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中央“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戰略支撐,加快建設科技強國”等部署要求,全面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強化涪陵對渝東北、渝東南的帶動功能,積極創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涪陵將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賦予的“三個重要、一個支點”定位,堅持走“科創+”“綠色+”發展路子,狠抓科創、綠色、城市三個發展能級提升,加快建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區域性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高地。
涪陵區圍繞構建“1+2+8+N”的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體系,升級建設國家級高新區,實質性推動慧谷湖科創小鎮建設。特開展重慶涪陵慧谷湖科創小鎮概念規劃方案暨首開區概念性建筑方案及設計單位(團隊)征集工作,征集具有前瞻性與創新性的設計方案,以統籌區域規劃、建設、管理,提升區域發展質量,同時征集優秀設計單位(團隊),參與后續相關設計工作。
慧谷湖(即水磨灘水庫)位于重慶市涪陵區馬鞍街道、李渡街道和義和街道,北靠風景優美的黃草山脈,南臨涪陵高新區,距重慶中心城區約50 公里。
本次設計空間范圍包括三個層次,一是研究范圍,為加強區域協同,統籌規劃實施,將毗鄰慧谷湖的黃草山區域、慧谷湖水體及周邊建設用地潛力空間納入研究范圍,面積約32平方公里。二是設計范圍,結合雙評價結果,在研究范圍內選取城鎮適宜建設區用地,面積約8.7平方公里用地進行概念規劃。三是首開區范圍約58.2公頃,對其中臨湖兩地塊約4.32公頃進行概念性建筑方案設計;對高速路口收費站造型及現狀功能用房進行改造設計;對高速下道口至臨湖兩地塊沿線景觀進行設計;對其余用地景觀進行協同設計(以上4項簡稱“首開區相關內容”)。臨湖兩地塊建筑主要功能為公共服務(包括展示、接待等)和研發中心。
慧谷湖科創小鎮在涪陵區的位置
設計范圍示意圖
本次工作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征集階段,第二階段為方案深化整合和深化設計階段。
(一)征集階段
(1)報名單位根據基礎資料,對慧谷湖科創小鎮概念規劃方案和首開區中臨湖兩地塊概念性建筑方案進行初步構思設計,形成草案。
(2)5家入圍單位負責對科創小鎮約8.7平方公里范圍進行概念規劃方案設計,并對首開區相關內容進行設計。概念規劃方案設計和首開區相關內容設計應進行投資估算,針對提交成果的經濟合理性進行分析。
(二)方案深化整合和深化設計階段
中選單位將負責完成概念規劃方案和首開區相關內容深化整合和深化設計,直至通過專業評審和規委會審議;首開區4.32公頃建筑和高速路收費站、功能用房(改造)方案深化至全專業初步設計深度,且達到“六閉合”要求(詳見附件5)及后續其他須配合的工作,確保方案能完整、順利地貫徹在最終落成的建筑中。
▼ 4. 主辦方及組織方
主辦單位:重慶市涪陵區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重慶市涪陵慧谷湖科創小鎮開發建設指揮部、重慶市涪陵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重慶涪陵慧谷湖科創小鎮開發公司籌備組
組織單位:重慶市城市規劃學會
重慶市城市規劃學會為組織單位,其經承辦單位確認發出的相關函件具有與其同等效力。
▼ 5. 征集流程
本次征集分為三個階段:公開報名、方案草案及設計單位(團隊)評選、方案設計及評審。
第一階段為公開報名。報名內容包含報名表、相關資質文件、主創設計師業績、團隊業績、方案草案等(詳見附件1)。
第二階段為方案草案及設計單位(團隊)評選。由評選委員會從有效報名的設計單位(團隊)中,評選出前15名優秀方案和設計單位(團隊)(含聯合體),未來可從中選擇設計單位(團隊)開展慧谷湖科創小鎮相關后續設計工作。前5名入圍開展重慶涪陵慧谷湖科創小鎮概念規劃方案及首開區相關內容設計,第6、第7名備選。
第三階段為方案設計及評審。入圍設計單位(團隊)須按《重慶涪陵慧谷湖科創小鎮概念規劃方案暨首開區概念性建筑方案設計征集書》要求,開展方案設計。由評審委員會從提交的有效方案中,評選出3個優勝方案,經有關決策程序最終確定1個中選方案。
▼ 6. 申請人資格要求
(1)申請人(含聯合體)須為獨立法人,須具有城鄉規劃甲級和建筑行業(建筑工程)設計甲級及以上資質,如采用聯合體形式報名,聯合體須具有上述資質。
(2)申請人為境外單位的,應在中國境內設有分支機構,須聯合國內具有上述資質的設計單位參與本次設計,同時境外單位在其所在國家或地區應具有合法營業范圍及相應設計許可。
(3)申請人須由負責方案設計工作的設計單位牽頭,聯合體成員不超過3家,聯合體合作方需簽署具法律效用的《聯合體協議》,并明確牽頭單位、本階段各方的團隊成員名單、分工以及工作比重等。聯合體成員不得再單獨或以其他名義與其他設計單位組成其他聯合體報名。
(4)設計團隊要求
主創設計師須為牽頭單位人員,從2010年1月至今須具有至少3項科技城(小鎮)或科創園區設計類似業績,須出席項目啟動會并參加現場踏勘以及匯報評審等會議。
▼ 7. 應征報名及資料提交
(一)征集文件的獲取
在中國招標網(https://zb.zhaobiao.cn/recommend_v_17647.html)、重慶市公共資源交易網(涪陵區)(https://www.cqggzy.com/fulingweb)上仔細閱讀和下載(任一網站均可)。不管下載與否都視為潛在應征人全部知曉有關征集過程和全部內容,由此產生的一切后果由應征人自負。
(二)報名資料
報名資料包括征集報名表、商業登記/營業執照、資質證書、法定代表人授權委托書、聯合體協議書、主創設計師業績介紹、團隊人員構成安排、概念規劃方案和首開區概念性建筑方案草案(每項3-5頁,主要闡述核心理念和初步形態構思)及其他有幫助的資料(如獲獎證明及榮譽等)等文件。
主創設計師業績介紹需提供3-5個由本人領銜的同類型設計項目業績資料,應包含:項目名稱、項目地點、項目規模、設計內容、主要設計人員、項目完成時間(正在進行的可備注為正在進行)、項目圖片(規劃設計圖或實景照片)以及相關證明材料(合同關鍵頁、中標通知書等)。業績資料若經核實非本人業績或其他內容存在虛假,主辦單位有權隨時取消參選資格或終止合同。項目業績資料應單獨整理成冊,可與報名資料一起裝訂。
(三)資料提交
遞交電子版報名資料截止時間為2021年12月6日16時00分(中國北京時間),送達紙質版報名資料截止時間為2021年12月7日16時00分(中國北京時間)。紙質版報名資料包括正本1份、副本7份,內容應與電子版完全一致,其中正本封面需加蓋聯合體各成員公章,副本可為正本復印件。
紙質版報名資料封面須蓋章,封面標注“重慶涪陵慧谷湖科創小鎮概念規劃方案暨首開區概念性建筑方案設計征集報名資料”和設計單位全稱。報名資料均采用A4規格,雙面裝訂。送達地址及收件人:重慶市渝北區銀樺路66號3號樓、黃先生(+86 18696652671)。
電子版報名資料應采用PDF或WORD等可編輯的文件格式,發送至2268574590@qq.com郵箱,郵件主題以“設計單位名稱—重慶涪陵慧谷湖科創小鎮概念規劃方案暨首開區概念性建筑方案設計征集”命名。
逾期送達或者未送達指定地點的報名資料,主辦方將不予受理。
▼ 8. 設計費或設計補償費
入圍的5家設計單位(團隊)提交的設計成果應滿足設計任務書要求,經評審委員會評審為有效成果的,將獲得相應的設計費或設計補償費。其中,中選方案的設計單位(團隊)獲得400萬設計費用(其中征集設計費150萬,深化整合設計費250萬)及首開區4.32公頃建筑、高速路收費站、功能用房(改造)設計合同(即:初步設計和滿足“六閉合”部分施工圖設計,設計深度的工作量雙方據實計算)及后續其他配合的工作,費用參照《工程勘察設計收費管理規定》(2002年修訂版)設計費用的80%執行;根據評審結果,作為優勝方案的2家設計單位(團隊),各獲得設計補償費人民幣130萬元,其余2家設計單位(團隊),各獲得設計補償費人民幣90萬元。
▼ 9. 時間安排
階 段 | 時 間 |
事 項 |
第一階段: 方案草案及單位(團隊)評選階段 |
2021.11.23 | 預公告 |
2021.11.29 | 正式公告 | |
2021.12.6 | 報名截止 | |
2021.12.8 | 方案草案及單位(團隊)評選會,確定入圍單位。發出邀請并發放電子版征集書,入圍單位簽署《參賽確認函》 | |
第二階段: 方案設計及評審階段 |
2021.12.10 | 啟動會,組織踏勘與答疑 |
2022.1.15 | 提交成果 | |
2022.1.17 | 征集方案評審會 | |
第三階段: 深化整合及深化設計階段 |
2022.1-2022.4 | 方案深化整合及深化設計(其中,2月底前完成首開區相關內容設計) |
注:以上時間為中國北京時間,受疫情影響,主辦單位可對活動具體時間節點作適時調整。
▼ 10. 聯系方式
聯系人:黃先生(+86 18696652671)、曹女士(+86 17782337792)
聯系地址:重慶市渝北區銀樺路66號3號樓
電子郵箱:2268574590@qq.com
▼11. 征集說明
(一)本次征集階段時長約36天;深化整合及深化設計階段時長約90天。(深化整合及深化設計階段時間可根據項目進度調整)
(二)主辦單位的日程安排時間均以中國北京時間為準。受疫情影響,主辦單位可對具體時間節點和會議形式作適時調整,并及時通知設計單位。
(三)獲得正式邀請函的設計單位(團隊)主創設計師與主要設計人員須親自參與啟動會現場踏勘、方案評審、深化階段主要會議的交流與匯報,并用中文進行匯報。請設計單位(團隊)根據各地區疫情防控要求提前作好相應準備。
(四)凡報名參加本次活動的設計單位(團隊),均被視為同意并接受本次活動規則以及各階段相應的文件及其補充(修改)文件和澄清文件之全部內容及條款。
(五)應征設計單位(團隊)聯合體需保證所有報名材料真實、合法和有效,并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六)設計單位(團隊)對其所提交的設計成果享有署名權,并在評選結果公布且經主辦單位同意后可通過傳播媒介、專業雜志、書刊或其他形式評價、展示其設計成果。
(七)設計單位(團隊)應保證提交的設計成果在中國境內及境外,沒有且不會侵犯任何其他人的知識產權(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權、專利權)或專有技術或商業秘密。設計單位(團隊)應保證,如果其設計成果中使用或包含任何其他人的知識產權或專有技術或商業秘密,設計單位(團隊)應已獲得權利人合法、有效、充分的授權。否則設計單位(團隊)因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或專有技術或商業秘密所引起的全部賠償責任應由自身承擔。同時,主辦單位還有權要求設計單位(團隊)退還全部設計費并索賠全部損失。
(八)主辦單位有權對設計單位(團隊)提交的設計成果印刷、出版和展覽,并可通過傳播媒介、專業雜志、書刊或其他形式評價、展示、宣傳設計成果。
(九)主辦單位有權后續使用設計成果,在本項目的深化整合時,既可以全部或部分使用設計成果的內容,也可以對設計成果進行修改。在主辦單位向設計單位支付設計費或設計補償費后,設計成果的使用和著作權歸屬于主辦單位,設計單位只享有署名權。
(十)各申請人參加本次活動產生的一切費用均自理。
(十一)活動解釋權:因對本次活動規則的有不同理解,本次活動的承辦單位享有解釋權。
附件1—征集報名表
附件2—商業登記/營業執照、資質證書復印件/掃描件(加蓋公章)
附件3—法定代表人授權委托書
附件4—聯合體協議書
附件5—慧谷湖科創小鎮建筑初步設計“六閉合”要求
附件6—慧谷湖科創小鎮基礎資料
附件7—報名材料模板.ppt
報名資料附件獲取:https://pan.baidu.com/s/136nWxA3E73rCsGBRehcjfA,提取碼:8p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