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噠噠,余韻悠長
本次國際翻譯學院團委組織的
三下鄉紅塘村農產品包裝
設計大賽投稿已經截止
非常感謝各位來自不同年級不同
院系,甚至不同學校同學參與
經過嚴格的審核及篩選后
我們初步選出了12份優秀投稿
推送將呈現同學們的作品
以及設計理念
投票通道已經開啟
現在快來選擇你喜歡的作品吧!
投票規則
1. 評選標準:貼合紅塘村農產品扶貧主題,與設計理念相契合,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 投票內容:一等獎一名,二等獎兩名,三等獎三名
3. 投票方式:每人限投最多三票、禁止不符合規矩刷票、拉票等(如有發現此行為,一律取消評比資格)
4. 投票截止時間:2020年10月22日中午12:00
作品順序不分先后
作品一
作者:管理學院 孫維新
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設計理念:
Logo圖案以一片茶葉托底,形似一個托舉著的手掌,象征著紅塘村茶葉悠久的種植歷史,也交代了茶葉是紅塘村安身立命之所在。茶葉上方左側有一核桃,核桃上半部分形似山脈,體現了滇西地區多山的地形特征,下半部分形似流水,象征著紅塘村優美的環境,是宜居之所。茶葉上方右側是一馬隊,象征云南茶馬古道的歷史。整個構圖的最上方是形似太陽的金絲皇菊,既是紅塘村的特色產品,也象征著紅塘村在各方幫扶之下的未來會更加燦爛。
包裝設計整個構圖的中央是滇西紅塘的logo,大背景是云南省地圖及標記著茶馬古道的線路圖,象征著悠久歷史文化對當地農產品的支撐。構圖的四周分布了各種古建筑,象征著紅塘村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人文環境也是一筆財富。構圖的左下角是一馬隊,象征著茶馬古道的延續,兩個騎馬的少數民族同胞,象征著各民族在紅塘村生活的愜意、安定與和諧。
作品二
作者:國際翻譯學院 胡懿
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設計理念:
該產品名稱為“滇茶”,意為“云南的茶”,貼合紅塘村的地理位置,表明產品的種類和產地。
主要圖案為:上方的紅日代表在新時代扶貧政策下冉冉升起的紅塘村;下方的茶壺及繚繞的煙霧代表紅塘村的代表產品——茶,而中央煙霧中央的青山綠水代表紅塘村的自然環境和茶山映照;古典建筑綠瓦紅橋來照應紅塘村的特色建筑“青龍橋”,從而表明紅塘村悠長的歷史淵源;而位于左右兩側的菊花和茶葉則分別代表金絲黃菊和各種茶葉,展示了紅塘村的特色農產品“野生紅”“曬青”“白茶”和金絲黃菊;而下方水霧中的茶葉和馬匹代表紅塘村的歷史背景——茶馬古道。中央的主要圖案集中表現產品的概念——在茶水的清香中感受紅塘村帶來的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而底部的“紅綠白菊,一應在此”則具體介紹了產品的種類,并附有英文注釋,以便對外推廣。
作品三
作者:國際關系學院 梁曼詩
李珞霏 劉欣欣
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設計理念:
針對曬青茶葉該農產品,包裝底色為古樸的泛黃色,如同年代久遠的羊皮紙一般的顏色,滿含歷史氣息的美感,帶給人舒緩平靜的視覺感受。正面是茶馬古道的水墨畫圖案,背面是彩色的曬青場景。茶馬古道的故事承載著獨屬于茶的別樣文化,曬青茶葉的場景刻畫出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側面還展示了曬青的工序流程圖,讓購買者對曬青文化有更深層次了解。
Logo的青與紅,勃勃生機的綠林與燦爛似火的艷陽,溫潤與熱烈的碰撞,柔和與張揚的交織。青取自曬青的“青”,代表了紅塘村的品牌特色產品。青往往讓人聯想到蓬勃不息的頑強生命力,無論是懵懂的青蔥歲月,亦或是充滿活力的青春,都是“青”的深刻寓意。紅則意味著紅塘的“紅”,除此之外,更有“紅火”之寓意,寄托著創作者們對紅塘村走出貧困,迎來美好生活,把村落經濟辦得“紅紅火火,如火如荼”的衷心希望與期盼,也表達了設計者想要將傳承紅色精神的希望。
作品四
作者:
中山大學國際關系學院 黃妙寧
深圳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 鄧婉婷
廣州美術學院 吳詩韻
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設計理念:
Logo圖案以一片茶葉托底,形似一個托舉著的手掌,象征著紅塘村茶葉悠久的種植歷史,也交代了茶葉是紅塘村安身立命之所在。茶葉上方左側有一核桃,核桃上半部分形似山脈,體現了滇西地區多山的地形特征,下半部分形似流水,象征著紅塘村優美的環境,是宜居之所。茶葉上方右側是一馬隊,象征云南茶馬古道的歷史。整個構圖的最上方是形似太陽的金絲皇菊,既是紅塘村的特色產品,也象征著紅塘村在各方幫扶之下的未來會更加燦爛。
包裝設計整個構圖的中央是滇西紅塘的logo,大背景是云南省地圖及標記著茶馬古道的線路圖,象征著悠久歷史文化對當地農產品的支撐。構圖的四周分布了各種古建筑,象征著紅塘村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人文環境也是一筆財富。構圖的左下角是一馬隊,象征著茶馬古道的延續,兩個騎馬的少數民族同胞,象征著各民族在紅塘村生活的愜意、安定與和諧。
作品五
作者:國際金融學院 雷佳璇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設計理念:
產品包裝采用同心圓設計,寓意民族融合。筒身為橘黃色,象征著菊花的顏色。茶葉盒為柱體,盒身為綠色,上方有紋路,增加包裝質感,側面是綠色云紋漸變,代表茶葉的顏色。
運用鮮明的橘黃和翠綠色,能讓消費者有較強的視覺沖擊。
Logo底部為初升太陽的形態,寓意著紅塘農產品產業正如朝陽般冉冉升起,也象征著紅塘村的扶貧工作將紅紅火火。紅塘兩字運用菊花的顏色,并模擬菊花瓣的形態。logo底部是茶葉形態的模擬,代表紅塘村特色的茶葉產業。
作品六
作者:國際金融學院 麥靜彤 葉淑文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設計理念:
“金絲皇菊”醒目地表明產品內容,右上角的“紅塘精選”仿古印章代表紅塘文化,英文翻譯便于產品出口,助力產品外銷。下方的手繪圖畫表示在政府大力扶貧的政策下,農村一改從前的落后破舊,農產品種植加工產業得到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畫面中央飄揚的五星紅旗體現國家扶貧政策。
Logo中用茶馬古道代替脈絡填充葉面,古道上有先民行走的腳印,象征先民在此貿易。紅塘村的歷史與茶馬古道密不可分,茶馬古道不僅是三地間古代文明傳播和交流的重要通道,更是民族精神之路、民族團結之路。選用茶馬古道的元素,不僅代表紅塘村豐富的文化內涵,更象征各族人民互惠共利的團結精神,體現民族融合互助元素。
茶葉下是一只托舉狀的手,象征黨和國家對當地發展的大力支持,也象征各地人們團結互助,支持當地農產品產業。
作品七
作者:國際翻譯學院 鐘星然
林姝琦 吳論之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設計理念:
Logo以紅塘村的“紅”以及茶馬古道的文化底蘊入手,采用篆刻的基本形式,鏤空的一人一馬為金文的變形,古樸的紅包圍著茶馬古道的故事;整體的拳型彰顯著脫貧路上,紅塘村人民努力奮斗,用雙手雙拳締造美好未來的堅定信念。
本次設計包括外包裝手提禮盒袋+內包裝禮盒+分裝小盒+產品說明書。說明書內容為:
茶葉、皇菊、黃精特色與功效,并附英文介紹,有利于產品外銷。整體設計上首先從外到內的包裝體現從遠及近的主題,外包為遠觀茶馬古道的剪影;內包裝禮盒為近觀茶馬古道的片段;三小盒為紅塘村農產品的圖片,具有連貫性與故事性。其次,外包裝為一個簡明且巨大的“道”,隱含中國古代道家的“道法自然”,對應紅塘村村民數百年來地順應自然、與自然相依。同時也代表了紅塘村與“茶馬古道”的歷史淵源,體現產品的文化價值。最后,整體采用古樸天然的泥土色,配以農產品的簡圖,用生態感知包裝。
作品八
作者:國際翻譯學院 查亞茹 印群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設計理念:
以身著壯族服飾女子牽著馱運紅塘特產的駿馬為主要景象,既展現民族特色,又突出當地人民依靠交易當地特產,用勞動創造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標題“紅塘特產”簡約大氣,紅字白底令人印象深刻。右側四言詩對畫面的描述栩栩如生,仿佛近在眼前,同時強調“只你不忘”,讓紅塘特產牢牢刻在人們心中。右側英文分別對應四個特產同時也對應詩句中的赤黃褐碧,賦予特產國際意義,推動紅塘特產走向世界,向世界講述紅塘故事。
Logo紅色中國風簡約大氣,白底紅字令人印象深刻,與包裝相配。
作品九
作者:國際翻譯學院 陳昱琦 陳穎慧
設立理念:
高山流水,大雁南飛,茶顏悅色,核桃益智,滇黃精秀,菊花飄香,夕陽余暉蹄聲回蕩,老馬雖去,古鎮悠然。
作品十
作者:國際金融學院 趙魯月 旅游學院 李嘉睿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設計理念:
Logo選取金絲黃菊和茶葉這兩種農產品,金絲黃菊被茶葉包圍著,代表著紅塘村的兩種農產品共同發展,相得益彰。而logo背景為天藍色,呼應紅塘村優美的自然環境,給人一種清新自然的美感。
外包裝選取馬、茶、橋作為設計元素,并配上文字“紅塘村”和“茶馬古道”。一人拉著馬載著整車新鮮的茶葉走在古橋上,兩邊是溪流和植被。馬和“茶馬古道”主要呼應紅塘村作為茶馬古道重鎮的身份,而橋主要呼應紅塘村的青龍橋。青龍橋承載著紅塘村兩百多年的歷史文化,象征著紅塘村生生不息的精神面貌。茶葉主要呼應紅塘村的重要農產品茶葉。橋的配色與橋邊的植被和溪流色調一致,顯示出紅塘村的鄉村風光和悠閑自得的意境。
作品十一
作者:哲學系 吳欣怡 張于藍 王皓玉 張宇迪 歐貝然 張義偉 鄭寒楚
杜安生 向夢
設計理念:
內包裝整體采用四個扇狀竹罐拼合,蓋子顏色分別對應罐子里裝的紅茶、白茶、綠茶和金絲皇菊。蓋子圖案拼合成產品LOGO。四個罐子底部印有山、水、拱橋和月亮的組合圖案,其中,拱橋(即紅塘村的青龍橋)在一側起紐帶作用,取各民族團結互助、共同繁榮之意。四個竹罐外圖案為相接的青山和白云,象征紅塘村綠水青山的自然風光。
外包裝紙板上鋪漆黑色絲綢,背面印有“精品茶葉禮盒”六字。磁吸翻蓋為蒼綠色,寓意青山綠水環繞紅塘,同時蒼綠色接近中大綠,展現中大扶貧特色。主要盒體圖案內容按照時間順序排列,依次為茶馬古道馬隊、古橋、山脈和竹子、修復后的橋、深入群眾的扶貧干部以及紅塘村特色建筑,表現紅塘村特色景點、扶貧主題和茶馬古道文化。鏤空圓形花紋由彝族、佤族、哈尼族等少數民族特色花紋標志元素組合而成,代表民族團結與民族融合。
四色茶葉禮盒取名為“茶興紅塘”寓意著紅塘將以茶富村,以茶興村。同時,“茶興紅塘”表達紅塘茶葉品種齊全,質量上佳,值得各位品茗鑒賞。LOGO由一片茶葉和一匹馬組合而成,代表茶馬古道,展現紅塘村的歷史文化底蘊。圖中的馬是向前進的,但伴有回眸,象征歷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作品十二
作者:國際翻譯學院 余彤茵 謝悅
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設計理念:
Logo整體設計以紅塘村本土特產滇黃精花、金絲黃菊花、茶葉以及紅塘村拼音首字母H組合而成。利用正負形設計技巧凸顯茶葉元素,三顆愛心體現扶貧主題。Logo采用紅色為主色調,既象征滇黃精花又與紅塘村的名字相呼應。含苞待放的花朵造型寓意助力紅塘村農產品產業發展繁榮興旺,紅紅火火的美好愿景。
三種包裝分別以紅塘村主要農產品金絲皇菊、滇紅茶葉、滇黃精以及核桃為宣傳主題,采用了簡約中國風的產品設計,水墨字開門見山凸顯產品,應用淡黃、茶綠、暗紅、核桃棕為各包裝主題色與產品特性相聯系。三種包裝設計結構一致,利于提升品牌產品鏈辨識度。整體風格淡雅樸素,符合現代審美。
以上就是所有參與投票的作品
掃描投票二維碼,
為你喜歡的作品投上一票,助力農產品銷售吧!
本次包裝設計大賽雖然接近落下帷幕
但扶貧,我們一直在路上
讓我們一起攜手共同貫徹
國家扶貧戰略
為助力脫貧、共同富裕
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圖文來源 / 作品投稿 鳳慶文學公眾號 朱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