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一個月的Logo征集大賽終于進入評選環節,本次大賽總計收到32件Logo作品,風格多樣,或簡約、或厚重、或現代、或古樸……蘊含了設計者們的各種奇思妙想。好奇的小伙伴是不是早已按捺不住,想一睹為快呢?
歷屆CIPA LOGO設計都會把CIPA的數字文化與舉辦地標志性文化遺產相結合,由此設計出獨有的大會LOGO。那么什么樣的文化遺產能代表北京呢?不同的讀者,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或是皇家紫禁城——故宮,或是祭祀天地的天壇建筑群,或說是表征多民族融合歷史的萬里長城,或是以鳥巢、中國尊為代表的現代建筑等。也有讀者認為,北京底蘊深厚,文化多元,并不是單一元素所能代表的,它應該是多元素文化的象征。對此,你是怎么看的呢?
本次收集的Logo方案,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設計者們對北京標志性文化遺產的理解,請讀者細細品味,并為喜歡的作品投上寶貴的一票(投票位于文后)
以下為10件入圍作品:
1號作品
設計理念:涵蓋了中國北京古今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古建筑如天壇和長城,現代建筑如鳥巢和水立方。既蘊含城市文化底蘊又彰顯國際會議的時代特色。
2號作品
設計理念:選取了北京代表性古建筑以及現代建筑,對其進行有序錯落的排布和剪影化處理。整體風格簡潔大氣,兼具文化遺產及現代化的特點。
3號作品
設計理念:北京城作為一個整體,不僅是一個物質形態上的城市本身,更重要的是,北京城市整體作為一個系統,表達了中國人的世界觀。對于CIPA2021的logo設計延續歷屆的天際線剪影風格,選取北京的代表性建筑如北京故宮、白塔、天壇、清東陵、長城和西山等的剪影拼貼,將新的地標建筑如CCTV大樓、中國尊、鳥巢等插入其中。
4號作品
設計理念:天壇建筑莊嚴宏偉,是世界文化遺產,也是北京的一張“金色名片”。本標志以天壇祈年殿為設計原型,采用現代簡潔風格進行表現。突出了本屆CIPA會議的會議地址特色和國際化特征。
5號作品
設計理念:故宮是中國也是世界上目前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古代皇宮建筑群。本標志以故宮的正門——午門為設計原型。整座建筑高低錯落,左右呼應。提取其富有節奏感和對稱性的線條,表現北京傳統古建筑的特點,呼應會議主題內容。
6號作品
設計理念:長城是中國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古代防御建筑,是古代中華人民智慧的結晶,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本標志以長城為設計原型,提取烽火臺和墻身線條,形成富有動態的三角平衡構圖。
7號作品
設計理念:標志以北京長城為主題,充分體現了北京的特色,字母CIPA明確表明主題,字母和數字平衡了整張畫面,使畫面不會有始終傾斜感。手繪長城使畫面更真實豐富。
8號作品
設計理念:使用了長城這一建筑文化標志來作為主體,整體風格厚重而新穎,畫面主要描繪了長城的標志建筑之一——山脊上巍然佇立的一座烽火臺和由近及遠的一段城墻。畫面以簡潔有序的線面勾勒出這一有千年歷史積淀的人類建筑文化遺產奇觀,在象征中國炎黃子孫的黃色背景襯托下更多了幾分歷史的醇厚感,同時使用線和面的表達手法,制造了視覺上的對比與沖擊力,從而吸引觀者的興趣的目的,在另一方面,以簡潔線條概括地表達手法也具有中國水墨畫的精神內含,即形散而神不散的朦朧寫意手法,這有助于更好地體現北京獨特的文化底蘊與會議主題。
9號作品
設計理念:北京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筑之一。此標志以故宮太和殿的屋頂樣式——重檐廡殿頂為設計原型,提煉屋脊線條,表現北京傳統古建筑的特點和CIPA會議的主題。
10號作品
設計理念:由文字與圖案兩部分構成,圖案大部分位于上方,是對中國的萬里長城的抽象概括。采用線條來表現長城的輪廓,兩條線勾勒出前后兩個烽火臺,表現長城的綿長蜿蜒。線條的首尾都采用顏色漸變,末尾逐漸減淡,表現出線條的動感與科技感,寓意為信息與數據的交流與傳遞,這與本次大會極具科技感的主題相互呼應。
信息來源:CIPA2021 gh_4986ebef9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