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沈陽市社科聯主辦,沈陽市周易研究會承辦的“國學大講堂”徽標(LOGO)征集活動評選結果于日前揭曉,經過評審組評審,關子默作品獲得一等獎,吳新宇作品獲得二等獎,郭政良等10人作品獲得三等獎,李久良等22人作品獲得優秀獎。
“國學大講堂”活動是由沈陽市社科聯主辦、沈陽市周易研究會承辦的我市“文化藝術惠民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弘揚的窗口,面向大眾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規范,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滋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助力。
征集活動歷時近一個月,共收到來自沈陽市周易研究會會員及全國各地的34名設計者作品40件。主辦單位和承辦單位成立了聯合評審組,首先對應征作品進行了初選,之后召開了“國學大講堂”徽標(LOGO)作品評審會,市社科聯副主席唐麗娟,市社科聯科普部負責人梁睿,沈陽市周易研究會會長王炳中,研究會副秘書長、專家委員會專家董硯婷,研究會理事、黨支部宣傳委員、專家委員會專家由鳳茵,研究會理事、專家委員會專家張北海,及研究會秘書處工作人員等參加了評審。
即日起,選定的一等獎作品將廣泛應用于“國學大講堂”活動的宣傳和品牌建設各種載體。
感謝大家的積極參與,恭喜所有獲獎者。獲獎作品證書和獎金將在近日發放到作者手中。請獲獎者與研究會秘書處聯系領獎事宜,領獎有效期自本通知發布之日起60天內,過期作廢。
聯系人:馮老師 電話:13080812263(微信同步) E-mail:1844683515@qq.com
地址: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356-14號1門
沈陽市周易研究會秘書處
2021年5月13日
附一:“國學大講堂”徽標(LOGO)設計獲獎名單
一等獎1名(獎金1600元 + 獲獎證書)
關子默
二等獎1名(獎金800元 + 獲獎證書)
吳新宇
三等獎10名(禮品一件 + 獲獎證書)
郭政良、姜革成、林子燕、王 猛、甘志敏、趙家強、谷黨偉、夏哨宏、杭永忠、楊文平
優秀獎22名(頒發優秀獎證書)
李久良、曾元貴、楊 奕、張 萌、吳家欣、徐雅萱、林 兵、燕英標、羅紫云、陳一雄、黃 濤、錢 勇、董青蘭、董蘇雯、朱士崇、朱萬慶、岳迦南、陳 權、梁 權、喬雨蒙、唐 斌、虞振中
附二:徽標采納作品展示
作者:關子默
獎項:一等獎
作品:
創意設計理念說明:
1.標識整體呈現一個圓形,以此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系統思維和整體思維的文化。
2.圓形整體又分成上下淺和深兩個部分,代表太極中的陰陽兩個部分,兩個部分中的文字和字母,分別又代表陽中有陰、陰中有陽的太極理念。
3.圖中的乾卦和坤卦,體現了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圖中又將坤卦放在乾卦的上面構成“地天泰”卦,以此體現外柔內剛,上下交融的太和通泰的思想理念。
4.標識中的中心方形文字為古代方篆體“國”字的變型設計,它與小圓也構成古代錢幣形狀,體現了外圓內方,外柔內剛的中華理念。
5.圖中的“國”字又呈現出“王”字形狀,向世界展現中華文化崇尚的是中正的王道而非霸道的思想。
6.圖中中心的“國”字呈現的方形又代表大課堂的講臺。
7.標識整體圓形的最上面用“坤”卦又構成了圓上有缺口“兌”卦易象,代表演講之意。
8.圓形中代表太極陰陽兩個部分的淺色和深色部分,設計中將陽的部分有意設計成大于陰的部分,以此來體現中華文化“陽要大于陰”的“扶陽抑陰”理念和溫良的中國精神。
9.標識主推顏色為墨綠色,中華傳統文化以之為“文昌”色,利于文化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