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生態科普,是提升全民生態文明素養的重要途徑。為深入傳播生態科學理念,提升公眾的生態環保意識,吸引青少年熱愛和投身生態保護事業,我們特公開征集生態科普吉祥物設計方案。我們希望通過富有創意與科學內涵的吉祥物形象,進一步拉近公眾與生態科技的距離,為共建美麗中國、推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不斷匯聚生態環境科技力量。
0
1
征集對象
本次活動面向社會征集。
0
2
征集作品要求
(一)提交內容:《吉祥物電子設計稿》+《生態科普吉祥物設計征集活動回執表》(回執表內包含著作權轉讓承諾函),回執表詳見附件。
(二)設計要求:獨創性,吉祥物設計應具有獨特的創意和新穎性,避免與現有吉祥物形象雷同,從生態科普的角度出發,以獨特的視角和元素進行創作;和諧統一,設計作品在色彩、形狀、比例等方面應體現生態科學的特點,保證和諧統一,給人以舒適、美觀的視覺感受,作品應具有較強的辨識度和記憶度,便于公眾識別記憶;親和可愛,吉祥物形象應親和可愛、富有美感和動感,能夠吸引公眾的目光并激發他們的喜愛之情。形象可以是動物、植物、人物等卡通形象,也可以是其他具有象征意義的圖形或符號;中英文對照名稱,吉祥物名稱需為中文和英文對照,應寓意鮮明、簡潔響亮、上口易記。
(三)電子設計稿格式:尺寸,A4大小,白底彩色;分辨率,不低于300dpi;格式,JPG,需附帶色值、字體、字號等的標注;視圖,需要提供完整的正視圖、左視圖、右視圖、后視圖。
0
3
征集時間
本征集通知發布之日—2024年9月30日。
0
4
提交方式
投稿作品須在本通知要求的截止日期前提交,郵件標題:作者姓名+中國生態科普吉祥物征集。請將電子設計稿與回執表壓縮為一份文件后以附件形式(命名為“作者姓名+生態科普吉祥物征集”)發至活動郵箱:zhonghuaneco@163.com。
0
5
評審
1、大眾票選入圍佳作;
2、專家評審+大眾投票,評選一等(1名)、二等(3名)、三等獎(若干名)。
本次比賽將與中國生態學學會第六屆“關注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生態科普作品大賽共同頒獎。
0
6
注意事項
1、每個參賽作品需填寫一份回執,注明作品名稱,附簡要的作品說明,以及作者姓名、身份證號、單位和詳細聯系方式,同件作品可有多名共同創作者。回執表中所有信息需由應征者正確填寫并親筆簽署;應征者為機構的,需由授權代表簽署并蓋機構公章;如應征者為集體,所有應征者必須共同簽署回執表。《作品電子設計稿》與《回執表》2項文件為一套完整的應征材料,如缺少其中任何一份文件,應征作品會被視為無效作品,不能參加本次征集活動的評選。同一位應征者可以投稿多項征集內容,但每項征集內容都須提交一套完整的應征材料。
2、參賽科普作品為原創作品,無知識產權爭議,且之前未公開發表,嚴禁冒用他人作品,如發現有上述情況者將取消其參賽和評選資格。
3、設計作品具有抄襲嫌疑,主題明顯偏離科學意識、科學常識,以及內容消極、明顯違反法律與公序良俗的作品將不被接收。
4、本次大賽評選出的獲獎作品將被視為應征者受主辦方委托創作的作品,該作品的著作權等知識產權完全歸主辦方所有;設計作品一經提交,即視為作者認可并同意該知識產權條款。中國生態學學會獨家擁有獲獎作品包含但不限于使用權、發表權及改編權等權利在內的完整著作權,有權將其用于相關文創產品、畫冊、展覽及宣傳推廣活動等。應征者不得擅自發布、改編、使用獲獎作品或將該作品及其權利轉讓給第三方。未公布獲獎作品期間,不能將投稿作品用作其他途徑。
5、參賽作品的申報材料一律不予退還,參賽者請自行備份。參賽者在參選及領獎過程中產生的一切費用自理。
6、本活動解釋權歸中國生態學學會所有。任何與本次征集活動有關的未盡事宜,均由中國生態學學會進一步制定相關規定或進行解釋。
0
7
聯系方式
征集活動聯系人:鐘寰
電子郵箱:zhonghuaneco@163.com
中國生態學學會
2024年6月3日
附件_生態科普吉祥物設計征集活動回執表.docx
https://mp.weixin.qq.com/s/KFmiASQ19HgLgOrk4krGg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