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虛擬世界之中,人作為一個個支點,通過無數條無形的線相互聯結。在線不只是在線,其本質在于喚醒作為個體人的情緒體驗;在線中的可適應、可凈化、無限性、新穎性等諸多特性,使情緒化表達變得更加豐富;通過多感官的調動,延展再現出更多個性化、多元化的情景,構建起虛擬與真實環境間亦虛亦實的橋梁。 2017級數字媒體藝術(網絡媒體設計方向)的畢業生們,利用新媒體藝術這一基于藝術傳播的新媒介,遵循人類的認知系統,在比特世界與物理世界兩個世界間建立聯系,連接了虛擬網絡空間與真實環境。
從虛擬現實到增強現實,從交互裝置到沉浸空間,從大膽想象到理性批判,它們連接著現實與虛幻、現在與未來,以充滿人文情懷的視角闡述著數字技術高速發展下的個體及群體感受——人類的知覺器官得到“無限”延伸后,世界又將產生怎樣的變化?
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使科技與藝術的聯系愈加緊密;藝術展現形態、信息交互形式、媒介傳播方式都在快速的變革中;技術的演進仿佛一列神奇的校車,帶著數媒網絡的學生們一次次在物理世界、信息世界、人文世界之間穿梭遨游,支撐他們通過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為觀者打造一個神奇的夢幻空間。
而多模態的人機交互技術、基于算法的生成藝術、以數據為驅動的設計方法等無一不成為當下實現創意的有力創作工具。如今,在經過四年的學習和磨練后,2017級數字媒體藝術(網絡媒體設計方向)的畢業展終于如期而至,他們非常珍惜在大學里最后一次“任性”表達的機會,用心捧出滿是誠意與情感的作品和大家分享。
好的作品必須來源對社會的觀察和對尚未表達意義的探索。我們的創作也是一直秉承著“技術為用,藝術為法,人文為體”的指導思想。本次畢業展,他們嘗試用自己的方式和這個繁雜的世界進行一次深刻的對話,進行了很多有意義的藝術探索和創作,以藝術的力量,去宣拓生死問題的迷茫與求索,以致愛致憫的人文情懷,去思考人與自然的和諧問題以及表達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懷。未來的日子里,愿你們還能繼續保持設計“本性”與”純粹”,擁有一個設計師獨立的“靈魂”,懷抱自信,在今后的設計生涯中持續精進。
《請你吃火鍋》是一個基于網絡通信的雙人VR競技游戲。突如其來的疫情筑起了人與人之間的壁壘,我們希望通過一個有趣的雙人VR游戲,給玩家帶來歡樂,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給社會注入積極的能量。《請你吃火鍋》的游戲背景設定在火鍋店里,雙人進入房間后,佩戴 VR 眼鏡坐在桌子兩邊, 從天上會掉落不同的食材到鍋里,玩家需要等待食材煮熟后撈出喂給對方吃, 玩家需要在喂的過程中躲避對方的食物,直到一方把對方喂胖,則玩家獲勝。《請你吃火鍋》打破了傳統PC游戲或手游的二維空間限制,讓玩家在互相喂食的過程中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我們希望通過這種社交與競技并存的游戲方式,讓熟識的朋友感情升溫,讓初次見面的人在短時間內打破尷尬,增進兩人距離。Digital Pure Land · 新媒體藝術空間《數字凈土》是一個基于人機交互與沉浸體驗的新媒體藝術空間。作品在回溯中華傳統文化中“凈土”“禪意”等古老哲思與敦煌莫高窟文化遺跡的基礎上,進行數字化提煉,以時序呈現了“游走”“涌現”“尋象”“圓滿”四個場域;利用雷達等傳感器,捕獲觀者的行為數據,打造出“步步生蓮”等詩意體驗。作品打造出一種時間永續、空間延展的理想化情境,一方面將人們心中的美好圖景予以可視、可感化,以期為觀者療愈內心與撫慰自我帶來新的可能;另一方面也為中國傳統文化與文化遺產的繼承保護、結構重釋、傳播演繹帶來路徑創新。The Kidnapping of ‘For Your Own Good‘《“為你好”的綁架》是一個關于以愛之名傷害他人的批判性交互藝術裝置,反映了當今社會普遍存在于親近之人之間的言語傷害。這些言語往往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實則卻是伴隨著發泄自我情緒、滿足自我意愿的控制與綁架,成為了對他人自我意識的否定和操控。通過交互式現代藝術的表現形式,將受到傷害的個體狀態拆解為內化和外化兩部分,裝置部分設計了機械裝置牽動服飾形態變化,以此具像化心理變化過程,投影部分使用Kinect+影像的形式直觀展現外界環境,引發觀者共情的同時,讓觀者直面這些言語對內心產生的影響,引發人們思考。
“如果你沒有花錢購買產品,那么你就是被賣的產品。”在目前的互聯網技術下,科技公司不費任何代價即可竊取用戶隱私,然后利用不斷完善的數據庫制造出愈發使用戶上癮的產品。社交網絡產品在給生活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在悄悄地學習著用戶的一切,甚至影響用戶對于世界的判斷力。我們的裝置設計“Cyber trap",由一個可以模仿體驗者表情并給予反饋的智能應用“Sera”和后方懸浮的“Surveillance”窗口組成。當體驗者被吸引進入裝置內部和“Sera”進行互動,身后沉默的眼睛將會緩緩睜開,監視和學習著體驗者的一舉一動;如同沉迷于社交媒體的用戶們,無覺知地在智能陷阱中越陷越深。小時候,死亡在大人的口中是魔法一般神奇美好的事情,他們說“每個逝去的人都會變成天上的一顆星星,靜靜地守護著我們”。長大后,雖然我們漸漸明白,童話終究是童話,但卻在心底期望,仰望星空時,真的可以感應到我們所思念的那個人。Stellar打造了個夢幻感的交互空間,讓體驗者在空間里創造屬于自己思念的人的那顆星星。整體是個方形的空間用投影營造出個星星點點的夜空環境,體驗者進入空間之后打開 H5,在手機上打造屬于自己的那顆星星,之后滑動將星星發送到大屏上,大屏上會出現相應的星星并逐漸上升,最終和夜空逐漸融為體。聲遇是一個運用聲音與畫面進行互動,可多人同時參與的沉浸式交互體驗項目。隨著城市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們生活在都市的喧鬧當中,紛雜的生活環境讓他們逐漸忘記了自然的聲音。我們的創作靈感就是想讓身處于都市的人們運用身邊的物件也能創造出自然的聲音,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與靜謐。因此我們利用了電影中的擬音原理,讓體驗者自己用身邊的道具還原出來自海洋的聲音,Wekinator通過機器學習,將錄入的聲音結果傳輸到Touch designer,觸發對應的動態畫面。
Celebrate the Spring Festival Together
民俗體驗裝置
《一起過春節》是以中華傳統節日為主題,基于Arduino和Unity的民俗文化交互裝置。我們搭建了以春節廟會為主體的實體場景,并在其中加入春聯、燈籠等與節日相關的元素。在實體中設置交互觸點,一方面觸發實體部分相應變化,如燈籠點亮、人物行走、播放放鞭炮的聲音等,另一方面觸發電子屏幕中頁面跳轉、動畫播放等動態效果,推動故事情節發展,并加入對春節及其相關習俗的內容科普。通過將實體場景與電子媒介相融合,打破單一媒介的局限和傳統敘事方式,在保留故事性的基礎上加入多種實體交互形式。將中華傳統節日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展現。《SAVE》是以心肺復蘇為主題的雙人協作游戲,采用虛擬現實技術配合OSC技術實現VR端與移動端的通信,兩位玩家需要在黃金四分鐘時間內溝通合作完成對病患的急救操作,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充分了解急救知識及其整體流程。中國是世界上擁有最多視障人士的國家,最新的數據顯示,中國約有1731萬視障人士,意味著每一百個人中就有一個人看到的是不一樣的世界,然而大多數人對于視障人群的理解仍存在很大的偏見,這份偏見往往會給視障人士帶來一些困擾,甚至不利于他們融入這個社會。我們的作品以投影的形式,通過光怪陸離的光影與視頻內容的表達,讓用戶與視障人士之間構建一個橋梁,加深明眼人與視障人士之間的理解,讓更多的人減少對視障人群的標簽,我們希望通過這個作品告訴大家:當你看到的不再是失明的眼睛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們腦海中也有一個綺麗的世界。《直到有一天》是倡導性少數群體平等權利的公益交互裝置。我們希望通過交互設計的手段為推進平權貢獻一份力量。我們通過Kinect動作識別,連接Unity,將用戶的坐標位置和視覺效果的變化聯系起來,并加入動作識別檢測,將項目模型轉化為交互性實體裝置,使畫面美術和用戶的交互體驗有機地結合起來。作品可以在讓體驗者欣賞具有沖擊力和設計感的視覺效果的同時,傳達“呼吁社會對于性少數群體的包容和接納,推動性少數群體平權”的作品主題。《傳寶—— 一只真正智能的AR語音小鳥》是一款手機端AR應用。除了APP外,需要同時配合亞克力場景展示和立體書一起使用。當用戶打開APP對準識別圖時,“傳寶”的形象就會出現在識別圖上。在APP界面中,用戶可以與傳寶來進行交互。例如與傳寶聊天,了解傳媒大學的各種信息,或者聽傳寶講述其他小組畢設的介紹。當用戶在動畫學院里找到隱藏的傳寶識別圖時,還可以在當前地點與傳寶互動。“傳寶”的形象來源于中國傳媒大學的吉祥物傳傳。我們以這個虛擬形象和相關元素為基礎進行創作,同時也是對動畫學院的 IP 和形象設計和周邊文創產品設計的豐富。游戲設定為第一人稱視角密室逃脫類解謎游戲。通過尋找物品,運用道具來開啟大門”逃脫“這個世界。根據游戲各種提示,尋找場景里的線索,解開各種迷題,找出真相。探討:被科技控制的我們,究竟還是不是具有自由意志的個體人,是一組數據還是只是一個工具?警示:時刻保持警惕,保持自我,不要被科技所異化、所控制。我們在享受科技服務的同時要牢記科技只是工具,切不可過于依賴反而被科技奴役和主宰。警惕網絡編織的幻象,走出房門,認識真實的世界。
展覽時間
2021年6月14日至6月18日(9:00~17:00)
展覽地點
中國廣告博物館1F & 3F
主辦單位
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
中國廣告博物館
中國傳媒大學 · 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
2021屆數字媒體藝術(網絡媒體設計方向)
21位創作者,12組交互作品
「在線」等待您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