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旗、校歌、吉祥物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體現學校特色、凝聚人心,振奮精神的載體。為進一步彰顯我校獨特的辦學文化,增強師生的集體榮譽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凝煉黃外師生共同的文化價值認同,建設體現黃外特色的學校文化,現面向全國對校旗、校歌、吉祥物進行征集活動,具體說明如下:
2021年10月25日——2021年11月25日
黃外翰林實驗學校全體學生及家長,支持學校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均可參與,同時也歡迎曾承擔過各大院校相關設計的專業設計公司參與。
1.作品應為平面設計,要緊扣黃外翰林實驗學校“全能教育”主題。
2.具體說明:
(1)校旗設計以學校LOGO為載體,個性鮮明,構圖新穎,圖形緊湊、美觀,線條清晰,圖文結合,識別性強,寓意深遠;
(2)校歌要蘊含黃外育人特色,節奏明快,韻律優美;
(3) “吉祥物”形象要求創意新穎、活潑可愛、色彩明快、構思巧妙、寓意深刻,不僅要與黃外翰林實驗學校特色相結合,更要展現新時代青少年積極陽光,奮發向上的精神。
3.作品可以手繪(A4紙掃描版)和電子稿形式提供。電子稿包括:
(1)高清晰度彩色設計稿(A4紙張規格,jpg格式);
(2)設計源文件(ai/psd/cdr等格式);
(3)WORD格式的創意理念文字說明(闡述構思及象征意義)。
來稿請注明作者單位(學校)、姓名、年齡、手機等聯系方式。
郵箱:
HuangWaiHanLin@163.com
聯系電話:
13826000656(微信同號)
13822130832(微信同號)
1.學校將組織專家進行評審,評選出金獎1名,獎金壹萬元;銀獎2名,獎金捌仟元;銅獎5名,獎金伍仟元。以及最佳創意獎、最佳設計獎、最佳表現獎三個特別獎項,獎金各貳仟元。評獎結果我們會在截稿后的第15個工作日在公眾號發布并頒發獲獎證書;
2.作品一經采納,獲獎作品將被陳列于黃外翰林實驗學校校史館,作者將被記入學校發展史冊。
1.投稿作品必須為未公開發表過的原創作品,作品如涉及抄襲等侵權行為由作者本人承擔法律責任;
2.作品經評獎入圍或采用,其相應著作權、修改權、使用權歸學校所有;
3.投稿作品恕不退回,請作者自留底稿。
朋友們
我們期待著你的創作
快把你的作品發給我們吧!
本活動的最終解釋權在法律允許范圍內歸黃外翰林實驗學校所有。
辦學理念:幫助每一位師生成為更好的自己
辦學目標:廣州知名 從化一流
辦學愿景:學生成人成才,教師成長成功,學校成事成名
辦學特色:全能教育
培養目標:全面發展 知行合一
校 訓:我能行 我努力 我成功
校 風:知書明理 擔當有為
教 風:真情動人 廣博精專
學 風:勤勉樂學 善思篤行
學校位于從化中心城區,毗鄰從化中學,文化底蘊深厚,地理位置優越,學習生活便利,是學生精神成長與快樂學習的理想之地,是教師愉悅工作和發展的理想家園。學校分設初中部、小學部,全部采用小班化教學。學校各項設施設備均按廣東省一級學校的標準配置,四棟教學樓建有專用課室和功能場室110多間。學校大力打造智慧型校園,開通了中國教育專網,中國移動的5G網絡直通學校每間課室和功能場室,校內閉路電視系統、廣播系統、安全監控系統、多媒體教學系統完備,報告廳、多功能錄播廳以及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生物實驗室、圖書館、電腦室、書法室、史地室、美術室、音樂舞蹈室等一應俱全。學校體育設施齊備,建有300米環形跑道運動場、足球場、籃球場、羽毛球場、兵乓球場;有單杠、雙桿、爬桿等各類體育健身器械。學校在校園環境建設、學生培養模式、教師專業發展、校本課程研發、國際國內交流、師生服務保障等方面均吸取融合了中西教育思想的精髓。
黃外翰林實驗學校與湖北省黃岡市質量最好的初中黃岡市外國語學校協作辦學,共享黃岡優質教育資源。校長是享受湖北省政府津貼的教育專家、二級教授,原湖北第二師范學院教師發展中心主任譚細龍先生。學校選聘的教師團隊全部是來自全國各地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構成以金牌教練、骨干教師為核心,老中青結合的優秀教師團隊。
學校共開設上百門校本特色課程,以滿足學生身心素質、藝術素養、文化底蘊、運動技能、創新能力、合作精神和社會適應能力發展的需要,力求促進學生個性品質的健康發展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全能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全面能力,關注學生能力發展全過程的教育。“全能教育”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為培養體育、德育、美育、智育、創造教育、合作教育、心理教育、生活教育等方面全面發展的健康尚德、善思篤行、活潑儒雅的公民打下堅實基礎。
“全能教育”理論認為,學生在不同年齡階段其能力發展的側重點不同,教育要遵循學生不同年齡階段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有針對性地施行。由此,我們分別從培養目標、教育內容、實施途徑、保障制度、激勵措施五個方面構建了“全能教育”“體、德、美、智、創、合、心、生”八個方面的教育內容和實施體系。
黃外翰林實驗學校“全能教育”辦學理念是由我校校長、二級教授、湖北省政府專項津貼專家譚細龍先生提出的。“全能教育”理論認為,學生具有各方面能力的潛在基礎,教育的主要作用是喚醒學生的潛能、發展學生的能力,由此提煉出“全能教育”“遵循學生天性,發展學生能力”的核心理念和下列理念體系:
一個目標:為培養全面發展的健康尚德、善思篤行、活潑儒雅的公民打好基礎。
二個重點:喚醒學生潛能,發展學生能力。
三條途徑: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陶冶。
四大陣地:課堂教學、課外活動、興趣社團、社會實踐。
五大行動:強身健體、孝親尚德、發明創造、琴棋書畫、經典誦讀。
六個學會:學會健體、學會交往、學會審美、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生活。
七大實踐:社會交往實踐、家務勞動實踐、社區服務實踐、生活技能實踐、探究學習實踐,科技制作實踐,體美技能實踐。
八項能力:健體能力、交往能力、審美能力、智慧能力、創造能力、合作能力、自控能力、生活能力。
完
來源 | 黃外翰林實驗學校
編輯 | 阿蕉
責編 | 雯雯
總編輯 | KAYA
攝影 | Dittippp
法律顧問 | 張志偉律師 13926235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