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創全域“無廢城市”
共享生態文明成果
一起來看看嘉善“無廢城市”的logo吧~
1.嘉善縣無廢城市LOGO標識設計以漢字“善”藝術化,融合大氣、水、土壤元素。
2.LOGO底部綠色循環符號象征綠色發展方式和綠色生活方式,為建設“無廢嘉善”奠定良好基礎。
3.LOGO展現全域大生態格局,傳達“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描繪嘉善“藍天”“碧水”“凈土”的生態底色,代表“無廢嘉善”的建設目標。
接下來和“小山”“小水”一起來
踐行垃圾分類 共建無廢城市
“無廢城市”是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
“無廢城市”并不是沒有固體廢物產生,也不意味著固體廢物能完全資源化利用,而是一種先進的城市管理理念,旨在最終實現整個城市固體廢物產生量最小、資源化利用充分、處置安全的目標。如果把城市看作人體,社區、醫院、企業等就是細胞,首先建設一個個“無廢細胞”,進而建設“無廢城市”,最終形成“無廢社會”。
以新時代“美麗嘉善”建設為契機,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聚焦工業固體廢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醫療廢物和農業廢棄物等各類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的難點和痛點,全區域、全行業、全方位開展綜合治理,加快完善制度體系和基礎設施,以創新技術賦能數字智治,全面提升固體廢物綜合管理水平,基本實現“產廢無增長、資源無浪費、設施無缺口、固廢無傾倒、廢水無直排、廢氣無臭味”目標,全面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打造“無廢城市”建設的“嘉善樣板”。
實施工業綠色生產
推動工業固廢全過程嚴格管控
①堅持能減則減,全面抓好產廢源頭減量化
②堅持應分盡分,全面落實分類貯存規范化
③堅持應收盡收,全面實現收集轉運專業化
④堅持可用盡用,全面促進資源利用最大化
⑤堅持應建必建,全面推進處置能力匹配化
綠色生活方式
推動生活垃圾全方位分類處置
①健全分類回收體系
②深化資源循環利用
③提升收集處理能力
建設宜居綠色城市
推進建筑垃圾綜合性資源化利用
①推廣綠色建筑,實現建筑垃圾源頭減量化
②加強分類回收,實現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
加快發展生態農業
促進主要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①推動農業綠色發展
②加強農業廢棄物監管
③發展生態循環農業
嚴格落實閉環管理
形成醫療廢物全環節無縫銜接
①推動規范長效管理
②強化智慧監管手段
③構建高效運轉網絡
打好藍天碧水保衛戰
持續改善水氣環境質量
①強力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
②集中攻堅“污水零直排區”建設
強化固廢綜合管理
加大固廢治理產業化培育
①推進管理能力創新,實現監管手段信息化
②推動體制機制創新,形成高壓嚴管常態化
③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治理行業產業化
“無廢城市”的建設將是未來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造福子孫后代的工程“無廢城市”的建設更是一項全民共建共享的工作離不開每一個普通人的參與。
當好“無廢城市”宣傳者。全面增強生態文明意識,牢固樹立“無廢城市”建設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重要理念,主動向自己的家人、鄰居、朋友宣傳我市建設“無廢城市”發展理念和目標,宣傳“無廢城市”知識,人人成為“無廢城市”建設的宣傳者。
當好“無廢城市”踐行者。踐行綠色生產的發展理念,崇尚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從現在做起,摒棄不良習慣,積極學習和掌握垃圾分類常識,自覺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投放,養成生活垃圾分類習慣,切實從源頭減少垃圾產生。養成良好的節約習慣,節約用水、用電、用暖,室內空調溫度設置夏季應不低于26℃、冬季應不高于20℃;綠色出行,減少剩飯剩菜,主動使用可循環利用物品,盡量減少使用一次性紙制品,減少購買過度包裝商品,最大限度減少廢物產生切實從源頭減少垃圾產生。企事業單位都要大力推行清潔生產,提倡循環使用和節約資源,想方設法減少固廢的產生量和提高利用率,攜手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當好“無廢城市”監督者。廣大市民積極參與“無廢城市”創建的各類志愿活動,發現與“無廢城市”創建相悖的不文明行為,應當即時提醒并耐心告知其正確的方式方法,主動監督“無廢城市”的不規范者,攜手共創綠水青山、生態宜居的美麗家園。
主管 | 嘉興市生態環境局嘉善分局
主辦 | 嘉興市生態環境局嘉善分局法規宣傳科
審核 | 項平
策劃 | 趙寧宇 吳祎蕾
作者丨王怡青
視頻來源丨生態環境部
制作 | 縣傳媒中心