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青年攝影展是全區凝聚青年攝影人才、推動青年攝影工作的重要品牌活動,致力于培養推介有才華、有創新精神的寧夏青年攝影人才,為寧夏攝影事業的高質量發展積蓄新生力量。第四屆寧夏青年攝影展以“光影塞上青春逐夢”為主題,鼓勵青年人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期待觸摸時代脈搏、回應藝術之變、充滿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精品力作涌現,用影像講好寧夏故事,充分展示新時代寧夏青年攝影人,與時代同頻共振,展現青春作為,彰顯青春風采,貢獻青春力量。即日起面向全區征稿,歡迎全區廣大青年攝影師、攝影愛好者積極參與、踴躍投稿。
活動主旨
為更好擔負起新時代文化使命。第四屆寧夏青年攝影展號召青年人懷抱藝術理想,為時代放歌、為人民抒情,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組織、引導全區廣大青年攝影人積極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寧夏實踐,努力創作出一批具有中國特色、寧夏風格、塞上氣派的優秀攝影作品,為加快建設美麗新寧夏、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寧夏篇章貢獻青年文藝力量。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
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共青團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
承辦單位:
寧夏攝影家協會
寧夏美術館(寧夏書畫院)
截稿時間
延期截稿時間:2025年9月7日
投稿郵箱:305003868@qq.com
征集類別
本屆展覽征集內容設置主單元、特設單元兩個類別。
(一)主單元
1.紀實類:以客觀的方式對現實世界進行視覺記錄、呈現和傳播,強調影像的真實性、社會性和重要性。紀實類作品須由作者提供真實、準確和簡明的圖片說明,包含時間、地點及對畫面的描述,還應交代重要或必要的背景。紀實類作品力求準確客觀展示拍攝現場的狀態。對紀實類作品的后期處理不得損害作品的真實性。
2.風景類:自然風光、社會景觀,對創作方法不作限制。
3.創意類:創意攝影重在視覺表達能力的創新、突破以及多種媒材、手法、形式的綜合運用,體現作者的審美意趣、主觀情感。對創作技法不作限制。
4.青年生活方式類:以客觀方式記錄和表現青年人職場、旅行、社交、時尚、國風國潮等生活百面,展現青年人的活力和文化自信,后期處理不得損害作品的真實性。
5.短視頻類:視頻短片和交互式融媒體作品均可,為融合靜態影像、動態影像并充分運用拍攝、動畫、虛擬、音效、特效等多種手段而創作的影視視聽作品。投稿作者應確保擁有音樂等素材的合法使用權,作品如為集體創作完成,須注明主創人員(不超過4人),并注明第一創作者。
(二)特設單元:"清水河畔"專題作品展
清水河是寧夏境內流入黃河面積最大、最長的支流,發源于六盤山東麓原州區開城鎮清源村,流經原州區、海原縣、同心縣、紅寺堡區、中寧縣、沙坡頭區,在中寧泉眼山注入黃河,全長320公里,流域面積14481平方公里。清水河兩岸自古就有人類繁衍生息,這里也是多民族共生交融的地方。清水河似一條金色的緞帶,飄動在寧夏中南部山區,得益于固海揚水工程,人們依水而居于此,盡享黃河水的滋養。
本單元征集作品以清水河為主線,可擴展至清水河全流域,以不同視角聚焦清水河流經的城市、鄉村、山川、田園,可選擇一家人、一個村、一個城、一條河、一條渠、一條路等為敘事主體,展現清水河畔自然風光、歷史古跡、產業發展、城市建設、鄉村振興、傳統節慶、人文風情等內容,多視角展現清水河獨特的自然生態、豐厚的人文內涵和多彩的生活景象。
“清水河畔”投稿作品需以專題組照形式報送,作品數量為8-20幅,作品主題表達完整,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有機統一。創作方法不作限制,可任意選擇紀錄、藝術、創意等方法。除作品名稱外,還需提交主題闡釋文字(500-800字左右,闡述中說明作品拍攝處理手法)及每幅圖片說明,個人基本信息和個人藝術簡歷(包括個人藝術肖像照),文字用Word文檔存放在文件夾內。
獎項設置及評選方法
本屆展覽主單元、特設單元共入選130件作品(圖片類120件、視頻類10件),其中設一等獎5個、二等獎10個,三等獎15個。所有獲獎、入選作品均頒發證書。
主辦單位將邀請攝影專家組成評委會,本著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對所有投稿作品進行評審,確定入選及獲獎作品。
投稿細則
1.本屆展覽面向具有寧夏戶籍或在寧夏長期工作學習和生活、年齡在14-45周歲,即1980年10月1日~2011年10月1日之間出生的攝影師、攝影愛好者征稿。不符合年齡要求的作者不予參評(擬入選作者需提交身份證查驗)。
2.所有圖片類投稿作品,黑白、彩色不限,主單元征集作品單幅、組照不限(組照限4—10幅)。作品為電子文件,格式為jpg,文件不小于5MB,謝絕將組照作品自行拼為一幅圖片投稿。
3.短視頻投稿作品時長限5分鐘以內(含5分鐘,超過5分鐘的不予評審),采用MP4格式,分辨率不低于1080P,最大不超過200M,視頻畫面不帶角標、臺標或水印,畫幅比例不限,視頻類作品可附百度網盤鏈接報送。
4.每位投稿者圖片類、短視頻類作品累計不超過10件,專題、組照作品視為1件,允許兩張照片并置作為單幅或組照中的一幅投稿。
5.每幅投稿作品的命名方式為“姓名+作品類別+作品名稱+單位+手機號”(例如“張凱+青年生活方式類+假日+銀川市文聯+139****1234”),每位作者需將作品申報表以及專題、組照內每幅照片編號并打包為一個文件夾進行投稿。
6.紀實類投稿作品除對影調、色彩進行適度調整及構圖剪裁外,不得對原始圖像進行任何足以影響其真實性、準確性的改動(去除圖像傳感器及鏡頭污點除外)。
7.本屆展覽拒絕完全用AI制作合成的作品參評,投稿作品必須是作者獨立完成,創意類作者如使用他人素材或AI輔助創作需在作品申報表內注明。
8.鼓勵青年人進行各種攝影技法探索及思維理念創新,極力推介觀念、當代、時尚、商業等作品,凸顯青年攝影人銳意進取、多元思維的特點。凡在各類全國攝影展覽、寧夏攝影家協會已舉辦的攝影展覽中入選的作品均謝絕投稿。
注意事項
1.對于足以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為,一經發現將取消入展資格?!胺梁蛄妓椎淖髌芳靶袨椤卑ǖ幌抻诳赡車乐卣`導公眾認知、具有欺詐性質等一切違反法律、道德、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的情形。
2.本屆展覽投稿作者僅允許署一人之名參展,謝絕屬網名,投稿者應保證其所投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在內的合法權益,凡因稿件或投稿行為所產生的責任均由投稿者自行承擔。
3.評委會根據作品質量,有權對參展作品的類別、組照幅數取舍,有權對作品進行適當調整(包含但不限于作品標題、圖注、影像色調等)。
4.本屆展覽不收取投稿者任何費用,亦不付稿酬。對于所有入選作品,作品著作權歸作者所有,主辦方擁有使用權和傳播權,在著作權存續期內,主辦方有權以復制、發行、展覽、信息網絡傳播、攝制、匯編等方式用于與宣傳相關的用途。
5.凡投稿者均視為已同意本征稿啟事之所有規定,主辦方具有最終解釋權。
聯系方式
寧夏攝影家協會
地址:銀川市金鳳區北京中路57號信通大廈27樓2709
郵編:750002
聯系人:孟老師雷老師
聯系電話:0951-5166167
請點擊下載此表格
第四屆寧夏青年攝影展作品申報表.docx
https://mp.weixin.qq.com/s/maMFBml-t1ayIaaZryzsE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