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份投稿來自于各地優秀的創作團隊與設計師
作為該次競賽的主辦方,我們真誠感謝來自參賽者們對于“四時方院”logo征集的積極響應,為了保證每位參賽者的公平競爭,同時篩選出最符合我們同濟四院“四時方院”精神風貌的logo作品,我們對作品的進行了院內公選、網絡投票、院內展覽、十佳評選四個環節,期間我們也邀請了同濟四院核心骨干成員、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的專業大咖對作品進行點評。
經過三輪的激烈角逐,我們最終評選出符合四時方院的文化內涵、且設計表達最完整的前二十強優秀作品、以及獲得一、二、三等獎(共六個作品)的作品。
一等獎:1名 10000元
二等獎:2名 3000元
三等獎:3名 1000元
與此同時,為了回應參賽成員的積極踴躍投稿,
此次競賽獲得前二十強的參賽選手均可直接獲得
同濟設計四院實習pass卡
僅限于建筑/景觀/室內/結構/機電等專業在讀學生
且必須為參賽選手本人
(時效2021.5-2022.12)
??
| 敲黑板 |
我們還為前四十強的參賽選手
均準備了精美的文創禮品
四時方院logo四十強作品手袋
四時方院logo四十強作品紀念冊
同時歡迎獲得前四十強的同學來我院考察及實習
同濟四院大家庭歡迎您
等等
分享此鏈接至朋友圈
并將截圖發送至本公眾號后臺
我們將選擇第10、20、30·····100位同學
贈送我們此次競賽的文創禮品
這波操作 驚不驚喜 意不意外
分割線
前四十強作品
(排序不分先后)
前二十強作品
(排序不分先后)前三等獎作品
(共六個)
繼續分割線
前三等獎作品
設計說明與展板詳情
一等獎(共1名)
——下滑了解設計詳情——
設計說明:四時與方院存在著二元對立的關系。”四時”代表著循環變化的四季,它與自然相聯系。而與之對立的“方院”,代表著恒定不變的建筑,它與人類產生關系。所以,四時方院也有一種二元合一,人與自然相互影響,相互聯系的寓意在其中。而Logo的設計借用了兩者的關系,將一個動態的狀態和一個靜態的狀態相結合。類似中國的太極圖中的永久循環的動態的意向。
四時方院logo詮釋了其中國文化的品牌內涵,并且融合了漢字印章的形式,意在模糊現代logo和古代印章設計的界限。最后形成的看似簡單的logo,因為設計的過程與品牌內涵,讓logo具有很高的識別性,獨一性,原創性。而這種融合的態度與主題也十分貼合四時方院設計院的宗旨與追求,同樣這也是四時方院所需建立的品牌形象。
二等獎(共2名)
——下滑了解設計詳情——
設計說明:“四時方院”,方為方形,也是建筑的基礎形,故設計從一個四方容器展開,同時把時間的維度和空間的維度視覺化融入,將線喻成無限延伸的時間,面即為承載萬物的空間。圖標從右往左觀察,鏤空的“線”部分想象之下像TJ(同濟)兩個字母,再觀整個圖形又是一個大寫的漢字“四”,凸顯了品牌核心,又概括了品牌傳達的詩意,勝境,秩序之美。
——下滑了解設計詳情——
設計說明:本方案采用“四時方院”中四時為出發點,以時為本體演變而成。四字采用甲骨文中的寫法,形象化,也寓意著春夏秋冬、斗轉星移的概念。而時字中寸也代表時間概念,兩個造型構筑特有的四時符號。
從空間維度出發,整體造型采用建筑設計中點線面方式,小空間到大空間,現代簡約的表現手法,突出時字造型同時具有建筑結構性,具有很強的獨特性和造型美感。采用紅色而造型也好似一個印章,骨子里的東方美感,符合行業特性。。
三等獎(共3名)
——下滑了解設計詳情——
設計說明:標志靈感來源于漢字“四”的外輪廓及內部豎彎的部分,與后者“時”,有時間之意,將兩者進行創意融合為一個表達四時的時鐘圖形,同時整體也與“方”“院”二字有著高度的契合。
內部由“四時”之意所被分化出來的主體,猶如一扇門推向外部,所呈現的負形空間表達“空”的意思,一切萬物,由空產生,反之“空”包含乾坤大地,日月星辰,森羅萬象,供人想象,與“用建筑的小空間概括自然的大空間”不謀而合。標志整體的圖形部分和字體部分都運用了非常簡潔直觀的設計方式,便于記憶、識別及傳播。
——下滑了解設計詳情—
設計說明:該圖標將漢字“四”作為圖形的主要辨識形象,四即表示同濟建筑設計四院也表示四時;方院寓意小空間中的大空間,于是便將“四”字看作一個空間,是一個有著兩個小房子的方型院落,將其用軸測圖的形式表示;外輪廓是一個小屋子的形式,是房子的原型,代表建筑這一行業屬性。
——下滑了解設計詳情—
設計說明:靈感來源:(1)空間的投影,取三維球體對二維的投影,其實也代表我們現實的空間是四維空間之投影。(2)推陳出新:大體形態繼承于同濟設計的原始logo,對稱變形后,中心去除。(3)框景手法:古典園林的漏窗框選的是佳境,即便有留白,也賦予人悠遠的遐思。
內容蘊含:(1)抽象了中國哲學天圓地方的感念,也表達了物理層面空間的內涵,傳達我們的設計作品蘊含著豐富的設計維度,時空變化的考量。(2)國畫的留白,留在logo中央,也留給我們設計師的手筆。匯集四海資源,創造美好,用畫框聚焦美好。(3)不忘記同舟共濟,合作共濟的本源。設計的落地,從投資方、設計方、施工方、使用方,四方都要考量,都要溝通,相互交心。
傳播價值:蘊含著設計院理念價值的logo,且十分簡潔,用木棍在沙灘就可以復寫。方中漏圓的元素甚至已經出現在生活中,網頁中,app的框選中。將其定義并總結,傳播的效果已經事半功倍。
分割線結束
版權聲明
主辦方對入選作品擁有所有權和使用權,
并有權對入選作品進行修改。
投稿人須保證所投稿件無侵犯他人著作權的行為,
否則后果自負,主辦方不承擔任何責任。
本logo競賽最終解釋權歸同濟設計四院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