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單位】打夯苗寨(隸屬于貴州省黔南州龍里縣灣灘河鎮新龍社區)
【協辦單位】龍里縣詩詞楹聯學會
【楹聯用途】刊刻懸掛于打夯苗寨寨門
【征稿范圍】面向省內外楹聯作者征稿
【作品要求】根據寨門情況,選用楹聯2—4副;一副楹聯上、下聯總字數控制在14字以上30字以下為宜(單比7—15字)
【征稿時限】即日起至2025年8月1日截止(視情況或延期)
【收稿評選】截稿后,由龍里縣詩詞楹聯學會、打夯苗寨邀請專業人士評選。來稿請注明聯系方式,發送電子文檔(收稿人:王顯鈺;電話:微信同號)
【特別提示】該寨計劃在2025年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慶期間舉行寨門竣工典禮,故征集楹聯宜提前完成
【作者待遇】楹聯作品經選用后,略付薄酬,邀請參加寨門落成典禮(恭請楹聯文藝人士賜稿!)
【打夯苗寨情況介紹】
打夯苗寨是一個有著數百年歷史的自然村寨,現有200余戶,近1000人口,全為苗族。民風淳樸,景觀獨特,民族文化濃厚。
打夯苗寨全貌
一、寨門
打夯苗寨寨門,由全國工商聯醫藥業商會醫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貴州省苗學會副會長、南明區中醫醫院名譽院長王昌國捐資修建,將成為打夯苗寨的標志性建筑。寨門總寬10.1米,總高8.86米,有一個主門和兩個副門。主門凈寬5.6米,高4.36米,主門頂端擬鑲嵌“打夯苗寨”四個鎏金大字;單邊副門凈寬1.1米,高2.8米;正方形柱60厘米/棵,中間屋脊頂牛角式樣,副門頂蘆笙式樣。整體重檐,從上往下,第一層戧脊,第二層角脊,琉璃瓦裝貼。
寨門奠基儀式
寨門正面
寨門背面
二、銀杏、紅豆杉、高樹茶
寨中有一對夫妻銀杏樹,枝葉繁茂,樹齡或上千年。雄株高大粗壯,樹乳倒掛于樹腳,樹根裸露于地面,好似無數蟒蛇纏繞。樹腳有洞,無數蜜蜂進進出出忙碌著,恰似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雌株一樹分五棵,人稱“五子登科”,秋收時節碩果累累,果實遠銷貴陽、花溪等地。紅豆杉6棵,高樹茶隨處可見,其質量在地方享有盛譽。
雄株銀杏樹
雌株銀杏樹
三、雙人入伍
1951年7月,龍里縣擺省鄉打夯村王文樹、王文先兄弟積極響應祖國號召,同日應征入伍,前往朝鮮戰場保家衛國。王文樹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第二野戰軍補訓四七團三連,1952年1月7日病故,至今仍躺在遼寧錦州烈士陵園。1978年,王明香、王明奎同日入伍,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1991年,王顯澤、王顯兵同日入伍。2023年,王應旋、王強強同日入伍。
四、“六子登科”
1950年打夯苗寨的王兆洪因帶解放軍剿匪有功,被保送西南民族大學學習,畢業后分配到甕安縣工作,成為新中國成立后該寨就讀大學畢業參加工作第一人。2017年王應富高考龍里縣理科第一,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錄取。2024年其最小的一個弟參加高考,被遵義醫科大學錄取。至此,王應富一家6兄妹個個上一本線,人稱“六子登科之家”。
參觀路線圖
https://mp.weixin.qq.com/s/DZlhwhj4yi7ERoWdUD0Wh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