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彰顯城市個性,展示城市魅力,塑造城市形象,不斷提高遂昌對外影響力、美譽度和認知度,中共遂昌縣委宣傳部現面向全社會公開征集遂昌城市形象視覺系統設計方案,現將有關事項明確如下:
一、征集時間
從公告發布之日起,至2020年9月15日止。
二、征集范圍
面向全社會公開征集,具有專業設計能力的團隊、設計師及設計愛好者均可參加。
三、征集內容
1.遂昌城市形象Logo;
2.遂昌城市形象Logo應用方案不少于10種(其中商品類5種,政務類2種,外宣類3種)。
四、征集要求
1.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社會主流價值觀。
2.作品內容要準確把握遂昌歷史文化底蘊和現實時代特征,圍繞“萬物開源”城市內涵表述語為主題,反映遂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城市特征,彰顯遂昌城市品牌特色。
3.應用方案包括標識指示、徽章配證、對外宣傳、對外招商、公共交通、辦公用品、公益廣告、櫥窗展示、創意產品(農創、科創、文創)、會務場合等場景應用。
4.作品要求主題突出、特色鮮明,具有獨創性、藝術性與視覺感染力,便于識別、記憶和推廣,適合于各種介質的媒體上廣泛傳播。
5.應征者須提供遂昌城市形象Logo設計方案與10種應用方案,應征作品必須提交設計效果圖電子版(JPG文件,注明標準比例和標準色,清晰度不小于300dpi),并附上500字左右的內涵說明,簡述其創意構思及象征意義,另附作者簡介。
6.作品版面不得出現作者姓名或任何有關作者身份的圖標等。作者須完整保留原始文件,以便作品入圍后調用。
7.作品必須由參賽者本人創作或參與創作,未在國內外公開發表過,未參加相關比賽,且知識產權未移交他人。所有參賽作品不得侵犯他人知識產權,一經發現,將取消資格,如已發放獎金即原額追回。由此引發的糾紛,其法律責任均由參賽者承擔。
五、投稿方式
1.本次征集采取網上投稿方式進行,請投稿人將應征作品電子稿發送到郵箱413389332@qq.com,聯系電話:0578-8528172。
2.投稿請注明“遂昌城市形象征集”字樣。以單位名義投稿作品,需注明單位名稱、聯系人、聯系電話、通信地址等資料。個人投稿作品,需注明作者真實姓名、身份證號、單位、聯系電話、通信地址等資料。
六、評選獎勵
本次活動采取有獎征集形式開展,截稿后,中共遂昌縣委宣傳部將邀請相關專家進行評審,評選優秀應征作品若干件,每件獎勵人民幣1萬元;最終確定為遂昌城市形象標識的作品,獎勵人民幣6萬元。
七、特別聲明
1.應征作品應為原創作品,不得照搬或套用已有徽標創意,不得侵犯他人知識產權。凡有抄襲等侵權行為,均由應征者本人承擔相應責任。
2.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活動主辦單位對評選出優秀應征作品和最終確定為遂昌城市形象標識作品擁有使用權和所有權(包括對其修改、展示、出版等),獲獎者今后不得自行使用和轉讓第三人。
3.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歸中共遂昌縣委宣傳部。
中共遂昌縣委宣傳部
2020年8月21日
遂 昌 簡 介
遂昌,地處錢塘江、甌江源頭,全縣總面積2539平方公里,人口23萬。遂昌是浙江省重要的生態屏障地區,是華東地區生物多樣性關鍵區域之一,也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
遂昌生態環境優越,全縣森林覆蓋率達83.47%,居全省前列。擁有華東地區幾近唯一的原始森林——九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及全國最早以縣命名的森林公園——遂昌國家森林公園。縣域水質優良,城市地表水水質排名全省第二。境內地熱資源豐富,湖山溫泉單井日出水量全省第一。全縣負氧離子每立方厘米平均含量達到9260個,高出世界清新空氣標準6倍以上,環境質量指數和生態環境狀況指數位居全省前列。“山也清,水也清,人在山陰道上行,春云處處生”,400年前湯顯祖筆下的詩句正是遂昌原生態環境的生動寫照。
遂昌文化底蘊深厚,好川文化、湯顯祖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等爭奇斗艷。四千年前,勤勞樸實的先民在這里創造了“東方文明的曙光”——好川文化,好川遺址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江南第一礦”——遂昌金礦開發歷史悠久,留有自初唐以來千余年的豐富礦業遺跡。明萬歷二十一年至二十六年(公元1593—1598年),世界文化名人湯顯祖在此主政五年,寫就了不朽名著《牡丹亭》;湯顯祖親自傳授的“遂昌昆曲十番”傳承至今,被譽為“音樂的活化石”,已列入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班春勸農”重現四百年前明代鄉村農耕盛景,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遂昌旅游資源富集,擁有全國唯一的“金木水火土”五行旅游。金是中國黃金之旅——遂昌金礦國家礦山公園;木是南尖巖、神龍谷、千佛山、中國竹炭博物館等森林元素景區;水是湖泊、溫泉、瀑布和漂流等水體旅游資源;火是黨在遂昌建立了浙西南第一個支部、第一個縣委、第一支革命武裝,打響了武裝斗爭第一槍,劉英、粟裕在王村口建立了浙西南最重要的革命根據地,留下了許多紅色旅游遺址;土是遂昌率先把健康農業作為區域品牌來培育,創造了農村電子商務的“趕街模式”,鄉村休閑旅游發展走在全省前列。
近年來,遂昌縣堅定不移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生態發展道路,搶抓大花園建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山海協作升級版等戰略機遇,探索了全域旅游、健康農業、農村電商等一系列“遂昌模式”。依托獨特的自然稟賦和文化資源,積極培育旅游第一戰略支柱產業,先后打造了4處國家4A級景區和6處3A級景區,以及86個特色農家樂民宿村點,鄉村休閑旅游品牌初步打響,先后獲得了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省級美麗鄉村示范縣、省級全域旅游示范縣、省級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優秀縣等“金名片”。
站在新時代的歷史起點上,遂昌縣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模范踐行浙西南革命精神,用好跨山統籌、創新引領、問海借力“三把金鑰匙”,聚焦“一城五區”生產力布局,全力推進高質量綠色發展,揮灑“遂昌之汗”,落實“麗水之干”,增輝“麗水之贊”,努力打造全國“兩山”轉化的縣域樣板。
“萬物開源”闡述
從歷史情境看,“萬物開源”體現原生萬物、包容萬物。萬物皆有道,天地之道就是大自然的規律。原生萬物是遂昌自然資源稟賦之源,一切因原生態而生,一切又因原生態而興;包容萬物是遂昌多元文化齊鳴之因,彰顯開放、包容、大氣、自信、擔當的城市文明,是更高境界上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從現實情境看,“萬物開源”體現激活萬物、創新萬物。萬物可編輯,雖非我所有,但可為我所用。激活萬物是當下遂昌發展的不懈追求,就是要以激活各類要素來激活人、激活山水、激活產業;創新萬物是遂昌最重要的發展內核,就是要堅持換道超車理念,形成持續創新的開源生態,打造更多獨具遂昌特色的創新經驗和創新成果。
從未來情境看,“萬物開源”體現聯通萬物、共享萬物。萬物要共享,這是我們追求的終極目標。聯通萬物即互聯網、物聯網、時空網“三網融合”的多維場景,通過乘“云”而上、借“智”而為、順“數”而行,挖掘數字經濟這座新的“金礦”,促進產業鏈、信息鏈、價值鏈等全方位深度融合;共享萬物即打造在地居民和外來賓客“主客共享”的理想空間、夢想家園,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精致繪就一幅“繁花似錦、繁星閃爍,創新涌動、人才涌流,萬物開源、萬象更新”的現代版“遂昌山居賦”,真正成為“重要窗口”里的最美窗花。
https://mp.weixin.qq.com/s/g4VnjGNAxHf8Ec5s9H5dD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