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展示龍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形象,打造龍華志愿服務品牌,培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服務文化,從5月10日開始,龍華區委宣傳部面向社會征集“龍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LOGO。征集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大力支持,共收到來自社會各界應征作品200余件。經過前期篩選和專家審議,從中評選出一等獎作品1件、二等獎作品2件、三等獎作品3件。根據龍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LOGO征集流程,現將獲獎作品予以公示。
公示時間為2020年6月12日至6月19日。在公示期間,若公眾對獲獎作品有異議,如發現獲獎作品涉及侵權、抄襲、借用等問題,請及時向龍華區委宣傳部反映,并附相關證明材料。公示期滿后,如未發現異議,將給予作者相應獎勵。
聯系人:花旺
聯系電話:0755-23338051
郵箱:303851563 qq.com
作品展示
一等獎
作者:章云途(浙江樂清)
標志釋義:圖形由草書“文”字變形,又含有字母L、H、騰龍、彩帶等元素。字母LH為龍華二字的拼音開頭,體現龍華的涵義。飄揚的紅旗和“文”字,彰顯“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內涵。騰龍既體現“龍華”的特點,也寓意龍華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拓創新、追求卓越、騰飛向上、成就未來。彩帶象征龍華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精彩紛呈、美好未來。
二等獎
作品1
作者:陳鑫(江蘇南京)
標志釋義:標志以龍華的拼音首字母“LH”為設計基礎,同時有機融入了“漢字文、龍形、抽象的山水、橋梁紐帶、文明實踐快車道、書法飛白”等形象元素。字母“LH”代表了龍華區,體現了標志的地域特征及專屬性。龍形寓意龍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奮進發展、勇爭行業龍頭的精神。橋梁紐帶等寓意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總體思路。
作品2
作者:雷小慶(四川成都)
標志釋義:以“龍華”拼音首字母L為設計基礎,融合大道、盛開的花朵元素及擴散、傳播理念而成,標識以L為中心擴散開來,整個標識好似一朵盛開的文明之花,L象征龍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原點,圍繞基層思想文化宣傳和精神文明建設開展工作,擴散、傳播理念則體現播種文明、傳遞文明總體規劃,一條條大道寓意在黨的領導下構建起一條條通往龍華的精神文明大道,盛開之花則寓意在文明實踐中心的不懈努力下,龍華的文明之花綻放在每個龍華人心田。
三等獎
作品1
作者:張麗梅(黑龍江哈爾濱)
標志釋義:以漢字“龍”“文”為視覺元素,造型融入了客家人舞麒麟、飄揚的彩帶、奮勇向上的人、朝陽、璀璨的新星等元素組合而成,突出深圳龍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整體內涵。舞麒麟的形象展現龍華區悠久的客家文化,朝陽和新星展現龍華經濟發展成果,飄揚的彩帶寓意熱情與隆重,同時傳達文明實踐中心以志愿服務為基本形式,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內核。
作品2
作者:雍自高(江西南昌)
標志釋義:以漢字“文”與騰龍、噴薄的朝陽、心形、跨越的人形、飛舞的飄帶等元素整合設計,準確傳達龍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主題內涵。噴薄的朝陽寓意文明之光閃耀龍華,飛舞的愛心飄帶寓意文明紐帶,以人為本,彰顯龍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力爭上游、追求卓越的時代風貌。
作品3
作者:高山(江蘇淮安)
標志釋義:以龍華拼音首字母L、H抽象變化,融合漢字“文”造型,以藝術筆觸表現騰飛展翅、踏浪前行的人形。既體現弘揚“文明”的內涵,體現以人為本、教化育人的特點,整體以騰飛的鳳凰造型,體現中國傳統文化和精神,也體現龍華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以文化人、建設文明新風,昂首引領新態勢新發展新文明。
信息來源:深圳龍華融媒發布szlhrm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