,清照之桂自是花中第一流,陸游之梅零落成泥而香如故。它們象征著高尚風雅純潔自由,也象征著寧外與寧外人卓爾不群的精神風貌。“蘭舟翹翹鵝兒鬧,小荷尖尖寫昏曉。piano中我尋梅,蟾宮折桂正年少。”“蘭舟翹翹鵝兒鬧”借蘭喻春,通過擬人手法象征寧外學生子朝氣蓬勃活潑可愛。“小荷尖尖寫昏曉”是夏,化用宋代詩人楊萬里的名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小荷尖尖,丹筆朝天,暢寫昏曉,盡顯風流,象征寧外學子才華橫溢未來可期。第三句中之“piano”意為“鋼琴”,特用于此,象征寧外中西兼修文理俱長美智并舉之非功利性育人理念,翠如濯纓一湖碧水,是當今教育界的一股清流。同時也反映了寧外日常學習生活場景:孩子們經常在課余彈奏鋼琴,感知美尋找美創造美。“我尋梅”是冬天的景象,與上闋的“踏雪”相呼應成“踏雪尋梅”,是個詩化的意象和高尚的象征。“蟾宮折桂正年少”是秋,“蟾宮折桂”在古代指學子奪魁,此處象征寧外學子全面素質不凡才藝,走入社會必成翹楚,也反映了積極進取的校風。“鵝翹蘭舟”、“荷寫昏曉”、“琴撫梅韻”、“折桂蟾宮”形成下闕的起承轉合。

      結尾合闕是一首對聯及強調語:“明朝仗劍去,云帆滄海舒長嘯。何處錦衣歸,寸草丹心報春暉。濯纓任逍遙,春正好,人未老。”此處化用幾個典故,一是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游”和“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表達母校期待學子走入社會后,行者無疆能者不止豪氣干云勇攀高峰。下聯化用孟郊“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何處錦衣歸,寸草丹心報春暉”,期待學子將來功于家國和毋忘母校。“濯纓任逍遙”,化用莊子的《逍遙游》,既回答何處歸,更是對全曲的鮮明主題與豪邁風格進行升華,“人未老”來自中華名歌《難忘今宵》,其主題國人皆知,通過“春正好,人未老”把情緒推向高潮。

      祁連山老師攝影作品

      音律設計也強化全詞的主詣。上下闕按古絕律,分別押平仄iao韻,上闕平聲體現校史變遷的滄桑感,下闕仄聲則體現寧外人知難而進奮發向上的豪邁感。合闕對聯,節律端正,音韻鏗鏘,擲地有聲,與全詞意境相統一,增加整體的和諧性。

      作者簡介

      祁連山,寧波外國語學校教師,躬耕隱學十幾載,興趣廣泛,性格不羈。有翁同龢的對聯為證:讀書作文,我用我法;蒔花種竹,吾愛吾廬。

      后記

      盡在不言:杜宇啼金桂。曉亭任雨為。樂天春正好,無處不芳菲。祁連山于4月15日隱學嶺聆松廬。

    威客碼頭 征集論壇
    • 論壇精華
    • 頂尖文案
    • 經典設計
    • 綜合薈萃
    • 資訊聚焦



    征集推薦 進入征集大全
    截止提醒 進入倒計時


    国产在线无码不卡影视影院|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 国产成人三级经典中文|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台湾佬中文娱乐中文|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无码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中文字幕视频、最近更新|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 无码无套少妇毛多18PXXXX|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 少妇性饥渴无码A区免费|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大胸| 50岁人妻丰满熟妇αv无码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孑伦AS| 亚洲中文字幕丝袜制服一区| 日韩中文字幕视频|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无码|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麻豆按摩|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不卡|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 亚洲啪啪AV无码片|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a|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久久久不卡 |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中文字幕免费|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r级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 熟妇人妻中文字幕无码老熟妇| 夜夜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老年|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日韩在线| 亚洲七七久久精品中文国产| 熟妇人妻系列av无码一区二区| 日本无码小泬粉嫩精品图|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亚洲AV无码国产丝袜在线观看| 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app|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