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地組織聯盟的活動以及宣傳聯盟的每個學校和各類德語活動,中學德語教學聯盟(以下簡稱“聯盟”)于2020年1月面向全體聯盟校的老師和同學們發起了征集logo的活動,得到了非常積極的反響,接收到的logo設計作品共計28份。每一份作品都體現了設計者的獨特創意,也都體現出了“德語,教學,聯合,發展”四個核心元素,讓我們向所有作品和作品設計者點贊!
經過網絡投票,專家評審,精細修改,最終,來自杭州英特外國語學校高一年級的徐亦冉同學設計的作品獲得了最高票數,榮獲了“最佳設計獎”。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聯盟logo:
設計理念:
主體采用歐洲文人特色的羽毛筆,呈現柔軟的非閉合環狀,呈德國國旗三色,中間是一個正在學習的孩子的剪影,清晰地傳達了德語,教學,聯合,發展”四個核心元素。同時表達了中國中學德語教學的多元性和開放性以及與國內外教育教學理論的融合。
“最佳設計獎”徐亦冉同學感言:
我是杭州英特外國語學校高一的徐亦冉。我參與了這次中學德語教學聯盟的logo設計。
我從小就喜歡畫畫。我很幸運我的logo設計得到了老師們的認可。但當熱愛變成需要堅持的東西時,這個過程必定是辛苦的。
你們現在看到的只是一張簡潔完整的logo成果圖,但你們也許想不到,這張設計圖修改了多少遍,換了多少種設計思路。我的相冊里曾一度裝滿了我的logo設計稿。
我現在在杭州英特外國語學校就讀中德班,吳所謂老師是我的德語老師。她教學的最大特點就是讓我們對德語學習產生興趣。她會把一些德國歷史、德國美食與德國人的日常融入我們的課堂,使我們對德國產生向往。她就是我們學習中的老師,生活中的朋友。這些樂趣,無疑成為了我們枯燥學習生活中的一大動力。
指導老師吳所謂感言:
2019年12月23日,從朋友圈得知聯盟在向聯盟校在讀學生征集聯盟LOGO時,我一下想到了當時任教班級的徐亦冉同學。徐亦冉同學在面試進入英特中德班的時候就明確表示出對藝術的向往和熱情,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中德班開始新階段的課業后,她也一直堅持著畫畫,班里的板報也主要由她負責。
在給徐亦冉同學轉發了征集信息后,徐亦冉同學通過微信找我仔細了解了聯盟的情況。轉年之后,她給我發了一條消息:“上次那個稿子我畫了發過去了。”然后給我發來了她的設計圖和設計構思。我一看到,就從亮眼的設計圖和總體的平衡感感覺到她的靈氣。
當得知她的作品獲選后,我由衷地為她感到開心!之后開始漫長的修改,一次一次地結合張敏老師給出的意見完善設計稿,直到最終定稿。疫情帶來的悠長假期,也是我們一起改稿的日子。當她一次次定了新的思路、畫出了好幾稿終于選出一稿交上來卻又被退回來時,我都感到心疼,但是我堅信她能夠交出更加契合的作品,一次次地鼓勵她繼續挑戰。讓我頗感欣慰的是,每一次徐亦冉同學都沒有流露出一絲絲放棄、妥協的意思,而是明確地告訴我她再去改,并告訴我她的下次交稿時間。就在這樣的執著之下,最終的LOGO定稿圖誕生了。
由衷地為徐亦冉同學感到驕傲!相信如此不言敗的她,之后的留德道路也會越走越寬。
此次聯盟logo評選大賽的成功舉辦,體現出聯盟正致力于推動國內中學德語的聯合發展,昭示著將來聯盟的校際交流和聯盟活動即將進入更高的平臺!
信息來源:中學德語教學聯盟gh_a1579021b4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