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天下第一江山”美譽,自古英雄輩出、追求卓越,崇尚慈善、崇真尚禮,可謂雄秀兼備、風骨天成。為進一步講好鎮江故事、展示鎮江形象,市史志辦公室、市委研究室和鎮江報業傳媒集團聯合開展“講史志故事品鎮江風骨”征文活動,持續激發廣大黨員干部和全市人民的愛國愛鄉熱情,凝聚成為建設“強富美高”現代化新鎮江的強大動力,扛起新使命,譜寫新篇章,以“跑起來”的實際行動!
一、征文主題
以弘揚傳統文化、宣傳地方歷史、展示地域風貌為主旨,以“講史志故事品鎮江風骨”為主題,面向廣大文史愛好者,圍繞相關選題,采寫挖掘有關文史故事和個人感悟。
二、指導單位
市史志辦公室市委研究室
三、冠名單位
中國銀行鎮江分行
四、征文時間
即日起至6月底
五、選題范圍
征文以感悟鎮江城市風骨為主線,主要參考選題包括但不限于:鎮江歷史上的革命先烈、英雄義士、實業人物、科技巨匠、教育大師、文化名家、誠信典范、慈善榜樣等。
革命先烈:從為鎮江解放事業而犧牲的革命先烈的故事中感悟革命精神、汲取紅色力量……
英雄義士:從為保衛鎮江、解放鎮江、建設鎮江的英雄楷模的先進事跡中發現城市的精神內核……
實業人物:巴玉藻、郭鴻詒、朱兆懷、楊其源、李錫純、陳光甫、于樹深等鎮江近代史上實業人物,他們植根于鎮江這塊“創業福地”,堅守實業、艱苦創業、實業報國、造福鄉梓……
科技巨匠:挖掘祖沖之、葛洪、陶弘景、蘇頌、沈括、計成等科技巨匠身上的歷史故事,進一步弘揚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科學家精神……
教育大師:柳詒徵、法度、馬相伯、呂鳳子、呂叔湘、匡亞明、張海澄、楊邦彥、夏佩白等一大批教育大師,他們有定力、能創造、肯擔當,始終堅持“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為“中華之崛起”而嘔心瀝血、為鎮江之未來而鞠躬盡瘁……
文化名家:劉義慶、蕭統、劉勰、米芾、辛棄疾、王文治、劉鄂、陳慶年、聞捷等鎮江歷史上的文化名家,他們閱盡鎮江的真山真水,尋幽探勝,寄情抒懷,耕耘風雅,播種斯文……
誠信典范:挖掘延陵季子以及鎮江先賢身上的誠信典故,倡導守誠信、重契約,引導講好新時代“季子掛劍”的故事,讓鎮江的營商環境越來越好……
慈善榜樣:從南宋蔡洸號召人們救助遇難船客,到成立世界上最早的民間水上救生組織——“京口救生會”;從蔣寶不惜變賣祖產、四處募捐,也要重建會址、重造紅船,到樂善好施的冷御秋、陸小波、嚴惠宇“鎮江三老”,影響著一代又一代鎮江人做好人、行善事、獻大愛……
六、寫作要求
1.以“史實”為基礎,圍繞人物講故事,通過故事見風骨。
2.稿件務必原創和首發,嚴禁抄襲,已公開發表過的作品恕不采用。
3.字數在2000字左右。歡迎自配圖片,圖片要求畫質清晰、主題突出,與敘事內容相印證,圖片說明準確無誤。
4.郵遞投稿請寄鎮江市潤州區南徐大道68號行政中心1號樓鎮江市史志辦公室戴蕓收,郵編212000;Email:383904423@qq.com
5.來稿請注明“‘講史志故事品鎮江風骨’征文”字樣,并在文末附作者姓名、地址、電話、郵編等完整聯系方式,自留底稿。
七、宣傳平臺
主辦方將在《鎮江日報》、今日鎮江客戶端和“創新鎮江”公眾號等辟出專欄刊登優秀來稿。
八、獎項設置
本次征文成立專家評審委員會,根據作品思想性和可讀性進行評選,對優秀稿件進行表彰。一等獎2名,獎金1500元;二等獎5名,獎金1000元;三等獎8名,獎金800元。同時設佳作獎若干名。評獎結束后,獲獎名單向社會公布,并向獲獎者頒發獎金和證書,優秀來稿視情編輯成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