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征集信息 > 金點子 詩詞 對聯 小說 劇本 征文征集
    麻城主題有獎征文啟事
    信息發布:征集碼頭網    點擊次數:7580     更新時間:2022-04-18    截止日期:2022-06-30
      為了更好地推廣中國傳統村落在鄉村振興發展道路上的探索與實踐經驗,更好地保留“記得住歷史滄桑,看得見歲月留痕,留得住文化根脈”的村落記憶,進一步推介我市中國傳統村落的文化底蘊,助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展示麻城特色文化資源,特面向全市進行麻城傳統村落有獎征文,具體事項如下:
      一、組織單位:
      主辦:麻城市文化和旅游局
      承辦:麻城市文化館麻城市作家協會《大別山文學》編輯部
      二、主題
      本次征文以麻城市境內的中國傳統村落為主要表現對象(名單附后),著重表現其歷史傳承、自然風光,民俗民風民情、文化底蘊的挖掘、傳統村落的文化研究等等……
      三、體裁:故事、小說、散文、隨筆、民間傳說、關于古村落的研討論文等體裁均可入選。
      四、文字要求:每篇文章字數在3000字以內。
      五、獎項獎金設置(本次征文獎項不空缺)
      一等獎1名,獎金6000元+獎證,
      二等獎2名,獎金3000元+獎證,
      三等獎3名,獎金1500元+獎證,
      優秀獎10名,獎金600元+獎證,
      入圍獎若干名,獎金300元+獎證。
      六、征稿時間
      自本啟事發布之日起至2022年6月30日截稿。
      七、參賽對象
      全市作家、作者、業余文學愛好者
      八、注意事項
      1、可多篇作品參賽。
      2、參賽稿件一律采用電子郵箱投稿,且必須投給指定的郵箱,不接收任何紙質稿件。
      3、杜絕抄襲,且未在報刊、選集、網絡公開發表,如有上述情況,取消參賽資格。
      4、投稿郵箱:574829965@qq.com
      聯系人:張紅13429918068
      5、投稿格式:文稿統一采用四號宋體字排版,以word格式的附件形式發送,標題右上角須注明“傳統村落征文”字樣。文末附作者的真實姓名、手機號、工作單位、詳細的通聯地址、身份證號碼、開戶行、銀行卡號。
      6、所有投稿作品,作者享有永久署名權,主辦方享有使用權,使用時不另支付稿酬。
      7、本活動解說權屬活動主辦方,凡參賽者即視為同意規定。
      九、評獎及作品刊發
      1、所有獲獎作品將在2022年第3期《大別山文學》集中刊出。
      2、優秀稿件推薦至市級和省級以上刊物發表。
      3、由麻城市文化館、麻城市作家協會、《大別山文學》編輯部組織專家進行評選,評選結果在相關網站、《大別山文學》期刊上對外公布。
      麻城市文化館
      2022年4月1日
      麻城列入國家級傳統村落名單(16個
      麻城市宋埠鎮謝店古村
      麻城市歧亭鎮丫頭山村
      麻城市木子店鎮劉家塆村
      麻城市木子店鎮龍門河村
      麻城市黃土崗鎮大屋垸村
      麻城市黃土崗鎮桐枧沖村茯苓窩
      麻城市歧亭鎮杏花村
      麻城市夫子河鎮付興灣
      麻城市木子店鎮王家畈村
      麻城市黃土崗鎮小漆園村
      麻城市閻家河鎮石橋垸村
      麻城市宋埠鎮龍井村
      麻城市龜山鎮東垸村
      麻城市龜山鎮熊家鋪村梨樹山村
      麻城市木子店鎮牌樓村
      麻城市黃土崗鎮東沖村
      (數據源于2012年-2019年第一批至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麻城市“中國傳統村落”基本情況介紹
      東垸村東垸村坐落于麻城市龜山鎮西北,海拔350米,全村共9個村民小組,303戶,總人口990,全村版圖面積9.6平方公里,林地面積9600畝,耕地面積883畝。
      丫頭
      山村丫頭山村位于麻城市歧亭鎮鎮區西北方向,距麻城32公里。村莊占地面積116畝,耕地350.5畝。村落以家族為單位自然聚居而成。全村共4個小組,總戶數86戶,總人口316人。丫頭山村古村落的文物古跡較為豐富,主要有保存完整的56棟龔氏家族古民宅,營建年代自明中期開始,前后延續數個世紀,尤其以明末清初的龔氏老宅及其庭院保存較為完好,最為珍貴。房屋條石為基,青磚為墻,黛瓦為頂,山墻聳立,斗拱飛翹,古風猶存。村內排水設施完善,渠道深邃,戶戶相通,雨時排水,戰時避難。長廊亭榭點綴其間,碧波綠水映照于前,雙峰高聳挺拔于后,石巷幽幽蜿蜒曲屈。
      杏花村杏花村位于歧亭鎮西北部,全村版圖面積9.2平方公里,下轄26個村民小組,現有635戶,2348人,其中黨員98人。2018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9400元。先后榮獲黃岡市首屆“十大秀美鄉村”、湖北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全國婦聯基層組織建設示范村、湖北省旅游名村、湖北省生態新村、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等榮譽稱號。
      桐枧沖村茯苓窩2021年,桐枧沖村被評為湖北省十大美麗鄉村。茯苓窩村位于麻城市東北角大別山深處,海撥600多米,三面環山,一條山澗從東向西貫穿全村。東與國家級傳統村落小漆園村、旅游勝地桐枧沖瀑布群毗鄰,北與名茶出產地福田河鎮護兒山隔山相望。現轄3個村民小組,148戶,480人。
      牌樓村牌樓村系原牌樓鄭氏老屋,始建于明朝末年。依山傍水,順勢而為,原為六進六重建筑群,總建筑面積6千平方米,原房屋間數71間,四周高檐飛壁,也是麻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為六進六重殿,總面積6萬平方米。大門坐北朝南,門樓高大巍峨。老屋四門緊閉,易守難攻,可防匪患。整個建筑群木結構非常精致,木藝做工考究,手法細膩,刀法生動傳神。廊檐一側屋檐下的蓮花垂柱,結構堅固、精致美觀。老屋內布局相當考究,既有開闊敞亮的天井,又有完善的排水系統,陰溝、陽溝有序分布,既能滿足采光需求,又能做到下雨天整棟建筑的干爽,不會積水,住戶在雨天穿行串門不會濕腳。
      小漆
      園村小漆園村位于麻城市黃土崗鎮東北角大別山深處,距麻城城區30公里。據《何氏宗譜》記載,明初何氏、楊氏為躲避戰亂定居于此,原名楊喻塘。現轄5個村民小組157戶601人。村莊依山傍水,海拔高約600米,周邊群山環繞,植被茂盛,古樹參天,環境優美,桐枧沖瀑布群景區部分地段在該村版圖范圍內。村部所在地新建房屋極少,傳統房屋規模大,現存何氏祠堂、文化禮堂各一棟,傳統民居104棟,總面積達14330平方米。鋪有石板的巷道14條,泥結碎石的巷道9條,公廁4座,排水設施貫通,雨污水排放速度快。
      謝店
      古村謝店古村位于麻城市西南邊陲,西北與紅安縣相鄰,是湖北省黃岡市麻城市宋埠鎮下的一個古村,鄰村有古城山村、周家河村。地理交通便捷,縣、鄉、村公路互聯互通,距麻城、紅安兩縣中心城區均不到20公里,距麻城高速公路出口10公里,出行通暢。
      東沖村牌樓古村落依山傍水,順勢而為。始建于明朝末年,原為六進六重殿,總面積6萬平方米。大門坐北朝南,門樓高大巍峨。老屋四門緊閉,易守難攻,可防匪患。
      劉家
      塆村劉家塆傳統村落張家山坐西向東,背靠青山,面臨梯田。一條小溪經村南繞村而過,一座廊橋讓小村與外界相連,村前古樹參天,將青墻黑瓦的村莊掩映在鳥語花叢之中。對面杏峰尖寺的鐘聲杳杳,張氏先祖就是選中這里寧靜自然和諧的人居環境,具有清末民居選址特征及明清建筑風格。村落建筑一進三重,廳堂為主體,中間兩廂,三房兩天井,每進用天井隔開并以回廊相連,屋脊如長龍凌空騰飛,中間下沉,兩頭燕尾式高翹。
      龍門
      河村龍門河村位于木子店鎮西北部,屬典型的邊遠山區村。現有村民171戶,共857人,多為李姓后代。荊楚傳統文化流傳久遠,尤其體現在當地的建筑風格、生活習性等。該村傳統建筑主要集中在深溝垸,建在兩山之間的一側山腰上,以清代時期荊楚派民居為主。現存傳統民居58棟,總面積達7340平方米。傳統房屋以磚木結構為主,屋面有飛檐,對外連通除大門外,只開少數小窗,小窗以木質結構為主,采光主要靠天井,排水靠藻井和暗涵,住宅進深大。這種建設風格較為獨特,布置結構較為合理,主次鮮明,地方特色濃厚。其中李裕炳老屋位于龍門河村深溝垸中部,建筑面積490平方米,該建筑為四進四重結構。
      王家
      畈村王家畈村位于大別山復地,鄂豫皖三省交界處,自古就有“雞鳴三省,鄂東要塞”之說充滿神秘色彩,更富鄉村活力。由原王家畈村和丁家沖村合并而成,全村共計13個小組,23個自然塆,634戶,人口2087人,全村版圖面積約12平方公里,海拔600米,三面環山,一條古河流從村落東頭流淌而過,整個村落以明末清初建筑為主體,以連體建造為特點,共分為8排48戶。共用一扇大門,遠望似一座古堡。其中新屋灣傳統村落位于王家皈村新屋中部,建筑占地面積1355平方米。
      石橋
      垸村石橋垸村位于閻家河鎮南大門,與鼓樓辦杜鵑社區相鄰,距鎮區4公里,版圖面積8平方公里,所轄21個村民小組,813戶,3089人。從公元213年建寨以來稱為徐家寨,四周環水,又稱水寨,巷巷相通,戶戶相連,易守難攻,歷史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2017年被住建部定為“美麗鄉村、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示范村。
      大屋灣大屋垸村位于麻城市東北部,大別山高寒山區,海拔高度700余米,東與國家級傳統村落——小漆園村相鄰,北與三河口鎮接壤,現轄10個村民小組,179戶,649人。此地流傳著“牛串凼”一說,始建于明代,落位于大屋垸組,有傳統建筑90余棟。村落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各單體建筑左右成排,上下呈高低錯落分布,多條青石巷道將其相互連通。其中何光全是本地一富商后裔,其房屋占地400余平方米,為一進三重房屋結構。
      龍井村位于麻中南宋埠鎮北部,東與中館驛鎮管山村,宋埠鎮李華村交界,南與野雞崗村相連,西與紅安縣永佳河鎮尾斗村、土門村以尾斗湖水庫河心為界隔河相望,北與謝店古村毗鄰。全村版圖面積20.7平方公里,29個自然村落,人口:3128人戶數858戶。龍井村所處的自然山水環境中,村落建筑主要沿湖泊、河流而建;村中主要道路沿水邊而行,與建筑緊密結合,是古村落的重要構成要素。龍井村歷史文化遺產豐富,獨具當地特色。尤其是古民宅保存完整,時代悠遠,實屬罕見。
      付興
      塆村付興灣,坐落于夫子河鎮西南面,有小漢口之稱,村內現有22個村民小組,3321人。于洪武年間自江右搬遷至此,經幾次大的歷史洗禮,現仍保存以付興花園為首的十幾座古居,十八世紀20-60年代村民在老宅基地上利用老宅材料修建仿古民居,即我們今天所看到的保存最為完整的付興花園等古建民宅,它們從功能到建筑裝飾都是老宅的簡化版,但依稀保留著古宅的風韻。自古就有“小小的麻城縣,大大的付興灣”的傳說。古井、古龍窯、古樹等是極具旅游吸引力的旅游資源。
      梨樹
      山村梨樹山村地處大別山腹地,龜山風景區東北,屬典型山區地貌。全村版圖面積6平方公里,14個自然灣落,呈片狀分布在崇山峻嶺之中。縱觀全村:山峰疊峰,云淡風輕;怪石鱗間,千姿百態;青瓦石檐,古樸端莊;百鳥齊飛,時隱時現;巖綠茶香,馳名中外;碧水藍天,天然氧吧;加之民風淳樸,自然是旅游與養生圣地。明清時期的雙層木質建筑保存完整;亭臺樓角雕龍刻鳳,栩栩如生;穿花隔板,如詩如畫。更有上世紀60到80年代建造的青磚瓦房圍繞周圍,飛檐翹脊,如眾星捧月,全村14個自然坑呈半月形分布。是歷史上兵家必爭之地。時至今日,這里仍有保存完整的城墻,延綿山脊數千米,氣勢磅礴,位置險要。

    威客碼頭 征集論壇
    • 論壇精華
    • 頂尖文案
    • 經典設計
    • 綜合薈萃
    • 資訊聚焦



    征集推薦 進入征集大全
    截止提醒 進入倒計時


    天堂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久久久精品无码专区不卡|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 中文字幕日韩人妻不卡一区| JLZZJLZZ亚洲乱熟无码| 最新高清无码专区| 日韩免费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蜜桃| 日韩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亚洲色图|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 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 国产做无码视频在线观看浪潮 | 日韩午夜福利无码专区a|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东京热| 亚洲av麻豆aⅴ无码电影| 无码国产色欲XXXX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 中文无码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精品偷拍| 色综合中文字幕| а中文在线天堂| 日本成人中文字幕| 在线中文字幕视频|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综合国产在线观看无码| 自拍中文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久久波多野结衣av| 中文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五月天无码在线观看| 亚洲 另类 无码 在线| 曰韩无码AV片免费播放不卡|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2019亚洲午夜无码天堂| 亚洲AV无码成H人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无码八V在线播放| 天堂а在线中文在线新版|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