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 YING WEN HUA YI SHU GUAN
汝穎文化藝術館位于曹魏古都許昌,經批準,在社會各界領導的支持和幫助下成立的綜合性文化藝術機構,由理事會主持日常工作。以高校青年文藝創作者為主要扶助對象,通過組織文藝文化交流活動,幫助他們提高文藝創作水平和科學文化知識,為社會主義文化事業貢獻力量,同時承擔著社會公共文化事業、繁榮基層大眾文化的服務性部門。
汝穎文學藝術館現辦有《詩·汝穎》《汝穎青年作家》《校詩界》《青年漢俳》等純文學報刊,并協辦純文學刊物《文學豫軍》《塵時》等雜志,指導《斐思文化》等雜志。
為進一步拓展文學創作空間,發揮廣大文學創作者的才能,挖掘文學創作隊伍的潛力,由汝穎文化藝術館發起的第二屆“汝風杯”全國征文大賽于2021年10月1日正式開啟。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株洲市高校文學社團委員會、貴州財經大學未央文學社、山東協和學院致往文學社、紅河學院蠻原文學社、四川財經職業學院《窗》文學社、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大學《綠苑》編輯部、黃岡科技職業學院墨緣文學社、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工程管理與物流學院新媒體工作室、湖南應用技術學院九月詩社、秦漢文韻文學社、《棲息》編輯部、北顧文學、百校匯競工作室1.不限主題,體裁限定為詩歌、詩詞、散文,題目自擬,字數不限,作品語言僅限中文。2.每人限投稿一次,限一篇作品,切勿多投,多投無效。3.參賽作品必須為本人原創作品,不涉及任何著作權糾紛,同時未在其他比賽中獲獎且未在網絡平臺和各類公開刊物上發表過。不得抄襲,一經發現抄襲,將取消參賽人的參賽資格,文責自負。4.作品內容必須積極向上,不得涉及侮辱他人、暴力等違法內容,違者將取消參賽資格。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包括港澳臺地區的文學愛好者,年齡不限。2.作品下方請附作者真實姓名、聯系電話、學校/職業、通聯地址、QQ、電子郵箱以及個人簡介(100字以內)。4.請將作品以電子文檔形式發至郵箱,請勿重復投遞。由組委會邀請作家、詩人組成評委會,評委會經初評、終評產生獎項。土牛,原名毛文軒,又筆名馬塘,江蘇南京人,被譽為“牛背上長大的詩人”、“愛國主義鄉土詩人”等。江蘇省作協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熱衷文化公益事業,創辦的南京鄉間詩社,已成為“全國十佳詩社”,2018年入選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100個鄉村文化活動,2019年在第二屆江蘇文化發展研討會上作為文化現象被推介研討。其榮獲“美麗江寧人”、“南京好市民”稱號,從事文學創作30多年,詩歌、散文、小說、報告文學等多有涉及,被《新華每日電訊》《農民日報》《新華日報》《莫愁》《南京日報》《揚子晚報》《臨川晚報》《金陵晚報》、《現代家庭報》、江蘇電視臺、南京電視臺等大量報道,其與詩歌的故事被寫成10萬字非虛構文學《耕耘在大地上的詩行》刊登在《今古傳奇》雜志上。其現為江蘇《鳳凰資訊報》詩天下版特約主編、民刊《鄉村詩歌》雜志主編,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燕京理工學院等客座、特聘教授。夢情,原名王河濤,河南臨潁人,華文青春人氣作家、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河南省作家協會理事、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已出版《將青春活成傳奇》《愿人生光芒萬丈》《我的青春與你擦肩而過》等作品。參加過河南省青年作家批評家論壇、河南省第六次青年作家創作會議,曾連續榮獲多屆鄭州市“五個一工程”獎、第九屆炎黃杯全國青少年作品大賽一等獎等多種獎項。撰寫的“80后作家108將”入載80后文學史《筆尖的舞蹈》。張正聰,字雯蕙,甘肅靖遠縣人,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甘肅省詩詞學會理事、女子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白銀市詩詞楹聯家協會副主席,靖遠鹿鳴詩社社長。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熱愛詩詞楹聯創作,并在《中華詩詞》《甘肅詩詞》《白銀日報》等多家報刊、雜志、公眾號上發表過詩詞、楹聯作品。劉世杰,男,70后汝州人。現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河南詩詞學會會員,汝州市晚晴詩詞協會常務副會長,《晚晴詩詞》執行主編,編輯部主任。作品見于會刊及國內詩詞刊物。度人以豁達,審稿以嚴苛。自認:鄒相,男,祖籍河南光山,中共黨員。系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河南省作協會員,河南詩詞學會會員,河南省青少年作協副秘書長,鄭州市作協理事,《禪露》雜志執行主編。先后出版《禪心鄉韻》《菩提花開》《且聽風吟》《素心若荷》《守園往事》等多部著作。先后五次獲得鄭州市“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暨五個一工程獎”。張國領,河南禹州人,1978年入伍,現居北京。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理事,豐臺區作家協會副主席,原《橄欖綠》主編、《中國武警》主編,武警大校警銜。出版有散文集《男兵女兵》《和平的守望》《和平的斷想》,詩集《綠色的誘惑》《血色和平》《銘記》《千年之后你依然最美》《和平的歡歌》《柴扉集》《意外的愛情》《軍旅印記》等16部,報告文學集《高地英雄》等2部,《張國領文集》十一卷。作品曾獲“冰心散文獎”,“解放軍文藝新作品獎”一等獎、“戰士文藝獎”一等獎、“中國人口文化獎”金獎、“群星獎”銀獎、《人民日報》文藝作品獎。作品被收入《軍事文學年選》《我最喜愛的散文》《中學生課外精讀》初中《課時練》等五十多種選本。
大賽官方公眾號
1.本次大賽所有投稿作品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作品獲獎后版權歸大賽主辦方單位所有。2.參加本次大賽則視為接受和同意主辦方單位的要求,主辦方單位有權推薦獲獎作品到相關網絡平臺或文學刊物發表,獲獎作品將結集出版。3.大賽主辦方單位擁有本屆大賽賽事各項活動的最終解釋權。
第二屆“汝風杯”全國征文大賽組委會
2021年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