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以來,南充臨江新區面向社會公開征集形象標志 (LOGO),共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精心設計的200余件作品。
經過專家評委的初步評定,我們從眾多優秀的作品中初選了24件作品進入網絡投票環節。
請大家積極關注、踴躍投票,評選出你心中最喜歡、最有意義的臨江新區LOGO~
投票時間:2021年5月13日-5月19日
投票方式:點擊進入本條信息,在文末直接參與投票,每個賬號每天限投一票
1
將“南充臨江新區”的英文首寫字母“NLND”為原型,同時將抽象的新區城市、產業紐帶、象征卓越的星光元素高度提煉有機融合而成,很好地體現了南充臨江新區的主體特點。
飛揚聚合的紐帶體現了南充臨江新區立足于“成渝北冀現代產業發展集聚區、國家產城融合發展創新示范區、嘉陵江流域綠色發展引領區、四川東向北向開放合作新高地”的戰略定位。
藍綠的色彩如美麗的嘉陵江,展示了嘉陵江流域的秀美山水,體現城市建設與產業發展的豐碩成果,彰顯國家氣場、巴蜀氣派、山水氣質的現代新區發展定位。
2
選取了漢字“江”、New首字母“N”和現代化的高樓大廈造型進行提煉融合。
“三”字造型將省委省政府賦予臨江新區“三區一高地”的定位、南充市委市政府對現代新區“國家氣場、巴蜀氣派、山水氣質”的三大要求、以及“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的統籌規劃融為一體。
“三”字造型既是中國傳統哲學思想“三生萬物”的直接表達;似水波紋造型的“三”字,也是“山水南充城”的意象。色調上采用藍綠漸變,科技感十足,充滿生機和活力。
3
線條形如南充的首字母N,直接體現地域名稱。
飄逸的弧線形如流淌的江水,體現“臨江新區”的概念。
藍色部分形如高樓大廈,展現臨江新區的經濟發展面貌和城市風采。
標識以藍色綠色為主色調,象征青山綠水,寓意臨江新區生態優良、環境優美。
整體簡潔靚麗,極富視覺沖擊力和現代藝術感染力,充分展示臨江新區形象。
4
主體圖形由中文“江”字的變形,同時“江”字也含“星星、字母L、抽象的飛鵬”等元素。
“臨”的拼音開頭字母“L”和“江”字,體現了“臨江”的涵義及文化內涵。
“星星”,象征臨江新區為“創新之星、發展之星、山水之星、時代之星、未來之星”。
“飛鵬”,寓意南充臨江新區開拓創新、追求卓越、放飛夢想、成就明天。
標識以“藍色”為主色,象征科技、暢通、高效、發展。
5
選取了代表南充輝煌商業歷史的絲綢、滋養南充大地的嘉陵江,以及象征通向南充新未來的橋梁,通過抽象、美化的藝術手法,提煉出別具一格的標識形象。
6
飄逸的弧線形如流淌的江水,體現“臨江新區”的概念。
豎線象征高樓大廈,展現臨江新區的經濟發展面貌和城市風采。
標識以藍色為主色調,象征創新與未來。
標識設計方案簡潔靚麗,極富視覺沖擊力和現代藝術感染力,充分展示臨江新區形象。
7
以南充、臨江首字母N、C、L、J為元素,設計成交匯的江河、聳立的建筑、飛舞的鳳凰、藍綠色的生態人文紐帶等,突出南充臨江新區蓬勃發展的態勢和生態、活力、宜居的美好印象。
標志整體簡潔大氣,動感時尚,易于識別和應用,富有感染力和時代感。
8
樣式以圓形為主體,輔以閉合曲線和水平直線。閉合曲線融合“南充”“臨江”拼音首字母“N”“C”“L”“J”樣式,勾勒出柔美的嘉陵江形態;水平直線則簡化水波紋樣式。整體背景色調上用旭日東升時紅藍漸變。
該LOGO簡潔大方、內涵豐富、寓意積極,象征著新區的誕生如朝日一般,噴薄而出、勢不可擋.
9
以南充、臨江首字母“NCLJ”為元素,融合了南充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綠色生態環境,直觀地表現出南充臨江新區品牌特征與內涵。
翻卷的嘉陵江浪蘊含了南充獨特的文化積淀,騰飛的鳳鳥彰顯了彰顯了新區人銳意進取、敢為人先、開拓創新的精神風貌,成為推動南充經濟飛速發展的新引擎。
璀璨的產業之星昭示著新區璀璨奪目的美好未來。
主色調藍綠色代表藍天碧水、生機勃發和規范科學的管理,紅色飽含活力和希望,代表臨江新區事業旺盛的生命力。
10
從臨江新區的定位出發進行設計構思,整體從右下角向上發散、上升的形態,象征現代產業發展集聚地、開放合作新高地等概念。
整體蘊含“L”和“J”的形態,突出標志名稱概念,圖形有“N”的造型,象征南充和新區“New”的概念。
整體似乘風破浪的帆船,深藍色象征嘉陵江水,土黃色象征希望的田野,綠色象征生態和諧發展等理念,同時蘊含科技、人居、產業多元發展等概念。
3個遞進的弧形向上延伸的造型象征新興的建筑群,象征臨江新區的發展,符合新區不斷壯大和繁榮的發展定位。
整體以充滿運動感的造型和跳躍的色彩搭配,象征臨江新區的年輕化、充滿朝氣和活力的概念。
11
通過色形意三位為一體的形式從視覺上詮釋“南充臨江新區” 內涵,圖案整體以臨江首字母“L、J”為基本型,傳達出鮮明地域特征,整體幻化成奔騰的嘉陵江匯聚的形式,突出成渝北翼現代產業發展集聚區、國家產城融合發展創新示范區、嘉陵江流域綠色發展引領區、開放合作新高地的“三區一高地”定位。
左上方是一棟棟高樓建筑的形態,預示了臨江新區生機勃勃的建設和現代風貌。右方是一個雄鷹雄視寰宇的形象,突出臨江新區高定位,高目標,高聯動的趨勢,下方幻化為科技斑點的形象,體現了加快引進先進制造業,建設以高端產業、高端技術、高端產品為引領的現代產業聚集區;整體似四通八達的交通脈絡和迎空飄揚的彩帶,突出新區位于川東北經濟區幾何中心,集聚輻射效應較強的“水陸空”立體交通體系,飄揚的彩帶代表新區作為一個紐帶鏈接你我他的屬性。
藍綠色的結合醒目靚麗,代表環保,希望,科技和未來無限發展的美好前景。整體具有高級靈動美,展示嘉陵江流域的秀美山水,體現城市建設與產業發展的豐碩成果,彰顯“國家氣場、巴蜀氣派、山水氣質”的現代新區發展定位。
12
運用南充臨江“N、C、L、J”字母勾勒出有鳳來儀、山水相依的嘉陵江形象,展現出嘉陵江流域的秀美山水,多彩相融的色塊體現了城市建設與多元產業發展的豐碩成果;
鳳尾呈現出無窮大的符號,代表著南充臨江新區未來發展的無限可能,不可限量的廣闊前景。
LOGO整體構圖簡潔、圓潤、流暢,辨識度極高,易于各種場合的運用。
鳳舞九天延綿出巍峨山巒和濤濤江水的感覺寓意著臨江新區人民勇立潮頭、百折不撓的情懷擔當以及不畏艱苦、勇于奮斗的精神,彰顯出了強大的氣場,體現出臨江新區深厚的文化積淀和特色內涵。
13
由“臨江”兩字的拼音首字母“L、J”連接組成,整體源于流動的嘉陵江,logo中的白色鏤空部分是山的形象,代表臨江新區所轄的16個鄉鎮。
14
基于南充臨江新區的地域名稱人文特點、品牌標識的設計流行趨勢相結合的設計。
標識是由字母NC(南充首字母)筆劃變形后化作一條藍綠漸變的紐帶,流暢的線條又似飛躍而起的鵬鳥,展現了南充臨江新區立足于“成渝北冀現代產業發展集聚區、國家產城融合發展創新示范區、嘉陵江流域綠色發展引領區、四川東向北向開放合作新高地”的戰略定位。
線條中同時糅合了南充山水美麗新城的意象,展示了南充嘉陵江流域秀美的山水,體現城市建設與產業發展的豐碩成果,彰顯了國家氣場、巴蜀氣派、山水氣質的現代新區發展定位、文化積淀和特色。
15
飄逸的弧線形如流淌的江水,體現“臨江新區”的概念。
綠色部分形如高樓大廈,展現臨江新區的經濟發展面貌和城市風采。
標識以藍色綠色為主色調,象征青山綠水,寓意臨江新區生態優良、環境優美。
標識造型新穎,內涵豐富,生動準確,,是一個易辯、易讀、易記的良好代言形象,適合宣傳推廣,令人過目難忘。
16
以臨江首拼“L、J”為主創元素,經演變成飛舞的鳳凰、奔騰嘉陵江和多彩紐帶形態。
融入現代新城建筑和璀璨科技星光,勾勒出“潮涌嘉陵江、夢起產業城”圖騰,充分體現南充臨江新區得天獨厚生態環境和獨特人文魅力。
圖案簡約美觀,飽含向上的力量,彰顯南充臨江新區飛速發展的態勢和廣闊發展前景。
17
以LJ為造型代表臨江,上方為新區現代化建筑、下方綠色和藍色為臨江的字母,綠色也代表科學,藍色代表智能制造。綠色也是鵬鳥代表著健康新能源,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科技服務、生物科學,未來網絡定位。同時也是循環發展的符號。結構嚴謹,色彩動感,進一步從視覺層面展現了文化氣質;標志大氣磅礴,雄渾壯美,識別性強,非常具有視覺傳播力。
18
由三塊面組成,左上的塊面源于嘉陵江,寓意源遠流長,右下的塊面源于城市建筑,寓意蓬勃發展。整體logo形象趨近于臨江新區版圖,又有振翅高飛之意,logo角度向上,寓意一路向北,乘風而上。
19
以南充臨江新區首字母“N”字為視覺形象,融入璀璨的新星、高樓建筑、蕩漾的江水、起伏的山、振翅的鵬鳥、舞動的彩帶、鏈接的紐帶、舞動的彩帶等元素,并以簡潔抽象的設計手法,演繹出了南充臨江新區具魅力的形象內涵。
南充臨江新區首字母“N”字與林立的高樓建筑相融合,代表著南充臨江新區快速的發展和崛起,同時化作雄鷹搏擊長空的態勢,表達出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努力開創美好未來的精神,寓意著徐南充臨江新區的騰飛與發展。
起伏的山峰、蜿蜒的江水、藍色、綠色大自然的顏色,代表著南充臨江新區環境優美、生態良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發展內涵。彩帶、紐帶代表活力、時尚、生機,展現了交流、溝通、合作的紐帶。
新星象征著南充臨江新區將致力于成為東方大地上上一顆璀璨的新星。標志簡潔大氣寓意深刻,具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和藝術感染力。
20
由臨江首拼字母“L、J"變化構成,中間留白是縱穿而過的嘉陵江,彩色區塊象征“三區一高地”的發展定位。整體形似一枚彩色芯片,寓意臨江新區是南充城市發展的未來之芯。青、藍、橙、紅的鮮亮色彩,體現新區開放多元的形象定位。
21
以臨江新區的英文名(Linjiang New Area)中的核心單詞首字母“A”、“L”、“J”為創意出發點,直接而清晰的表達出臨江新區的區域識別度。簡潔、大氣、醒目,易于識別、記憶及推廣應用。
在造型上,有意融合了當前政府所提的“三區一高地”發展定位。穩定且銳意進取的整體三角形的造型凝聚著省委省政府對南充無限的厚望與期盼,也賦予了南充特殊使命。以花引蝶,艷麗又熱情的三角梅,隱喻著臨江新區朝氣與活力;同時,三角形的風箏寄托著人們對發展新區的春天的一種愿望。
色彩上鮮艷奪目,喻意著人們對未來臨江繁榮昌盛的一種期盼。其中,紅色代表發展的活力;黃色代表經濟的強盛;藍色代表科技的領先;綠色代表環境的優美。
整體標志內涵深刻獨到,立足于城市品牌視覺系統設計的全局高度上考慮,對于后期的制作宣傳推廣,兼做有logo組合平涂色、標準單色、墨稿等等表現形態,便于后期在網站、文件、信箋、宣傳用品和媒體宣傳等各種場合和載體上使用及輔助圖形再創作等等。
22
以“南充”二字首拼字母“N、C”為設計元素,巧妙融合交匯的紐帶和象征高新科技的數碼矩陣、以及奔流的嘉陵江水和飛翔的鳳鳥形象,不僅體現南充臨江新區地域特點,交匯的高新科技紐帶幻化成騰飛鳳鳥的翅膀,寓意南充臨江新區立足高新技術產業,打造“成渝北冀現代產業發展集聚區、國家產城融合發展創新示范區、嘉陵江流域綠色發展引領區、四川東向北向開放合作新高地”的戰略定位,各項事業騰飛發展的理念內涵。該LOGO創意獨特,造型簡潔,寓意豐富,特色鮮明,具有較高的藝術感染力和視覺沖擊力,專屬性和可辨識程度高,易于記憶識別,便于制作推廣。
23
以南充的充的首字母“C”、臨江的首字母“L”、綠水青山、屹立新城、和諧的彩帶、現代新城、產業集聚、生態人文、光明太陽、科技未來、發展創新等元素。突出南充臨江新區鮮明的地域文化以及獨具魅力的品牌。時象征南充臨江新區建設飛速的發展步伐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彰顯與時俱進,銳意進取的精神風貌。既生動地描繪出南充臨江新區瑰麗多彩的城市風光,表達堅持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內涵,展現山水人文新城,也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內涵,突出人與城,山與水,古與今,人與自然,和諧美好的發展前景。
24
以“藍色”為LOGO設計的主色調,寓意臨江新區即將面對的挑戰與未來的無限發展可能。整體以 “圓”為設計理念,意喻團結、圓滿,彰顯了臨江新區的包容、睿智與和諧;臨江新區勢必成為嘉陵江畔一顆璀璨明珠。
抽象的“人沖浪”畫面,象征新區即將乘風破浪,創造南充新奇跡。在現代化建設中追求生態建設是臨江新區發展的重要戰略,以中間的藍色線條為界線,將“圓”同等份,與道教中“平衡”的理念相契合,成為臨江新區獨特的發展趨勢;科技與生態的融合發展將是推動臨江新區勇往直前、不斷奮進的不竭動力。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lvA8L3jMgNbdT2XIBDMj6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