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退耕還林(草)工程管理中心正式對外發布“退耕還林還草標識”。
為進一步擴大新時期退耕還林還草的社會影響力,有序推進退耕還林還草高質量發展,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退耕還林(草)工程管理中心開展了“退耕還林還草標識”征集活動。此次征集活動共收到作品229件。經廣泛征求意見和專家評審,評出一等獎1件、二等獎3件、三等獎6件。經認真研究討論,在一等獎作品的基礎上,廣泛吸收和借鑒其他獲獎作品優點,對一等獎作品進行了優化美化,形成“退耕還林還草標識”并正式啟用。
退耕還林還草標識(圖片來源:國家林草局退耕還林(草)工程管理中心)
標識整體以“退耕還林還草”的草書寫意變形而來。三個“走之”呈黃、淡綠、深綠三個顏色,分別代表耕地、草地、林地,整體形似等高線和坡耕地。標識上部以“退”字的“艮”變形耕田的“犁”,右側是“三木成森”,上部連接處顏色漸變,寓意耕地向森林的轉變。上下部結合,分別代表“退耕”“還草”“還林”。圖案整體呈圓形,整個圖案形似一只帆船,代表退耕還林還草事業乘風破浪,穩健前行。中英文以藍色體現,與紅、黃、綠等顏色共同體現“退耕還林還草,共建美麗中國”的主題。
“退耕還林還草標識”作為集中展示退耕還林還草建設發展理念的符號,是創造退耕還林還草品牌形象、展示退耕還林還草文化的重要載體,將被社會各界廣泛應用。
退耕還林 美麗中國(圖片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退耕還林還草是黨中央、國務院在世紀之交著眼中華民族長遠發展和國家生態安全作出的重大決策,是“兩山”理念的生動實踐。我國1999年開始實施前一輪退耕還林,2014年啟動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
截至2020年,中央財政已累計投入5353億元,在25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287個地市、2435個縣實施退耕還林還草5.22億畝,工程建設取得了巨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