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2024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精神以及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精神,植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河北省教育廳的指導下,河北省高等學校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河北省高等學校外語教學研究會特此舉辦2024年“高教社杯”河北省大學生“用外語講好中國故事”短視頻比賽。誠摯倡議校內師生踴躍參與,投遞優秀作品,匯聚青春創想,展現青年擔當。
比賽主題
COMPETITION
我和我眼中的科創
參加對象與要求
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全日制在校學生。每個參加比賽的學生或學生團隊限報1件作品。學生團隊包括1名負責人和不超過4名的團隊成員,且不可跨校組隊。已參加過往屆比賽的選手須攜全新作品報名參加。
每件作品須有1-2名指導老師,同一名指導老師不可重復參加其他作品的指導工作。
比賽內容
本次參賽的短視頻需圍繞“我和我眼中的科創”主題,可以選擇“科創與我”“科創非遺”“數字科創”中的任一單元,綜合運用多元敘事技巧和豐富視聽語言,講述從高校到地方,從企業到產業、從載體到人才、從政府到市場,時時處處涌動的科創熱潮背后的故事。
01科創與我
新時代賦予高校學子新使命、新舞臺,召喚新擔當、新作為。隨著新技術、生產和傳播工具的大規模運用以及高校的學科交叉、科教融匯、產教融合走深走實,“四新”建設邁向新格局,知識創新體系與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同頻共振。在此背景下,科創引領文化創新、知識創新、實踐創新等方面的方法、手段、事例、范式層出不窮。學生可選取不同視角,既可以講述個人、團隊或身邊同學在親身參與科創相關的實習實驗、項目研發、課程研習等實踐過程中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得所獲,或是重要賽事、大創訓練等科創活動給自己帶來的積極影響或改變等,也可以挖掘對自己影響深遠的校內外老師或者科技工作者的科創經歷、科創成果、科創故事,并從中感悟的科創報國之美、科技創新之美、科研攻關之美。
02科創非遺
結合親身經歷、身邊故事、采訪調研,講述非遺傳承人與相關的文化從業者如何通過科技創新賦能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動非遺從“文物式”平面保護轉向“科創+非遺”交互立體化保護,為內涵不斷創新豐富的工匠精神留下影像注解。比如,有的基于各類短視頻軟件、自媒體平臺、社交網站、有聲平臺等數字新媒體,讓非遺在網絡平臺上變得“觸手可及”;有的通過引入了現代化的技術及設備,或是吸收采用新材料、新工藝,改良非遺制作技藝,促進非遺與現代文化的融合。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但均讓傳統非遺技藝在新時代煥發更大活力和生機。
03數字科創
受益于國家數字經濟的迅速發展,數字科創正與文化、金融、醫療、教育、制造業等多個領域和行業深度融合,引發“科技+人文”“科技+金融”“數字+文化”等數字相關產業加速崛起,新興業態、新的消費群體和消費模式也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比如元宇宙、數字人等數字文化業態已成為國內文化產業發展的新動能和新增長點。上述種種,選擇合適切入點,講述自身所了解或接觸到的諸如數字技術(AR、VR、AI大模型、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物聯網等)如何通過創新和變革,創造新的商業模式、產品和服務,或是豐富的數字化應用,如何帶來更高效率的技術迭代、更優質的用戶體驗和更多元的社會價值等有關數字科創歷程以及成果轉化應用背后的人、事、情。
作品要求
1.視頻作品語言為英語。
2.視頻作品分辨率為1280×720或以上,接受MPG、MPEG、AVI、MOV、WMV、MP4等格式文件。配有英漢雙語字幕,時長為4-6分鐘。
3.視頻配音必須由參加比賽的學生自行完成。如利用多段視頻素材的,需加工、剪輯合成一段最終版視頻后參評。
4.視頻作品內容必須積極健康向上,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積極傳播正能量,不得涉及色情、暴力與種族歧視等內容,不得違反國家政策法規。
5.輔助擴展資料包括但不限于字幕文件、腳本文件、創作分工表等。創作分工表為必備材料。
6.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品及輔助資料中如涉及地圖(含地球儀),請登錄標準地圖服務系統。(http:/bzdt.ch.mnr.gov.cn/index.html)下載,并標注審圖號,如需使用國旗和國徽圖案,請登錄中國政府網(http:/www.gov.cn)下載標準版本,并注明引用出處。
報名流程
請有意向參與的同學加入QQ群172392609,按時填寫完成報名表并交給本班班委。由各班學委于3月6日中午12點前收集本班報名信息,并以文件夾的形式提交到指定郵箱3297958090@qq.com
https://mp.weixin.qq.com/s/Wv2LM8vdhce2zp4fCNJGy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