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地展示濱江智造供給小鎮
對外形象,擴大小鎮影響力
提升小鎮知名度,增強小鎮凝聚力
打造具有豐富內涵、濃郁特色的小鎮品牌
我們正在為它設計logo(形象標志)
想要聽聽你們的意見喲
現初選出5個設計方案show給你們康康
濱江智造供給小鎮
緊鄰冠山和白馬湖水系,在濱江的中心地帶,以時代大道、冠山公園、火炬大道和浙贛鐵路為四至,勾勒出一個狀如盾牌的小鎮輪廓。小鎮規劃面積為3.75平方公里,空間布局圍繞“一心兩軸四區”的格局展開,以核心區為“原點”,以智創長廊和產業聯系發展軸,串聯小鎮空間布局以及延展小鎮產業生態鏈,并形成集產業、居住、文化、生態于一體的小鎮形態。
上設計!
A 方案
紫色
象征著創意、創新之力
只有不斷地創新才有發展,創新才是核心競爭力
藍色
行業屬性色,代表理性、嚴謹、科技、未來
同時藍色也象征著新興企業,年輕有活力
綠色
象征著環保、健康、生態、可持續
同時也反映了小鎮特有的環境及產業資源
標志造型是由代表制造業的齒輪、代表數字化以及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英文縮寫“IM”的圖形符號組成的復合圖形。齒輪外側6瓣造型象征著小鎮智能制造產業鏈6大類型供應商,同時圖形向前延伸具有較強的空間感。
代表數字化、信息化的三根線條前后相連,將幾種圖形巧妙融合,詮釋了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智能制造產業深度融合。
B 方案
藍色
行業屬性色,代表理性、嚴謹、科技、未來
同時藍色也象征著新興企業,年輕有活力
綠色
象征著環保、健康、生態、可持續
同時也反映了小鎮特有的環境及產業資源
藍綠漸變色
喻指小鎮產業的環保性、科技性、可持續性等特點
整體造型源于齒輪,齒輪代表了制造業;e代表的是互聯網、高科技,喻示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不規則方塊組合,喻指數字化,集群等概念;圖形尾部上揚,代表了小鎮產業輸出、發展、向上的趨勢。
標志由這幾種特殊的符號組合再創造,詮釋了小鎮產業的行業特性。
C 方案
藍色
行業屬性色,代表理性、嚴謹、科技、未來
同時藍色也象征著新興企業,年輕有活力
綠色
象征著環保、健康、生態、可持續
同時也反映了小鎮特有的環境及產業資源
標志由M組成。代表制造的齒輪造型,首尾相連、循環,喻示小鎮智能制造產業鏈的可持續和無限發展的可能,而齒輪外側6瓣造型則象征著小鎮智能制造產業鏈6大類型供應商,體現了小鎮智造供給產業集群優勢。
標志中央采用小鎮英文全稱縮寫“BIMST”,使得標志更為明確直觀,同時造型上也達到了統一,字體圖形以數字科技為依托彼此相連,代表智能、聯動、傳輸之意。
D 方案
藍色
行業屬性色,代表理性、嚴謹、科技、未來
同時藍色也象征著新興企業,年輕有活力
綠色
象征著環保、健康、生態、可持續
同時也反映了小鎮特有的環境及產業資源
齒輪代表了制造行業,與代表數字化的圖形元素相互融合,同時向外輻射,齒輪外側6個圓點代表著小鎮智能制造產業鏈6大類型供應商,同時巧妙地將智能制造的英文縮寫“IM”融入其中。
標志體現了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智能制造產業高度融合,打通串聯智能制造產業生態鏈以及向外輸送解決方案之意。標志運用現代的表現手法賦予標志國際化特征,整體造型以球形為依托,體現了小鎮立足濱江,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發展目標。
E 方案
紫色
象征著創意、創新之力
只有不斷地創新才有發展,創新才是核心競爭力
藍色
行業屬性色,代表理性、嚴謹、科技、未來
同時藍色也象征著新興企業,年輕有活力
綠色
象征著環保、健康、生態、可持續
同時也反映了小鎮特有的環境及產業資源
標志創意以“鏈”的概念出發,其象征著智能制造產業鏈、生態鏈,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智能制造產業深度融合之鏈。
標志簡潔大氣,凝練了字母“BM”字形特征,運用現代的表現手法賦予標志國際化特征。
標志汲取了“莫比烏斯環”的造型特征,環繞上升的形態,代表著無限發展和向上發展的趨勢,是打通串聯智能制造產業生態鏈和向外輸送解決方案之意。
這些logo都意在詮釋
將小鎮打造成全國
智能制造核心技術重要策源地
以及系統解決方案輸出地的
發展愿景和決心
so小伙伴們
看完了這些設計方案
喜歡哪個?→動動手指在下面選一個哦
(投票截止時間:2021年3月3日24:00)
或者看了這5個方案后有什么靈感?
如果有改良意見,歡迎大家來留言喲!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https://mp.weixin.qq.com/s/cd2zDWzpNnMuXG_mxiq9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