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內容顯示,本項目共分為6個標包,應在自合同簽訂之日起至2021年12月底前完成全部工作。
第1包
大運河水利專項研究
1、完成北運河(北關閘-京秦鐵路段)堤防專項研究工作。對整體規劃范圍內景觀設計是否符合防洪行洪要求進行把關。
2、完成沿線景觀風貌設計方案水利條件研究。配合方案綜合單位完成設計方案洪水影響分析、水環境、水資源配置研究等,支撐綜合設計方案落地。回應水資源、水環境問題,結合已有研究形成分析結論。
3、輔助工作小組完成水利相關上報材料:根據市水務局、區水務局、海委等部門相關要求完成相應研究和上報材料。
第2包
運河二號地景觀設計研究
針對二號地提出總體景觀方案,明確景觀序列,景觀特征要素及景觀亮點,深化景觀節點和堤防設計,構建統籌全局的文化景觀體系。
第3包
大運河交通銜接、市政銜接研究
1、系統梳理規劃范圍內防洪體系及河湖水系布局、供排水、電氣熱信以及環衛等市政基礎設施,明確上位功能標準,結合項目需要為研究范圍提供市政銜接支持研究,對接重點區域建設項目,明確市政基礎設施規劃方案;配合項目整體建設目標與近期重點項目,提出市政基礎設施近期實施建設計劃。
2. 梳理研究范圍道路交通、軌道交通、步行和自行車交通、場站等交通系統規劃方案,并結合景區規劃方案、沿線重點地區、重點專項規劃方案,優化和完善交通系統規劃方案,提供交通系統保障;同時配合整體景觀方案建設時序,提出交通設施近期建設計劃。
第4包
西濱河路改造及沿線濱水空間、景觀設計研究
結合西濱河路改造,對接實施,進行濱水一體化景觀設計,切實提升西濱河路沿線景觀環境品質,并銜接大運河沿線整體景觀風貌,達到北京城市副中心大運河沿線整體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第5包
源頭島景觀設計和通燕高速源頭島段交通工程條件研究
整體提升源頭島景觀環境,明確通燕高速源頭島段交通工程條件,落實副中心控規要求,論證道路降級的實施方式,切實保障源頭島及通燕高速源頭島段的高質量建設。
第6包
橋梁景觀研究專題
1、在系統研究運河橋梁分布、風貌、造型等的基礎上。面向實施,對運河奧體公園、城市綠心、森林公園3座跨河步行橋進一步細化設計,優化橋梁造型、功能及與周邊景觀的連接方式等。
2、橋梁應滿足水利、通航等要求,并保證結構、材料等工程可行性。與周邊道路、軌道交通、用地功能、地下空間、建筑界面、現狀建設等相互協調銜接。如有涉及后續建設的內容,需留有接口
據小編了解,早在去年6月,北京城市副中心管理委員會、北京市規劃自然委與通州區政府公開向全球開展征集,對溫榆河和大運河副中心范圍內長約17公里,包含部分兩岸建筑、綠地、橋梁及公共空間等面積約11.66平方公里進行整體設計和景觀提升,結合大運河5A級景區建設,整合“三廟一塔”景區、運河公園、大運河森林公園等沿岸文化旅游資源。
規劃范圍:
西北至城市副中心邊界,東南至城市副中心邊界,以溫榆河和大運河北京城市副中心段為基礎,包含部分兩岸建筑、綠地及公共空間等,總面積約11.66平方公里。
研究范圍:
規劃范圍外直接影響濱水空間風貌的區域,總面積約21.27平方公里。研究范圍可根據方案分析需要適當擴大和調整。
重點地區范圍:
北至北關閘,南至運河東大街,總面積約106.63公頃,主要包含北運河運河廣場段、副中心站段、運潮減河段及上營段。
↑《全域博物館,全城入畫圖》方案截圖
此外,在近日舉辦的2021北京(國際)運河文化節開幕式上,《北京市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