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漢理工大學基本情況
武漢理工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首批列入國家“211工程”和“雙一流”建設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運輸部等部委共建高校。學校辦學歷史起源于1898年建立的湖北工藝學堂,辦學125年特別是近70年來,學校共培養了60余萬名高級專門人才,是教育部直屬高校中為建材建工、交通、汽車三大行業培養人才規模最大的學校,已成為我國“三大行業”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
學校經過長期的育人實踐,形成了特色鮮明的辦學思想體系:構筑了“建設讓人民滿意、讓世人仰慕的優秀大學”的大學理想,鑄就了“厚德博學、追求卓越”的大學精神,確立了“育人為本、學術至上”的辦學理念,樹立了“實施卓越教育、培養卓越人才、創造卓越人生”的卓越教育觀。學校致力于為社會培養一代又一代以智慧引領人生、具有卓越追求和卓越能力的卓越人才。
二、襄陽示范區基本情況
2019年11月襄陽市人民政府、武漢理工大學簽署共建武漢理工大學襄陽示范區合作協議;2022年7月襄陽示范區正式開園運行;探索建設在全國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新模式、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培養新方法、產教融合新路徑;實現雙方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合作共贏,創新產、學、研、用為一體的人才培養新平臺,破除人才培養、使用、服務、激勵等方面的體制機制障礙,助力襄陽成為引領漢江流域、輻射南襄盆地、帶動“襄十隨神”城市群高質量發展的區域性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
襄陽示范區位于襄陽市東津新區鹿鳴路101號,占地總面積600畝,建筑面積30萬㎡,建設有校企合作與科技成果展示中心、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國際學術交流中心、科教融合中心、圖書館、公共教學樓、綜合管理服務中心、教師公寓、學生宿舍、食堂、體育場、體育館等。襄陽示范區秉承“綠色、智慧、創新、文化”發展理念,以服務新材料、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汽車、化工等支柱產業為目標,努力打造成為具有全國示范引領作用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基地、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高水平基地。
三、征集時間和范圍
1.征集時間:2023年3月20日-4月30日
2.征集范圍:武漢理工大學師生、關心和支持襄陽示范區建設的社會人士
四、應征作品設計要求
1.LOGO(標識)設計主題突出,包含中文“武漢理工大學襄陽示范區”,英文“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ANGYANG DEMONSTRATION ZONE”要素;
2.符合國家法律、社會公德等相關要求和規范,不得帶有封建、不健康及宗教色彩,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權和名譽權;
3.體現武漢理工大學歷史底蘊和文化特色,彰顯學校特色鮮明的辦學思想體系;
4.設計創意新穎,具有獨特的藝術構圖表現手法,圖案清晰流暢,寓意貼切,有強烈的時代感和視覺沖擊力;
5.色彩要簡明大方,使用彩色圖案設計,并能以不同的比例尺寸顯示;
6.LOGO (標識)設計圖應附300字左右設計創意文字說明,設計圖中應包含2~3個衍生產品應用示例(如徽章、筆記本、工作牌、海報等)。
五、征集說明
1.應征作品是作者按照本通知的要求獨立或團隊創作完成的原創作品,此前未以任何形式公開發表或展出,如發現有抄襲、模仿他人作品,侵犯第三方的任何著作權、商標權等合法權益的,其法律責任由侵權者承擔;
2.應征作品頁面尺寸統一為A4規格,JPG格式圖片,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允許一個作者(團隊)投多個設計方案(不超過3個);
3.作者需填寫《武漢理工大學襄陽示范區LOGO(標識)作品征集表》(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獲取),作者手寫簽字后掃描提交,如作品為團隊創作,團隊全體成員均需簽字。應寫清楚作者姓名、單位、詳細聯系地址、聯系電話等個人信息,還應包含LOGO(標識)設計圖、效果圖、設計創意說明、衍生產品應用示例等;
4.應征作品投稿至lld201109@126.com ,或紙質版郵寄至:湖北省襄陽市東津新區鹿鳴路101號武漢理工大學襄陽示范區,聯系人:李老師(電話:郵編:537134)。
六、評選辦法及獎項設置
1.襄陽示范區管委會成立評審組,對征集作品進行鑒別、評議,遴選優秀作品;
2.對評審組評選出的優秀作品進行公示,廣泛征求意見并對設計方案進一步篩選和優化;
3.襄陽示范區管委會對設計方案進行審議后公布實施;
4.本次征集活動設立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6項,鼓勵獎若干,獲獎者由襄陽示范區管委會統一頒發證書并給予獎勵或獎品;
5.獎金設置:特等獎10000元/項,一等獎5000元/項,二等獎2000元/項,三等獎1000元/項。
七、注意事項
1.凡投稿作品視為作者同意并接收本通知內容,應征作品著作權及商標申請權歸襄陽示范區所有;
2.襄陽示范區管委會保留本次活動最終解釋權。
https://mp.weixin.qq.com/s/JVJ7PZmvbsHO6KrmiLEo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