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北海經濟開發區城市建設日臻完善,新修街路不斷增加,對人民群眾郵寄、正常社會交往和經濟活動帶來諸多不便,也制約了北海經濟開發區經濟社會的發展,急需對新修的街路進行命名、更名和設置標識。為實現城市地名規范化、標準化,方便群眾生活,體現北海城市形象與城市品位,經過前期摸排梳理,現向社會公開征集道路名稱,敬請社會各界人士廣泛參與,并提出寶貴意見及建議。具體事宜如下:
一、征集名稱的道路情況:
生活區南北向已建道路13條:濱港十二路(主干道)、濱港十路、濱港九路(主干道)、濱港八路、濱港七路、順河路、濱港六路(主干道)、濱港五路、濱港四路、濱港三路、濱港二路、東港一路、疏港路(主干道)。
生活區東西向已建道路8條:北海大街(主干道、疏港路以西段)、北海一路、北海二路、北海三路、北海四路(主干道)、北海五路、北海六路、郝家溝路(主干道、疏港路以西段)。
工業區南北向已建道路4條:東港四路、東港六路(主干道)、東港七路、經十四路(主干路)
工業區東西向已建道路6條:緯二十四路、緯二十五路、緯二十六路(主干路、G228)、緯二十九路、北海大街(主干路、疏港路以東段)、郝家溝路(主干路、疏港路以東段)
二、命名原則和要求:
為使城區街路命名更趨合理,更加科學、規范,使命名更具有北海文化底蘊、反映北海面貌,需征集道路名稱,遵循下列原則:
1、街路命名必須符合《山東省地名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
2、不得以有損于國家尊嚴、違背社會公德、帶有封建和殖民色彩、復古崇洋、格調低下、古怪離奇、任意拔高等不良傾向的詞語命名。
3、體現我國民族自尊、自強、自信,傳承中華民族文化。
4、命名要說明路名的來歷含義,含義健康,積極向上,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設。
5、通俗易懂,照顧習慣,體現我區歷史、文化、地理或者經濟特征。
6、反映特征,與使用功能相適應;名稱應與使用性質及規模相吻合,不能過大和過小;名實相符,路名要與功能相匹配。
7、除紀念性路名外,不以人名命名路名,禁止使用國家領導人的名字、外國人名、外國地名命名路名,不使用外文和利用外文直譯命名,切忌洋化、封建化;
8、名稱用字要選用《現代漢語通用字表》中的字,應當準確、簡明、規范、易懂,符合我國語言習慣,禁止使用繁體字、已淘汰的異體字、疊字和容易產生歧義的詞語,杜絕使用自造字,不用多音字,慎用方位詞和數詞。
三、投稿時間及方式
1、投稿時間:自公告發布之日起,至2020年9月27日止(以發件日期為準)。
2、投稿方式:參與者可通過電子郵件等方式參與地名征集活動。投稿郵箱bhxqghk@126.com,投稿條數不限;咨詢電話:0543-6586802。
四、有關事項
1、請投稿人注明姓名及聯系方式;
2、投稿人投稿即視為同意并遵守主辦方的全部規定和要求。
3、本次征集活動的解釋權由北海經濟開發區規劃專班負責。
北海經濟開發區規劃專班
2020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