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孕育萬物的搖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根基。6月25日全國土地日到來之際,長壽區規資局攜手區融媒體中心、重慶陽鶴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重磅推出“6?25土地日”隨手拍活動,邀你用鏡頭記錄身邊與土地相關的精彩瞬間,共同為土地保護發聲!
活動主題聚焦土地之美,共護資源之基
活動時間軸作品征集:6月23日-7月8日(用鏡頭捕捉土地故事,別錯過投稿時間哦)
網絡評選:7月9日-7月17日(全民投票,選出你心中的土地之美)
評委評選:7月17日-7月24日(專業評審團嚴格打分,公平公正)
結果公布:7月25日-7月29日(見證優秀作品誕生,誰將脫穎而出?)
拍攝方向指南,四大主題等你探索1.耕地保護類
拍下金黃的麥田里農民彎腰耕作的身影、高標準農田里整齊的田壟、田間地頭的灌溉設施……讓每一寸耕地的生機與保護成果,通過鏡頭被看見。
示例:晨曦中,長壽區某農田里農戶正播種玉米,汗水滴入黑土,展現“耕地是糧食安全的命根子”。
2.節約集約用地類
城市中拔地而起的生態寫字樓、工業廠房里高效利用的空間、老舊小區改造后新增的公共綠地……用畫面詮釋“向土地要效益”的智慧。
示例:長壽經開區某工業園,多層廠房錯落有致,無人機視角下土地利用率一目了然。
3.土地生態修復類
曾經荒蕪的礦山披上綠裝、廢棄魚塘變身濕地生態公園、石縫中長出的新綠……記錄土地從“傷疤”到“風景”的蛻變。
示例:長壽某廢棄礦區經修復后,如今植被覆蓋率超80%,白鷺在池塘邊棲息。
4.土地文化傳承類
青磚灰瓦的古村落、承載鄉愁的老土地廟、犁耙鋤頭與稻田的合影……讓土地成為文化記憶的載體,講述歲月里的故事。
示例:云臺鎮某古村落,百年黃葛樹下,老人用傳統農具翻整菜地,傳承農耕文明。
參與方式超簡單,三步搞定拍攝設備:手機、相機不限,隨手記錄身邊的土地瞬間。
文字說明:附50-100字說明,注明“拍攝地點+時間+土地內涵”(如:2025年6月23日攝于長壽區鄰封鎮,展現高標準農田建設后的豐收景象)。
投稿渠道
1.人人長壽客戶端在應用市場搜索“人人長壽”下載安裝并注冊→點擊底部“活動”按鈕→點擊“6?25土地日”隨手拍,根據提示輸入相關信息并上傳作品。
2.人人長壽微信公眾號
關注“人人長壽”微信公眾號,點擊“服務”→活動入口→土地日隨手拍,根據提示輸入相關信息并上傳作品。
豐厚獎項等你拿,最高1000元獎金!一等獎1名:獎金1000元+榮譽證書(藝術價值與主題深度兼具的標桿作品)
二等獎5名:獎金500元+榮譽證書(創意與畫質雙優的佳作)
三等獎10名:獎金200元+榮譽證書(某一方面表現突出的優秀作品)
優秀獎30名:獎金50元
評選規則公開透明,公平公正
評分標準
主題契合度40分:是否緊扣土地保護、節約利用等核心內容
創意性30分:視角、構圖是否新穎,能否讓人眼前一亮
畫面質量30分:清晰度、色彩、構圖是否專業
網絡評選環節
投票平臺:“人人長壽”客戶端+微信公眾號
投票規則:每個微信賬號每天可投16票,可分散或集中投給作品(禁止刷票,一經發現取消資格)
計分方式:網絡投票占總分40%,評委打分占60%,綜合評定最終獲獎作品
重要注意事項,參賽前必看
原創要求:作品需為原創,未獲獎或公開發表,侵權責任自負。
版權說明:主辦方有權對作品進行展覽、宣傳等,投稿即視為同意此條款。
信息真實:填寫個人信息需真實,以免影響領獎。
活動調整:如遇不可抗力,主辦方有權暫停或修改活動規則。
一起行動吧!
土地是生命的根基,是文化的載體,更是未來的希望。無論你是攝影愛好者、普通市民,還是熱愛家鄉的長壽人,都可以用鏡頭記錄土地的美與變遷,讓更多人看見土地的珍貴。
立即拿起設備,拍下你眼中的“土地故事”,投稿參與活動,讓我們共同守護這方沃土,為長壽的土地保護事業貢獻力量!
https://mp.weixin.qq.com/s/w76LNcj3WHocZr_7lShDN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