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75周年之際,為更好地展示公司75年來的發展歷程,體現浪潮厚重的文化底蘊,文化浪潮公開征集了公司75周年標識(Logo)及標語(Slogan)。
此次征集,很多有創意、有才華、有腦洞的小伙伴們,為我們提供了非常多優秀的作品,在此非常感謝大家的熱情參加和大力支持。現進行線上投票環節,趕快來pick你最喜歡的作品吧~
1號作品
(CSG供稿)
該LOGO以"浪潮75周年”為主題進行設計。莊重大方,圖像挺拔、動感,辨識度高,富有國際化特征,符合行業特性。上方的數字象征著浪潮75載的輝煌,挺拔的圖形及內部的陰影漸變使其更加立體,富有層次感。數字"5"右上角的元素代表著近年來大力發展的云計算、大數據、智慧城市等新型互聯網服務,呈現出行業科技感。下方采用了“浪花”元素為輔助,與浪潮的名稱相呼應。整個LOGO上下合二為一,像一艘在大海上航行的巨輪,踏浪而來,勇立潮頭,象征著企業的生命力與不斷創新奮進的精神力。LOGO采用了紅色和藍色為主色調。熱烈的紅色,渲染浪潮75周年大慶的氛圍,科技藍延續企業VI色。同時紅藍組合象征著年輕奮進的生命力,與企業文化不謀而合。
2號作品
(CSG供稿)
藍色的絲帶它代表著互聯網行業健康發展,象征著網民對互聯網熱愛和對純凈互聯網空間的渴望;凹凸的質感也增加了科技性與絲帶慶典的融合;logo的顏色吸取的企業logo的固有色做延伸,并且采用了漸變色,區別于同行業,易于區分記憶,象征著大膽突破,勇于創新的浪潮精神!
3號作品(SBG供稿)
采用文字與浪花元素相結合,寓意浪潮不斷創新發展,一浪高過一浪,勇立潮頭。
4號作品
(外部供稿)
圖一意為在波浪中勇進的帆船,乘風逐浪永不言棄。圖二將帆船的帆與海浪結合參考了鯊魚鰭造型,體現了浪潮涌動的俊美。圖三意為海上風車,佇立不倒,御風,迎浪。
5號作品(SBG供稿)
用了紅色和藍色兩種撞色,使用多彩漸變設計,上方能醒目突出75周年,下方2個字母筆畫鏈接,意在突出互聯,流動。
6號作品
(SBG供稿)
75周年整體形象為一艘巨艦外形,以7為船首,5為船尾,右上方三角形為風帆形象,即希望浪潮未來也暢帆遠達,乘風海浪,勇立潮頭.在顏色上繼承了浪潮LOGO的VI品牌色,添加了色度較淺的突出時間。整體LOG0簡潔、大氣、具有強烈的識別性。
7號作品
(SBG供稿)
75年前,從生產三角板的教學儀器廠,浪潮走過了75年的光陰,見證了時代的變遷。2020年,全球化進程持續提速,浪潮的業務已拓展到12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思科、IBM等的合資合作也在持續深化。這次的慶典不僅僅是慶祝它過去的成功,更是做為一個新起點的開篇!以進應變,下一個75年,再創輝煌。
8號作品
(CDC供稿)
浪潮涌動,起舞云端。浪潮75周年,奮進前行設計主題以“75”為主體,體現浪潮75周年這一重要紀念;“7“是浪潮總部大樓,也是浪潮的產品和方案,”5”是浪潮的云戰略,也是科技與時代的浪潮;“”是浪潮的金剛鉆,三部曲,也是浪潮永立潮頭的奮進目標!
9號作品
(MG供稿)
浪潮集團是國之重器,永爭第一。7是從inspur中的i變形而來,紅色為國旗的抽象,也是一的抽象。5是從inspur中的s變形而來。75與inspur完美融合。
10號作品
(MG供稿)
浪潮集團是國之重器,永爭第一。7是浪潮大廈的抽象,也像是服務器的抽象。5是由紅旗、地球儀等要素組成。75與inspur完美融合。
11號作品
(MG供稿)
用傾斜色條組成75字樣,配以公司logo和“周年”、“th Anniversary”字樣。75靈感來源于S01東西兩側的呼吸燈。色條分4種高度:1:2:4:7,色條寬度為最短色條高度的0.8;色條橫向間距為色條寬度;色條按矩形繪制完成后,整體傾斜20°。右側文字采用命令行OS中默認的等寬字體,寓意我們是以服務器為核心。同樣分為英文版和中文版,適用于不同場景。
12號作品
(MG供稿)
作品1.jpg
在公司Logo基礎上,直接紅色標注75字樣,與logo融為一體。分為英文版和中文版,適用于不同場景。
13號作品
(SBG供稿)
整體外形以"75"為基礎,里面填充了24個代表浪潮歷年來涉及的工作領域以及浪潮對于員工的技術支持與服務顏色選用浪潮LOGO的藍色,在給人一種平靜的感覺的同時也傳遞著信心和成功。運用阿拉伯數字"75"-國際化,利于全球傳播的同時,也非常適合浪潮75周年LOGO的高識別性。
14號作品
(SBG供稿)
浪潮75周年歷經歲月打磨,克服困難勇攀高峰。不難讓人想到“流金歲月”,即在設計LOGO時首先采用金色作為主色調,并且想把鐘表的元素添加在里面。在設計中把數字“7"做成了鐘表指針的形狀,與外框的圓組合成了鐘表形狀。金色明亮陽光代表朝陽,75年流金歲月也象征美好未來。運用阿拉伯數字"75"--國際化,利于全球傳播的同時,也非常適合浪潮75周年LOGO的高識別性。
15號作品
(ESG供稿)
在Inspur中加入了75周年字樣。
16號作品
(MG供稿)
圖一數字75+鏤空在數字聯合內的浪潮logo,明確浪潮的75周年紀念,同時,7和5的結合圖形,表示浪潮在75年的日子里銳意進取,不斷突破和創新的發展理念。呼應浪潮的創新基因。圖二設計理念:數字75+鏤空在數字聯合內的浪潮logo,明確浪潮的75周年紀念,同時,數字7銳角和數字5的銳角,表示浪潮在75年的日子里銳意進取,不斷突破和創新的發展理念。呼應浪潮的創新基因。圖三數字75+鏤空在數字聯合內的浪潮logo,明確浪潮的75周年紀念,同時,7和5的結合圖形加上浪潮logo,表示浪潮在75年的日子里銳意進取,不斷突破和創新的發展理念。呼應浪潮的創新基因。5的鏤空部分和7的鏤空部分組成一個鑰匙的圖形,鑰匙是長者、智慧、吉祥、當家創業的象征,是取財和戰勝艱難險阻的法寶,75歲象征一個長者,擁有智慧,帶領后浪不斷突破和發展。
17號作品
(SBG供稿)
主題由‘75TH’進行演化,結合地球圓形及左上角背景圖案代表了全球化、國際化,互聯網技術,同時圓形也象征著圓滿、完善的服務,蓬勃向上的精神。數字采用斜體體現了速度感,寓意浪潮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箭頭代表75周年只是起點,新的開始,未來無限可能,采用視覺點、線、面的空間手法有機的結合,標志設計簡潔大氣、顏色明快、易于識別傳播。
18號作品(SBG供稿)
主題由‘75TH’進行演化,結合地球圓形及左上角背景圖案代表了全球化、國際化,互聯網技術,數字采用斜體體現了速度感,寓意浪潮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箭頭代表75周年只是起點,新的開始,未來無限可能,采用視覺點、線、面的空間手法有機的結合,標志設計簡潔大氣、顏色明快、易于識別傳播。
19號作品
(FIN供稿)
圖1以兩棟大黑樓的正型為主體,采用極簡的黑灰+透視效果處理,中間樓采用白色圖形放置了75的字樣代表75周年,樓底部分采用阿里巴巴普惠體編寫了八個字-浪潮七十五周年慶,直擊主題。圖二采用浪潮黑科技大樓作為圖形打底,樓底部分采用了K1服務器的正面簡易圖形作為地基襯托,意指這幾十年的成長服務器做出了巔峰的K1,為整個浪潮發展壯大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文字部分用集團核心發展策略”云+數+AI“進行強調。此概念將Slogan和LOGO標識融為一體,采用兩臺K1服務器的正面造型+黑色圖形模擬兩棟黑色的浪潮科技大樓,在兩個副樓的部分用反白設計了7和5的字樣,最下面是Slogan的橫版展示。
20號作品(CSG供稿)
浪潮是個年輕的企業,更多的年輕人愿意加入浪潮,與浪潮一同成長,今年最能激蕩起青春之聲的一個詞語:“后浪”。本logo將75字體筆畫根據浪潮logo筆觸進行變形成“后”字,字體向后傾斜,代表的是后浪沖擊,勇往直前,也是奮進者精神。浪潮前浪的前輩們已經給我們打好了優良的基礎,我們這些后浪更應該奮斗。寓意:對浪潮前輩們付出的努力所獲得成績的肯定,也是對后輩們的一種激勵。
21號作品
(CSG供稿)
浪潮75周年造型:7形狀像輪船的頭部,5的造型上面是波紋、下面是浪花。75年的巨輪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前進,推開平靜水面激起浪花,不斷探索新領域。寓意:我們浪潮75年來一直引領行業標準,在科技的道路上不斷創新、乘風破浪,永立潮頭。75合體是“后浪”的后字,活潑的造型更讓年輕人喜歡,同時也激勵我們年輕的一代浪潮兒,不斷奮進,敢于突破。
22號作品
(CSG供稿)
75數字由螺紋和漸變顏色組成,代表浪潮在時間長河里,經歷風雨,和時代一起奮進成長。在數字“7”上別出心裁地設計了三角缺口,和英文inspur的字母“I””P”的三角缺口產生呼應,代表源源不斷的驅動力,蛋糕代表生日和慶祝的喜悅。
23號作品
(CSG供稿)
同22號作品。
24號作品
(HR供稿)
浪潮集團的logo已經成為有記憶點的標志,運用logo中字幕“i”、“s”與“75”的象形進行構思,將“75”融入浪潮的logo中,成為一個全新的浪潮75周年logo,既有新意、更有記憶點。
25號作品
(SBG供稿)
標志由幾何圖形相切而成,組成科技感十足的75字樣,直奔75周年主題。動感的造型,象征著公司在變幻莫測的市場競爭中,迎風破浪,勇于開拓,奮進前行!標志簡潔大方,易于識別,醒目獨特。
26號作品
(SBG供稿)
前面三朵浪花代表:浪潮信息、浪潮軟件、浪潮國際三家上市公司。在公司領導正確的帶領下,集團加快向云服務、大數據、智慧城市“新三大運營商”轉型,致力于成為“云+數+AI”新型互聯網企業。海浪也代表著積極向上的精神。75周年字樣采用科技線條進行藝術化繪制。整體標志簡潔大方,易于理解。
27號作品
(CDC供稿)
7和5形成的臺階,寓意我們的新征途更上層樓。龍代表著中華民族,我們肩負著信息化的民族重任,奮勇前行!龍抬頭,表示龍離開了潛伏的狀態,為生發之大象,標示著陽氣生發,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春耕由此開始。75年積累和堅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LOGO造型采用堅硬結實的立方體,“7”的造型像拔地而起的S1大樓,又像是讓我們堅守和崛起的服務器。
28號作品
(SBG供稿)
標志主要以75+海浪元素進行創意。
29號作品
(CSG供稿)
這個logo是根據75周年的數字元素,加上浪潮三角浪潮logo的變形組成,具有動感、向前的觀感,迎風破浪,C位出道!
30號作品
(SBG供稿)
投票規則:
入圍Logo作品在文化浪潮微信平臺上公布并投票(每人限投5票),票數1-6名分獲一、二、三等獎。投票截止時間為7月10日18:00。
信息來源:文化浪潮wenhualangc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