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地名文化的宣傳和保護
深入挖掘我市地名文化內涵
畢節市民政局決定開展
“畢節地名我來說”視頻有獎征集活動
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征集對象
面向全市各級地名管理機構、地名工作者、地名文化愛好者,以及地名文化宣傳片、微視頻、微電影、動畫創作者等廣大公眾。
征集內容
主要征集有關畢節市地名文化視頻宣傳片、微視頻及講述畢節地名故事的視頻作品等。
(一)家鄉地名類:圍繞市內各縣(自治縣、市、區)村鎮街巷、人文建筑等挖掘地名歷史內涵,敘述地名“前世今生”,展現風土人情、山川之美、文化傳承和鄉愁情感等,宣傳特色地域文化;
(二)紅色地名類:以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為主題進行拍攝,展示我市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新時期的紅色地名及故事等;
(三)地名文化遺產類:以市內古村落、古街路巷、古建筑和遺址等地名文化遺產為對象進行拍攝,探尋歷史蹤跡,敘述風云變遷;
(四)少數民族語地名類:弘揚畢節市少數民族地名文化,講好民族語地名故事,展現畢節市的豐富民族文化和民族大團結精神。
征集要求
(一)每個團隊或個人最多可報3個作品,視頻內容要積極向上,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主流宣傳導向,主題健康積極,作品理念創新,須為原創;
(二)以畢節市境內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地名為題材,內容應圍繞本公告第二條(征集內容)規定的類別展開,根據歷史背景、文化傳承可合理適當拓展;征集作品不接收黑白和自然山水風光類作品;
(三)拍攝不限制使用設備,手機、相機、無人機等均可。視頻畫面像素為HDTV(1920*1080),視頻格式可為MOV、MP4格式,畫面比例建議16:9,格式大小控制在1GB以內。同時提供一張視頻高清截圖用作標題圖,作品時間原則上2~5分鐘為宜;
(四)作品歷史典故須有據可查,民間傳說需注明出處,不得捏造和抄襲;須包含講述地名所屬的市、縣、鄉鎮(街道)、村(社區)等必要的地名信息;
(五)投稿作品文件名為“作者姓名+作品名稱+電話+單位(住址)”,并為每個作品取標題和100字以內背景介紹(如拍攝地點、時間、創作過程等);
(六)本次活動不收取任何費用,但主辦單位有權使用入選參賽作品用于宣傳地名文化或相關公益宣傳活動,不再另付稿酬。所有參賽作品均不退稿,參賽獲獎作品著作權歸主辦單位所有;
(七)作品評選期間,參評者提供原片以供評選,未按規定提供的,主辦方將取消該作品參展資格;
(八)凡已在各類活動中參展、參賽并獲獎或已公開發布(含網絡平臺)的相關作品均不得參評。作品所用素材及版權符合法律有關規定,涉及的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等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負;
(九)凡是被相關部門通報、注銷或者有違法違規情形的自媒體公司或者個人均不得參加本次大賽;
(十)投稿作者在作品創作過程中發生的自身及其他人員的人身安全問題與主辦單位無關;
(十一)凡投稿的作者,均視為同意并遵守以上各項規定。
評選方式
(一)評選工作按照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經市民政局組織初審、評審、公示后,于市人民政府官網及其他媒體進行集中展播;
(二)作品設一、二、三等獎。其中:一等獎1名,獎金8000元;二等獎2名,獎金各5000元;三等獎3名,獎金各2000元;優秀作品獎10名,獎金各800元;以上獎項均頒發獲獎證書。
報送要求
(一)參選作品請于2025年7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完成報送,并附《“畢節地名我來說”視頻有獎征集活動報名表》(見附件);
(二)報名者請將參選視頻及報名表發送至電子郵箱,或將參選視頻作品刻錄光盤連同報名表郵寄至畢節市民政局。電子郵箱:513613692@qq.com,郵寄地址:畢節市七星關區洪山路61號畢節市民政局區劃地名科(收)。聯系人:阮蕾蕾;聯系電話:0857-8228142。
附件:“畢節地名我來說”視頻有獎征集活動報名表
https://mp.weixin.qq.com/s/wQU7FWjbhMF1lwji0XBp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