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陽是“中國眼鏡之都”,是世界最大鏡片生產基地和亞洲最大的眼鏡產品集散地。
丹陽眼鏡產業正從單一“制造+市場”模式向“制造+市場+健康+時尚+科技”的多元模式轉變。
一個以眼鏡產業為基礎、多功能配套的“產業新城"應運而生。
全新丹陽眼鏡城,占地1700畝,坐落在丹陽老城與新城之間、京杭大運河畔,緊鄰滬寧城際站,具備了城市客廳、產業名片雙重屬性。
項目整體以眼鏡產業為特色,集產業、商貿、文旅等于一體,打造“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的城市會客廳。
項目預計今年10月整體對社會開放。
為進一步提升城市地名文化內涵,
彰顯丹陽眼鏡城片區地域特色,
促進社會公眾對地名工作的參與,
現面向社會公開征集片區內道路名稱
(含新建/改擴建/現有道路),
敬請社會各界人士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擬新命名道路——
1.東西走向,西起運河東路,東至車站路,長為570米,寬20米。
2.東西走向,西起運河東路,東至車站路,長為530米,寬16米。
3.東西走向,西起運河東路,東至車站路,長為570米,寬45米。
4.東西走向,西起運河東路,東至車站路,長為430米,寬16米。
5.東西走向,西起運河東路,東至車站路,長為460米,寬14米。
6.原港口東路、貢潘路合并延伸,西起運河東路,東至車站路,長為480米,寬20米。
7.南北走向,北起北二環路,南至中山路,長為1510米,寬30米。
擬改名道路——
8.車站路
9.迎賓路(開發大道至中山路段)
10.北二環路
命名要求
總體要求
道路命名要體現丹陽眼鏡城發展要求和眼鏡作為丹陽城市名片的功能定位,同時,要結合丹陽地域文化和大運河文化元素。
此外,道路命名命名應當遵守《地名管理條例》如下規定:
1.含義明確、健康,不違背公序良俗;
2.符合道路的實際地域、規模、性質等特征;
3.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避免使用生僻字;
4.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不以國家領導人的名字作地名;
5.不以外國人名、地名作地名;
6.不以企業名稱或者商標名稱作地名:
7.同一個建成區內的道路和街巷名稱,不應重名,并避免同音;
8.法律,行政法規對地名命名規則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特別提醒:道路(街巷)命名規定:
快速路——干線性主干道路。
大道——寬60米以上的主干道路。
路——寬20米以上的道路(工業、農田區除外)。
街、巷、徑、里——寬20米以下的道路。
征集時間
從即日起至2025年7月30日24時止。
參與方式
1.線上提交。
掃描下方二維碼在線提交
2.以紙質形式投稿的,須將填寫好的《丹陽眼鏡城片區路名征集表》(詳見下文附件表格)送至或郵寄至丹陽市開發區鳳凰路83號丹陽市融媒體中心融媒發展中心,所有來稿請注明“有獎征集”字樣,并署上作者真實信息及聯系方式。(以收到信件的時間為準)
附件表格請自行下載打印郵寄。
聯系人:張玉峰,咨詢電話:
獎勵方式
1.采納獎——10名,擬采用的路名,每條路名獎勵1000元(若多人提出同一名稱的,按提交時間最先為得獎作品);
2.入圍獎——50名,每人獎勵價值200元精美禮品一份;
3.采納獎獎勵方式為現金,如產生個人所得稅,由主辦方代扣代繳。
征集須知
1.作者必須完成10條道路的命名并對所擬名稱的含義加以說明;
2.作品應為首創或原創,相同作品以最先收到的稿件為準;
3.主辦方將邀請專業人士組成評委會,對所有作品進行公平公正的評定,最終結果向社會公示;
4.所擬名稱被采用的,知識產權及使用權歸江蘇丹陽鏡都文旅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所有,并保留對此次征集活動的最終解釋權。
期待您的命名
可以被選中哦
https://mp.weixin.qq.com/s/kY6M8yr64ntUo83BH-17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