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筠連轟轟烈烈地開展了龍碗大堰建設工程。雖然那時物質匱乏、資金急缺、技術落后,但是筠連人民有志氣、擒“龍”奪“碗”斗天地,在崇山峻嶺間日夜鏖戰兩年零四個月里,終于讓一條人工水渠如玉帶般依山蜿蜒——渠水清澈,緩緩流淌,穿過隧洞,跨越溝壑,一路歡歌,滋潤著沿渠的萬畝山地,養育著灌區村組上萬群眾。為展現筠連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團結協作、無私無畏的崇高精神境界,中共筠連縣委黨史研究室(筠連縣地方志辦公室)決定聚焦龍碗大堰建設工程始末,以“筠連記憶·龍碗大堰”為主題,面向社會開展征文活動。
一、征文時間
即日起至2024年6月30日。
二、征文對象
歡迎廣大黨員干部及社會各界人士積極投稿。
三、征文要求
(一)真實感人。必須是親歷、親為、親聞的真實故事,可以是自己的故事,也可以是身邊人的故事,要求主題鮮明、內容真實、講述生動、感染力強。
(二)導向健康。用自身經歷、自身所見、親耳所聞反映時代精神、講述龍碗大堰故事。選取的內容要積極向上,具有教育意義,弘揚主旋律,體現正能量,反映真善美。
(三)可讀性強。廣泛運用史料、故事和案例,從凡人小事中選取素材,通過小話題、小故事展現大主題、新時代,做到語言流暢、生活性強、內容豐富,意境獨到。
(四)元素豐富。圖片、書信、手稿等原始資料可作為附件一并報送。
(五)原創首發。征文作品及相關元素要求未經發表或未曾參加同類型征文活動,不存在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在內的合法權益的行為。嚴禁抄襲,文責自負。
四、征文體裁
(一)文體不限,題目自擬;文末寫明作者姓名、聯系電話、通訊地址等信息。
(二)報告文學、親身故事(口述材料)字數在4000—8000字以內;散文雜文字數在3000字以內;詩歌不少于20行,詩詞按照近體詩聲律要求。
五、獎項設置
(一)評審結果在“史志筠連”微信公眾號上公布。
(二)優秀文稿將編入筠連史志研究專題書籍。
六、投稿方式
電子郵箱:503079263@qq.com,投稿郵件主題需注明:“筠連記憶·龍碗大堰”+來稿標題+撰稿人姓名+聯系方式。
聯系人:楊天馳,電話:(微信同號)。
中共筠連縣委黨史研究室(筠連縣地方志辦公室)
2024年3月26日
來源:中共筠連縣委黨史研究室(筠連縣地方志辦公室)
https://mp.weixin.qq.com/s/jOZRJr7czVFEKWebKrWoX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