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交通運輸”組合視覺符號標識(Logo)邀您來設計,最高獎1萬元!
快來投稿
一、征集內容
為全面展現福建省公路水路事業發展的新成就、新形象,圍繞“福建交通運輸”+“福路”“福港”“福運”組合設計視覺符號標識(Logo),形成省內綜合交通運輸以及公路、港口、運輸領域統一風格的系列福文化展示標識,運用于平面、立體或電子媒介等。
二、組織機構
主辦方:福建省交通經濟科技信息中心
承辦方:人民網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
三、征集對象
活動接受全國設計師、設計團隊和社會公眾實名參加。應征作品可以個人或單位名義提交,如無特別說明,主辦方默認提交人為作者,每個設計單位和個人最多可投稿3套設計方案。
四、征集時間
2025年6月19日-2025年7月30日24時截止(以電子郵箱收到日期時間為準),逾期提交不具有應征資格。
五、征集及參賽要求
(一)設計主旨與核心理念
組合Logo應圍繞福文化創意,重點突出福建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特色及“福路”“福港”“福運”元素,體現民生、產業、科技、綜合立體交通及可持續交通等內涵,做到主題鮮明、構思新穎、內涵豐富,具有視覺沖擊力和直觀的整體美感,辨識度高,便于識記,且易于傳播推廣。應巧妙融合以下關鍵元素:
民生元素:體現交通服務人民、便捷出行、連接萬家的根本宗旨。
產業元素:展現公路水路作為經濟發展“先行官”、支撐產業鏈供應鏈暢通的重要作用。
科技元素:融入智慧交通、大數據、人工智能、新基建等現代科技特征,體現創新驅動與未來感。
綜合立體交通元素:融合公路、港口、道路水路運輸、城市公交、地鐵等元素設計,體現綜合立體交通元素。
可持續交通元素:融入福建綠水青山或綠色低碳交通理念,彰顯可持續發展。
福建特色:可結合福建獨特的地理特征、文化符號或代表性交通設施等進行藝術化表達。
創意新穎,辨識度高:構思獨特,寓意深刻,避免雷同。設計需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直觀的整體美感,易于識別、記憶和傳播。
應用性強,適應廣泛:Logo需具備良好的延展性和適應性,確保在不同媒介和應用場景下均能保持良好效果:
1.平面應用:如名片、宣傳冊、展示牌等;
2.立體應用:如空間標識、建筑標識、車輛涂裝、獎杯獎牌、服飾用品等;
3.電子媒介:如網站、APP、社交媒體、PPT、視頻、電子屏等,需考慮動態呈現的可能性(如有)。
*設計應易于進行數字化傳播和再創作。
(二)設計規范與技術標準
1.格式與精度
提交作品需為PNG或JPG/JPEG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 dpi(像素/英寸);作品繪制于A4幅面(210mm×297mm)白底上;文件大小不低于10MB,確保細節放大后仍清晰可見。
2.作品呈現
設計稿需清晰展示LOGO的標準圖形、標準字體(中英文全稱/簡稱/組合);必須標注LOGO的尺寸、比例、標準色彩(需提供CMYK、RGB、Pantone色值)及其應用規范說明;可輔以簡要的設計理念說明(300字以內),闡述構思、元素象征及寓意。
3.源文件要求(后續提供)
作者必須保留可用于印刷及各類媒體傳播的高精度設計原文件(如矢量格式的AI、CDR文件或分層可編輯的PSD文件);位圖源文件需保證300dpi分辨率以上;獲獎者需在指定時間內按要求提交源文件,用于后期深化設計、宣傳推廣及各類載體制作。
(三)投稿文件格式要求
在設計稿(效果圖)左上角清晰標注“福建省交通運輸廳LOGO征集”字樣。
在設計稿(效果圖)右下角設置獨立信息欄,包含以下作者信息:
①作者姓名(或團隊名稱)
②所在單位/機構(如有)
③詳細通訊地址
④聯系電話
⑤電子郵箱
⑥身份證號碼(個人)/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機構)
(注:上述個人信息僅用于評選聯系與核實身份,活動組織方將予以嚴格保密)
六、報名及投稿方式
關注“福建交通”微信公眾號,發送關鍵字“報名”(若已是“福建交通”微信公眾號粉絲,則直接發送關鍵字“報名”),獲取報名及投稿方式。
七、評選方法及獎勵設置
主辦方將組織作品評選委員會對應征作品進行初評,于8月選出不少于5幅作品進行網絡投票,征集全社會公眾意見,并將投票結果作為重要評選參考依據進行復評,選出至少3幅最終入圍作品。評選委員會有權根據應征作品整體水平決定入圍數量。
評選委員會組織專家小組對修改后的作品進行終評,最終確定:優勝獎1名,發放獎金10000元(人民幣壹萬元);優秀獎2名,各發放獎金3000元(人民幣叁仟元)。獎金含個人所得稅,獲獎者需按國家有關規定自行納稅。投稿人在應征過程中產生的一切費用由其自理。
獲獎作品的作者在領取獎金前需與主辦方簽訂版權轉讓協議。獲獎者如未在主辦方通知的指定時間內簽訂協議,視為自動放棄獲獎資格及獎金,主辦方有權依據評選委員會確定的排名順序,通知下一順位作品作者遞補獲獎資格并簽訂協議。最終評選結果將通過“福建交通”“觀八閩”等微信公眾號以及新聞媒體平臺公布。
八、征集聲明
(一)應征作品須為原創設計作品,且未以任何形式發表過,并對作品的整體及局部均擁有獨立、完整、明確、無爭議的著作權。作品或創作素材不得侵犯第三方的任何合法權益,不得違反相關法律法規,不得含有任何涉嫌民族歧視、宗教歧視以及其他有悖于社會道德風尚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取消參評資格。如應征作品涉及知識產權糾紛等法律問題,由作者自行承擔一切責任。
(二)與已發表的作品相同或近似的、曾經參加過其他設計競賽或為第三方服務設計的作品不得參賽。
(三)本次活動不收取任何費用,所有來稿一概不予退還。凡入圍作品,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和投稿人的承諾,其著作權(署名權、所有權、使用權、修改權、組合權、傳播權等)歸主辦方永久所有。未經主辦方同意,包括作者在內的任何人均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入圍作品。主辦方有權對入圍作品作任何形式的修改而無須征得作者的同意。
(四)凡投稿者,即視為其已全面了解并接受本次活動規則,自愿受其約束。對本規則產生的任何疑議及與本次活動有關的任何未盡事宜,主辦方均擁有最終解釋權。
https://mp.weixin.qq.com/s/AdtWpjZfqh5YDpPTuneA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