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于2023年2月24日批復《廣州南沙科學城總體發展規劃(2022-2035年)》,廣州南沙科學城國際創新創業社區是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承載區,依托大灣區科研資源優勢,聚焦海洋、能源、信息等前沿領域,致力于打造世界級科技創新平臺。
為高質量貫徹《南沙方案》、以國際化視覺傳遞“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灣區精神、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廣州南沙科學城品牌形象,現公開征集廣州南沙科學城國際創新創業社區形象標識(LOGO),以國際化視覺符號傳遞科學城的創新基因與未來愿景,助力提升區域品牌影響力與國際認知度。
一、征集內容
廣州南沙科學城國際創新創業社區
形象標識(LOGO)
入選LOGO將廣泛應用于以下場景:官方文件、宣傳資料及國際交流活動,廣州南沙科學城范圍內的導視系統、公共設施及文創產品、官方網站、新媒體平臺及數字化傳播媒介、其他與科學城品牌形象相關的衍生領域。
二、征集時間
即日起至2025年5月27日23:59
注:以郵件送達時間為準,逾期無效。
三、征集對象
誠邀全國設計機構、高等院校及個人創作者踴躍投稿
四、主辦方
廣州市南沙新區產業園區開發建設管理局
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五、征集內容及要求
(一)
作品設計要求
1、核心定位
設計作品需緊扣南沙科學城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承載區的戰略定位,突出“科學發現、技術創新、成果轉化、人才集聚”的發展理念,融合海洋經濟、綠色生態、國際化合作等特色要素,展現“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開放格局。
標識需簡潔大氣、富有科技感與未來感,具備高度辨識度與傳播力。
2、構成要求
作品需由中英文及圖形設計組合而成。
中文官方表述為“廣州南沙科學城國際創新創業社區”,英文官方表述為“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munity of Guangzhou Nansha Science City”。
應征者需注意字體設計過程中的版權問題。
3、提交要求
一組完整的設計作品應至少包含1張LOGO設計圖和一份設計說明,可根據需要提供LOGO與衍生應用設計的效果圖。場景化應用設計延展兼具充足的形象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適用于整體形象組合及多種應用,如城市家具小品、建筑外觀、展會展覽、路牌標志、宣傳資料、數字媒體等其他衍生產品。
(二)
作品提交要求
1、應征作品及《報名表》《參賽承諾函》(詳見附件3)請發送至郵箱:gzsznj0101 163.com。
郵件命名為:“廣州南沙科學城國際創新創業社區形象標識LOGO征集+姓名+聯系電話”。
每提交一份設計方案須同時提交報名表和參賽承諾函各一份,個人投稿的由應征者正確填寫并親筆簽署;應征者為機構的,由授權代表簽署并加蓋機構公章;集體創作的,所有創作者必須同時署名。
報名表格以及參賽承諾函已附文末。
2、每位應征者最多提交3組作品。如多次提交,以最后提交的最新3組作品為準。作品需為原創且未公開發表,不得侵犯第三方知識產權。
3、形象標識(LOGO)作品尺寸為A4 210mm×297mm、分辨率不低于400DPI;
其他圖片文件格式:JPEG、PNG、PDF等;
分辨率和尺寸:400DPI,3M以內。
4、形象標識(LOGO)需提交一份A3的橫式排版文件,呈現LOGO、應用延展圖(如有)及設計說明。作品圖片上任何地方均不能出現任何作者或參與機構的相關信息。
六、獎項設置
1、優勝獎(1名):獲3萬元人民幣+獲獎證書,作品署名權。
2、入圍獎(4名):獲5000元人民幣+獲獎證書。
3、網絡人氣獎(5名):獲2000元人民幣+獲獎證書。
注:以上獎金為稅前金額,獲獎者需自行承諾按照相關國家(包括但不限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及相關地區的法律規定納稅;獲獎作品著作權(優勝獎作品署名權除外)屬于主辦方。
七、作品評選
為規范廣州南沙科學城國際創新創業社區形象標識體系評選工作,保障評選的權威性、專業性與國際化,遵循“公平、公正、公開”原則,特成立“廣州南沙科學城國際創新創業社區形象標識logo征集專項評審委員會”。評審委員會由南沙區政府代表、高校設計領域專家、文化界知名人士共同組成,負責制定評審標準、管理專家庫、組織評審及最終審定獲獎名單。(詳見附件1)
本次評選分為5個階段:
(一)初評
初評時間:2025年5月28日
評審委員會依據評審標準,從投稿作品中選出20件作品,進入復評階段。
(二)復評(網絡投票)
初評后,20件進入復評的作品將在“南方+”APP公示,并進行公眾投票,按票數排名評選網絡人氣獎5名。
投票時間:2025年5月29日-5月30日
注:如有惡意刷票行為,一經查實,主辦方有權取消作品投票成績。
(三)終評
評審委員會于2025年5月31日依據評審標準,對進入復評的20件作品進行線下封閉評審,經評審委員會商議后提報獲獎建議名單(含1名優勝獎,4名入圍獎)。
(四)公示
公示時間:2025年6月1日-6月5日
公示期內將在“廣州南沙產業園管理局”微信公眾號公布獲獎名單并展示獲獎作品,包括1名優勝獎,4名入圍獎,網絡人氣獎5名。公示期為5天。
(五)頒獎
公示結束后五個工作日內,對獲獎者頒發證書及獎金。
八、注意事項
(一)獲獎前,擬獲獎作品的作者應與主辦方另行簽訂著作權轉讓協議,著作權(優勝獎作品署名權除外)歸主辦方所有,主辦方有權決定是否最終使用,有權要求作者或委托第三方對獲獎作品進行修改,有權決定獲獎作品的使用場合、使用方式和使用時間,并可授權任何實體使用。除獲獎獎金外,不再支付給作者其他費用;
(二)主辦方不承擔參選作品因侵犯他人知識產權而導致的任何責任,相關責任由參評者承擔;
(三)獎金個稅由獲獎者自理;
(四)應征者應自行保留源文件,如進入獲獎名單不能提供源文件,則視為廢稿;
(五)凡應征者,均視為同意并遵守以上各條規定。
(六)主辦方保留活動最終解釋權。
九、活動咨詢電話
王小姐:020-39910439
相關附件可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
慶盛樞紐區塊介紹
廣州南沙科學城國際創新創業社區規劃位于廣州市南沙區東涌鎮慶盛樞紐區塊,是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和大灣區東西岸交匯之地。廣州南沙科學城國際創新創業社區按照“一體兩翼三支點”空間布局思路規劃建設,圍繞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以及南沙國家級自動駕駛和智慧交通示范區等重點項目,該區域將進一步構建科創教育的核心區域。
?上下滑動查看詳情?
政策疊加效應顯現
開發機遇空間廣闊
1.2022年國務院印發《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
《南沙方案》將南沙確立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實施范圍為廣州市南沙區全域,總面積約803平方公里。按照以點帶面、循序漸進的建設時序,以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南沙片區的南沙灣、慶盛樞紐、南沙樞紐3個區塊作為先行啟動區,總面積約23平方公里。充分發揮上述區域依托交通樞紐快捷通達香港的優勢,加快形成連片開發態勢和集聚發展效應,有力帶動南沙全域發展,逐步構建“樞紐帶動、多點支撐、整體協同”的發展態勢。
2.2023年廣東省政府批復《廣州南沙科學城總體發展規劃(2022—2035年)》
南沙科學城規劃面積99平方公里,位于廣州市南沙區,毗鄰港澳,是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和大灣區東西岸交匯之地。南沙科學城按照“一體兩翼三支點”空間布局思路規劃建設,按照“一核三圈”虛擬空間布局思路構建粵港澳大灣區全球合作創新網絡。其中慶盛樞紐片區作為南沙科學城的“兩翼”之一,重點建設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和粵港澳科技創新園。
區塊地理位置
慶盛樞紐區塊,即“廣州南沙科學城國際創新創業社區”,位于東涌鎮,東至小虎瀝水道,南至廣深港客運專線,西至京珠高速,北至沙灣水道,總占地面積約為8.6平方公里,處于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人字形”交匯點。區塊作為《南沙方案》確立的三大先行啟動區之一,享受“雙15%”等稅收優惠政策,依托交通樞紐快捷通達香港的優勢,加快形成連片開發態勢和集聚發展效應,坐擁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等重大戰略機遇平臺,將充分發揮“未來城市”實證技術集成示范區作用,打造具備世界水準、灣區特色的“先行示范引領地”。
區塊定位及規劃結構
慶盛樞紐區塊定位為“粵港樞紐創新城區”(粵港智慧產業創新合作區),重點發展科教研發、智慧交通、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商務服務等新興產業。目前,慶盛樞紐區塊正按“北研、南創、西城、東產、中核”的空間結構推動規劃建設。
片區規劃常住人口7.3萬、總建設量約1200萬平方米,未來將打造成為大灣區重要的科創樞紐新城、粵港深度合作的精致城區和南沙科學城北組團產業中心。
其中,2021年,全國兩會提出進一步加強粵港合作需求,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率先提出在南沙慶盛謀劃粵港深度合作試驗區,作為粵港合作主力區,其中港式社區是推動合作區全面開發建設的先導項目。港式社區愿景定位,即營造“港人熟悉,國際一流”的空間場所,吸引高端人才集聚創業,加強香港青年身份認同,實現“工作-生活-娛樂”無邊界,粵港互融一家親的空間氛圍。
供稿處室及通訊員:技術管理部
出品:廣州南沙產業園管理局
https://mp.weixin.qq.com/s/2O_6fX1vxVbhXZeOmCCY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